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感【经典3篇】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感 篇一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述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道理。这段文字让我深思自身的认知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忽略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然而,这段经文却给予了我启示,提醒我要不断培养自我认知,同时学会欣赏和理解他人。
经文中提到“知人者智”,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陷入忙碌和追求的状态,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和欲望。但只有通过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只有当我们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我们才能更加有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
然而,道德经的第三十三章并不仅仅是讲述了如何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要欣赏和理解他人。在社会中,我们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观点。然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表面,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如果我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他人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想法,我们就能建立起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通过阅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我意识到了自我认知和他人理解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而只有通过理解他人,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谐、平等和尊重的社会关系。因此,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我认知,同时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开放和理解的态度,以实现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感 篇二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所阐述的智慧与自知之道给了我许多启示。这段经文提醒我,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通过自我认知去了解自己,并通过理解他人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我们被社会的期待、他人的意见和自我的欲望所困扰,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然而,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反省,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对自我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更加明确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与此同时,道德经的第三十三章也提醒我们要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经历和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归类为对与错。只有通过倾听和理解,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人的真实需求和情感。通过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系,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加和谐、包容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通过阅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我明白了智慧与自知之道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只有通过理解他人,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谐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因此,我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同时保持开放和理解的态度,与他人建立起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联系,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感 篇三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感
《道》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33章文字部分非常简单,容易理解,但是这真的只是一个表象,事实上33章的内容还是不太容易全面认知和理解的。
事实上,老子在33章中又没有把话说完整,留下了很要命的半截话没有明说,只有当我们试着去总结归纳一下33章到底在谈什么的时候,我们方才可能意识到33章的核心思想。
我们可以试着读读33章,然后试着去归纳下33章的核心主旨试试看的。
经文部分意译:
能全面认知了解别人,这是一种智慧;
能正确了解和认知自己,这是一种明,明道的明,聪明的明,明白人的明;
能征服战胜他人,这是一种力量;
能征服和战胜自己,这是一种强大;
能知止知足,这是一种富有;
能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前行,这是一种志气;
不让心灵、思想和灵魂失去居所,能让心灵、思想和灵魂居于道,不丧失根基,可以天长地久;
有那么一些人,虽然死去,但是其功德言(立功、立德、立言)却不仅不会随之而亡,反而会永垂不朽。
33章是非常神奇的一个章节,无论是原文还是翻译,都需要深度理解,否则就成了段子。下面我们试着理解一下老子欲言又止的那半截话。
老子说你可以聪明,聪明至能看透任何他人,但是请不要忽略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你应该明道,看透自己,让自己在自己面前做个明白人。
老子说你很有力量,位置所赋予的手握大权能轻易征服一些人,但是你更应该让自己强大,征服张三、李四、王二以及麻子的时候,别忘了把自己也给征服了,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
征服自己的什么呢?
答:33章是顺着32章下来的“朴”朴素的朴,静心寡欲即可。
老子前面说要知止知足,后面紧跟着又说要执著前行,这不仅不是一种矛盾,而且还是一种刻意的策划。老子的这种策划的立意藏在13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说让心灵、思想和灵魂不失去居所的人可以长久,这种解读角度则更为丰富。
常规的道家哲学思想角度的理解认为:心灵、思想和灵魂能有归宿,那么说明这个人是有思想的,是有信仰的,是会遵道而行事的,这种人势必能取得一些长足的发展,能走得久远一些。
另一种非常规的道教炼丹(道教练气就叫炼丹)养生角度的解读则认为:心灵、思想和灵魂能有个归宿的人,是会活得长久一些的.。
在这一点上,道家先祖黄帝所著的《黄帝内经》可以力证。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译文:使身体始终保持在心平气和的状态,并且使精神守在身体上,这样就把精神世界管理好了;精神和身体分离的话,精气就完了,那么人也差不多就要完了。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译文:一个人的精力,就像天空和太阳,如果把精力的住所弄丢了,那么就活不长乐,苟且活着也是萎靡不振的状态。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使精神向内守在身体上,那么疾病还会从哪里生出来呢?
总结一下黄帝内经的理念:黄帝反复强调不要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这样方才可能长寿。
“死而不亡者,寿”。
33章最后的这一句,水太深了。
死亡之后,精神永存,永垂不朽,只是最浅白的理解角度。
如果从道教的角度来讲:死而不亡者寿,就是羽化了,就是成仙了,就是跳出了生死轮回的天地了,这是道教中人的终极奋斗目标,终极修炼目标。
这个,我不懂,理解不了,更解释不了,我仅仅知道西汉开国元勋张良在神仙谱上,如果读者也跟煮史问道一样不懂这一行,那么也很正常,只需要记住一点:不懂就不去否定。不肯定,是信仰自由的权限,不否定则是一种科学的修养,儒释道三教,无论面对哪一家,如此便好。
最后一句,如果从道家的哲学角度来讲,这便是世世代代的哲学家,哲学学者终生都在研究着的问题:如何面对死亡?死了之后到底去哪儿?
此题无解,此题有解的时候,哲学就穿头了,神学就不复存在了。
此题有解,儒释道各自有各自的解答,这不,《道德经》如此解:死而不亡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