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6篇】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一

《红色书籍》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中国,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农民工,他叫李健。

李健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懂得了努力工作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即使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仍然陷入了贫困的泥潭。他的工资微薄,生活艰辛,而他所在的城市发展迅速,富人们享受着他们创造的财富。

小说中最令人震撼的情节之一是李健的父亲生病了,他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医疗费用。尽管李健倾尽全力去筹集资金,但最终他的父亲还是因为缺乏医疗资源而离世。这一幕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公,富人们的财富是如此容易获得,而穷人们的生命却如此脆弱。

小说还通过李健与一个富家子弟的友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这个富家子弟叫张华,他和李健一起上学,两人成为了好朋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华变得越来越自私和冷漠,他开始看不起李健这个来自农村的朋友。最终,他背叛了李健,成为了李健最大的敌人。

通过这个友情的变化,作者告诉我们,金钱和地位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的品格和人性才是最重要的。张华虽然有钱有势,但他心胸狭窄、自私冷漠,最终成为了一个可悲的人物。而李健虽然贫穷,但他坚持努力工作,乐于助人,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通过阅读《红色书籍》,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小说中的李健和张华都是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让我思考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本质。我相信,只有通过改变社会的不公和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性,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和和谐。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二

《红色书籍》是一本让人震撼的小说,它以深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革命年代的艰辛和人民的英勇。从小说中,我看到了人们为了信仰和自由而奋斗的力量,也看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付出的牺牲。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主要讲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主人公叫刘云山,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在战争期间,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小说中最打动我的情节之一是刘云山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游击战。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和战斗,每天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然而,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坚持战斗,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小说还通过刘云山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在战争的背景下,刘云山邂逅了一个女护士,他们彼此相爱,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交融,更是对抗战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战争年代的艰难岁月。

通过阅读《红色书籍》,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民的伟大和革命的力量。他们为了信仰和自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和敬仰。同时,小说也启示了我,只有通过艰苦奋斗和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总之,《红色书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革命年代的艰辛和人民的英勇。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民的伟大和革命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信念。希望这样的书籍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三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书籍读后感(通用2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四

  《再别康桥》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这不仅因为此诗具有卓越的艺术美,更因为它具有至真至纯的诗情美,是一曲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人们谈到《再别康桥》的思想感情,有人说它具有当时社会的投影,有人说它只不过表达了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别绪。可我觉得《再别康桥》抒写了人们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和心理情绪,这就是对生命极致美的追求眷恋和失去它的悲哀与无奈。生命的极致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命合乎规律的自由发展和充分释放自身能量,并达到与自然宇宙和谐运转、融合为一的完美境界。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生命才能放射火一样的激情,具有无限的青春活力和非凡的创造力,才能充满包容一切的力量和爱,达到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句子,看似飘逸洒脱,却是无奈、惆怅,却是不舍,却蕴含着淡淡的离别愁绪。读到开头的这几句,就已是三魂六魄被摄走了,就如有一双轻灵的手在我心弦中拨动着,伴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跳跃着,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情绪,以及那份空灵、轻快,如徐徐飘来的柳絮。

  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倒映清泉的彩虹,无不是一幅色彩斑斓流动的画面,宛若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

  那撑一支长篙与爱人林徽因共驶一叶轻舟于康河的柔波里,是梦!那对剑桥大学的爱,康桥所赋予的一切,是恋!如今重返故地,康桥还是原来的康桥,康河的水依旧缓缓地、一无声息的流动着,康桥所有的一切依旧,往日的情杯依旧,但却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了。独自走近康桥,那份无奈的惆怅与伤感奔涌在心头,对往昔的生活、理想、梦,对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印象,却是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情此景也许就只有康河才能证明、才能诠释,才能表达!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的美,康桥的梦,以及康桥所赋予的一切,是永存在于此无法带走,带走的只有离愁,只有永存于心中的那份爱,那永不会变的情怀。此刻只能沉默,沉默如痛入心肺,沉默如无可奈何,沉默如今晚的康桥。那轻轻的招手、轻轻的挥一挥衣袖,那淡淡的离愁却是浓浓的情,浓浓的不舍,浓浓的无奈!那个中的滋味怎能就一个“轻轻的”了得?!

  在文学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伟大的灵魂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过对生命极致美的追求和眷恋。含冤放逐的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冠长佩,只为了“苟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诗人李白被权贵排挤出京,他把对生命自由壮美的渴求演化成了一场梦游天姥,地动山崩,日月同辉的仙人盛会。苏东坡在黄州赤壁对人生极致的“多情”化作了惊涛拍案的滚滚长江,幻作了雄姿英发的一代英豪周郎。晚年的陆游仍深情回顾着“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英雄气概。孙犁笔下着力刻画的那“伴着春雨宿露啼叫,伴着朝霞彩虹飞翔”的黄鹂正是生命极致美的象征。同样的,徐志摩笔下康桥的夕阳,金柳、青荇、清泉、彩虹似的梦,都是融合了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的爱和美的精魂的景物,诗人爱他们就如同热爱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康河的柔波里他“甘心作一条水草”,与自然融合为一,对生命极致的追求赞美和眷恋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多么动人心魂。

  然而,岁月的沧桑,社会的变迁,人生的变幻,无情的改变了许多人和许多事,寻求那彩虹似的旧梦的诗人已无法回归从前的自我,已无法体味曾经的生命,他只有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多少悲伤,多少无奈,尽在不言之中。但他不愿损伤那个曾经的好梦,他把它当作一个无法重得的珍宝完美的保护在自己心底,所以他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无奈而又深情地余音令人荡气回肠。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五

  传世的不仅是你的诗情,还有绵延深远的爱的绝唱;怀念的不仅是你的容颜,更是清澈见底的纯粹信仰;再别的永远比康桥悠长,回首却是一幕幕流离感伤的场景...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他洋洋洒洒,酣畅人间,带给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以无数惊叹好人拨撩,同时更像一盏长明于人类精神家园的不灭的心灯,照亮着那些物质富足却心田干渴的灵魂们的回归之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起激昂青春。《再别康桥》时的轻轻挥手,还是不平而鸣的《呻吟语》,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有着无尽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感触每一位读者。

  志摩先生在1922年写下《康桥西野暮色》,像是一幅幅灵动晚霞暮光之景,“晚霞在林间里/晚霞在原上溪底/晚霞在风头风尾/晚霞在村姑眉际/晚霞在燕喉鸦背/晚霞在鸡啼犬吠”,晚霞也许在心里之上,挥之不去。轮廓了世上最美的事物,最微妙的尘埃上。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感叹,行间中,能构想出志摩先生漫步于康桥之上,吟呕这几行诗句。哀哀的叹息声,似乎传达着昨天的故事,也许不是他本人经历的,但他一定目睹了太多的世态炎凉...

  在1924年写下《康桥再会吧》,介绍着自己一路漂泊,遇上这样一个知己——康桥,赞美着康桥曾拥有一切的光环,像是这一切都在与诗人在分享,互相告白。寄情于康桥之上,感悟人生的真谛,就如他写道“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也许正是这样的告诉,这样的对白,默默的像是一个怡情的“疯子”,追随着明天的点滴,待我再会时,希望康桥的容颜依旧...

  在1928年他写下了不朽诗篇《再别康桥》,曾追溯着,到最后的不舍离别,不曾留下一切,只带走思念远远归去,甚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康桥是诗人在剑桥时,承载梦想的信念,数杯不醉的知己,远看去,在诗人眼里也许这就甚是海市蜃楼了吧,“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唱响着谁的流离失所?

  诗人是半生的(Poet is half woman),更似感叹人生的智者。——一种缠绵的多愁性。当诗人提起写诗,不由得伤心起来,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了;不但惨,而且寒伧。能说一件事,我是天生不长胡须的,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我也不知道曾经捻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正是这样,从一种喜爱,选择了一种人生当中的被迫。从一个懂得思想的韦草,到组织思想的灵魂者,也许是种痛惜,但当你选择了,你会默默的坚持着,承载着,不该有的一切。诗永远是小诗,戏永远是独幕,小说永远是短篇。每回望着莎士比亚的戏,但丁的《神曲》,我不得不感到一丝的气馁。

  他曾说“我的笔本来是最不受羁勒的一匹野马,看到了一多的谨严的作品我方才憬悟道我自己的野性;" 这一切并不是作者愿意成为的,而是这样一个世界给他们带上了沉重的皇冠,像一匹解脱世俗的野马,向往着光明,但又不敢张望光明。——诗人,永远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六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1925年(1928)故地重游的归国途中,在轮渡上所写。

  意境与灵感往往在一瞬间生成、泛滥,继而产生的激情总一发不可收;而被这种激情煎熬的、激励的、托起之后,也许就是千古的经典!《再别康桥》如何在那种环境中出炉不敢妄言,但那潭水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和波光里的艳影是不是勾起他对当年的旧梦,远去的缠绵或尽在咫尺的柔怀、感慨合二为一呢......潺潺水流之声,跃跃之荡之情怀,怎不叫人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一幕幕景象眼前掠过,虽景依旧,却人事全非。重寻旧途、旧欢,已是枉然。于是不能放歌,诸绪隐隐,暂且沉默。然,春风已起何惧秋波!那观不住的激昂只能换一种角度或方式,一吐为快!此时的沉默也绝非今夜的康桥,也就是今夜的康桥,绝非是诗人他自己也就是诗人他自己。此时此刻诗人近乎全陷入对往昔之种种之中。当诗人俯首醒来,恍然自己是在告别,进而使得诗的尾巴上涂上了几分苦涩,怅惘和难言的情怀。

  诗的开篇便洒脱、轻灵、舒展。巧妙地连请出了三个轻轻的来配合走、来、招手、作别等动作,以肢体语言将一个飘逸、洒脱的诗人形象活脱脱地推到了读者的面前。这里,轻轻二字蕴含着诉之不尽的依恋之情,道不尽的惜别之意,用轻盈的、温馨的笔触渲染了夕阳映照中康桥的宁静之美,更有此间人去春又回,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继而,诗人抓住了康桥这一景物中金柳、青荇和潭水这几个意象作为寄情,把对康桥的依恋、惜别之情融入其中。河畔的金柳被比喻成新娘,美艳绝伦,荡起诗人心海的涟漪;河底的青荇也被诗人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你无需猜疑,那油油的青荇就是在向诗人招手,不由得你不有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渴望;此间的静与动,微动与被情动,活灵活现.以情寄或情的微妙衬托出既朦胧又清晰的画卷。

  注重文字的取舍、含蓄,注重艺术技巧,是早逝的徐志摩惯用的伎俩。他往往很会利用一种梦幻般的情调,巧妙地将气氛、氛围、感情和意象融为一体;更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与其互换,使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首诗的美,当然不只限于诗人那份细腻的感情上,在意念、艺术形式上,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恋而不贪,足能给人留下美丽的回忆,这大概是好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轻轻地来悄悄地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若能如此坦荡,落落大方,何乐而不为啊!

相关文章

《论语》读后感【经典6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读后感 篇1  《论语》中有许多深奥的...
读后感2013-04-04
《论语》读后感【经典6篇】

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关于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题记在《看见》中,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激荡。在现实...
读后感2018-07-06
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彩4篇)

瓦尔登湖读后感(一)近日以来,反反复复地读着徐迟译本——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罗用他朴素的文字,描绘出瓦尔登湖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孩子般的纯真拥抱...
读后感2012-01-04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彩4篇)

《病隙碎笔》读后感800字【推荐3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病隙碎笔》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最初听到史铁...
读后感2013-05-06
《病隙碎笔》读后感800字【推荐3篇】

二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彩3篇】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科学的大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10字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兴趣...
读后感2017-02-07
二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彩3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200字(实用4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200字虽然精简,可是你要写好写的都是精华也不简单,不如先来看看这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200字的范文,《骆驼祥子》读后感200字。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悲剧色彩...
读后感2011-08-07
《骆驼祥子》读后感200字(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