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通用6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而于丹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解读,并将其精神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读完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受启发,对于孔子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于孔子的思想进行了阐释。他强调了孔子的“仁”,并将其解读为“道德”的核心概念。仁是孔子一直强调的重要品质,他认为“仁者爱人”,即要以仁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于丹通过多个例子,阐述了仁的实践方式,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以自己不愿意被人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不仅是对他人的关爱,也是对自己道德修养的要求。
除了仁,于丹还强调了孔子思想中的“学”,并将其解读为“知行合一”。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而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更是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于丹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只有将学到的道理运用于生活中,才能真正贯彻于行,并取得进步。
读完《论语心得》,我深刻感受到了于丹对于孔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解读。他将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以及实践方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我对于孔子思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于丹的解读,我明白了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仁来实践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二
《论语心得》是知名学者于丹对于《论语》的深入研究与解读,是一本对于孔子思想的系统梳理和阐述。读完《论语心得》,我深受启发,对于孔子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将孔子的思想归纳为三个核心概念:“仁”、“学”和“治”。他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怀。而学习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一种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治则是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追求和维护。这三个概念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于丹通过多个例子和对话,深入阐述了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他将这些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语言,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而生动。这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思想,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读完《论语心得》,我对于孔子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仁、学、治这三个核心概念,不仅是孔子思想的基石,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于丹的解读,我明白了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仁来实践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取得进步。治则是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追求和维护,只有通过治理社会,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总之,读完《论语心得》让我对于孔子思想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通过于丹的解读,我明白了仁、学、治这三个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将其应用于实践中的必要性。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对于孔子思想的解读,更是一本引导我们思考和行动的指南。我相信,通过读完《论语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孔子的思想,从而实现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三
《论语心得》是于丹对于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论语》的深入解读和思考,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论语心得》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让我有所思考和收获。其中,《为政》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丹通过阐述孔子对于为政的要求和原则,让我明白了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孔子强调了诚信、公正、谦逊、廉洁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做到真正的为民服务,才能做到真正的善政。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为政必须以人为本,只有真正为民众着想,才能做到好的治理。
另外,《论语心得》中的《为学》一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丹通过解读孔子对于学习的要求和态度,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不断地追求知识和智慧是人类的使命。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改进自己,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观点让我明白,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最后,《论语心得》中的《修身》一章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于丹指出,修身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善于治家、治国和平天下。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然而,《论语心得》让我明白,只有具备了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
通过阅读《论语心得》,我对于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认识到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通过实践来贯彻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四
最近一向在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是一本十分好的书。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明白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明白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这天,仍然能够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因此,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透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心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能够了,因此,在那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以前问老师,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样样?孔子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仅安于贫贱,不仅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正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持续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但是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确实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用心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能够获得成功的人。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这天,作为一名年轻人,务必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发奋发展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联。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持续着一份清醒,我坚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鼓舞士气的话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五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透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我第一次见到“国民幸福指数”一词,物质好处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间、夫妻之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师徒结对徒弟总结
应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刻内接收下来,不好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正因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十分精致的佛像,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正因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这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喜爱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齐参加工作,你这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发奋、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职责、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六
看完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我才发现自己对《论语》所理解的浅薄。读完这本书再不会让人感到《论语》难懂,枯燥。因为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一些为人处事做了经典的诠释。
本书于丹教授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来解析《论语》。在处世之道一章中,于丹教授说:“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知道做错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无法挽回。”“言寡尤,行寡悔。”于丹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这个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过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脾气,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子拔掉一颗。”这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的克制自己。
一开始,男孩儿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的所有钉子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机子已经学会了克制。他非常欣喜的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爸爸跟孩子来到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心上钉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看完这个小故事,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记得我曾上小学时,我对我的班主任至今难忘。正是因为我很喜欢她,所以她教的语文我也很喜欢,并且我的语文成绩很好。我的小学班主任教了我们五年,五年中她像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稚嫩的花儿。她很和蔼,很少无故发脾气。在我印象中只有一次,但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正如于丹教授举得那个小故事,它正如那个钉子拔下后留下的那个洞一样。那天不知何故,一上课她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题目,简单的讲了几句就开始让我们下笔动手写作文。我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写字速度快,不一会儿,我就写完了,而且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拿过去让她批改。谁料,看了不到十秒钟,他就把我的作文撕下连同本子一起扔到了门外。顿时,我就惊呆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全班同学眼光“唰”的以下全部射向了我,当时我已经忘了如何捡本子的,只想着找个地缝钻进去躲起来。这是小学六年来我唯一一次被老师批评。事后,我才知道那天老师因为家务事心情不好所以才对我们发脾气,我们原本一点小错在她眼里北方大好几倍,难怪她会对我们发脾气。
刚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还以此来告诫自己不要乱发脾气,伤害学生的自尊。可时间一长,我便又忘了。每当孩子们作业没完成,纪律涣散,课文不会背,打扫卫生不合格等等,一些现象发生时,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向他们发脾气。当时是痛快了,可效果却不佳。孩子们的这些小错照犯,对我的疾言厉色也毫无反应了。而且我在孩子们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现在想想真是悔不当初,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改正。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心灵上那一个个小洞的创伤缩小,抚平。
自我反省一下,也许是年轻的缘故,静下心来想想,我所教的学生年龄不过七八岁,他们反的那些错,在人生道路上根本称不上错。他们无非是调皮,好动,贪玩而已,这些错我们成人谁都犯过。可我们为何总是把这些小错无限放大,然后以此来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那脆弱,幼小的心灵,一再在他们的心上钉钉子,拔钉子。最后,钉子拔掉了,可那一个个洞呢?
还有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当我们向他们发火,产生矛盾时,有时往往为了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而深深地伤害了他们,在他们心上留下一个洞。每当回顾之时,又往往后悔不已。但伤害已造成,有的可以弥补,有的却成了终身遗憾。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想后果,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复原了。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日后自己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很重要的一点。我可不想在我的学生心中留下爱发脾气的印象。时刻记着,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让自己少一点后悔,也就是让自己少做错事,悔事。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除此以外,就像于丹教授说的:在生活中还要少些指责与抱怨。“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怨天尤人有用的话,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不公平的事了。我个人认为,对于不公平的事绝不能斤斤计较,不然你会活得很累且不快乐。我们对此可以反过来想,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