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城堡读后感(优秀3篇)
玻璃城堡读后感 篇一
《玻璃城堡》是美国作家吉恩·韩内斯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生活的残酷与美好。这本小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对亲情、梦想和坚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四兄妹的家庭,他们的父母是一对自由奇特的艺术家。父亲是一位有着伟大梦想的建筑师,他向往着建造一座完全由玻璃构成的城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梦想最终未能实现。母亲则是一个乐观、坚韧的人,她一直支持着丈夫的梦想,并在困境中坚持乐观向上。
小说中的四兄妹在父母的独特教育下,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中学会了独立和坚持,也因为家庭的不稳定而产生了种种的矛盾和挫折。尤其是父亲对家庭的失职,使得家庭的责任和压力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然而,尽管面临着生活的困境,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母亲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她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而是鼓励孩子们积极面对困境,坚持自己的梦想。她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支撑着整个家庭,给了孩子们无尽的温暖和希望。正是因为母亲的坚强与乐观,四兄妹们才能在逆境中坚持下来,并最终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通过阅读《玻璃城堡》,我深刻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亲情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支持,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和关怀的情感纽带。这本小说中的父母给了孩子们无尽的爱和支持,孩子们也在彼此之间找到了依靠和支持。他们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境,共同努力追求梦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通过阅读《玻璃城堡》,我也对梦想和坚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梦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只有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小说中的父亲一样,虽然他未能实现自己的建筑梦想,但他的梦想却激励着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总之,《玻璃城堡》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生活的残酷与美好。它让我对亲情、梦想和坚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逐梦想的决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玻璃城堡读后感 篇二
《玻璃城堡》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这本小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重新思考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父母是一对自由奇特的艺术家,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他们鼓励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崇尚自由、独立和创造力。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特殊教育方式,孩子们在社会中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他们缺乏常规的教育和社交经验,无法适应常规的生活,导致他们在成年后仍然无法独立生活。
小说中的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交技巧,让孩子们能够在社会中立足。而不完善的教育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们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甚至导致他们在成年后面临生活的困境。
此外,小说中的父母的行为也引发了我对家庭的思考。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对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小说中,父母的特殊教育方式和生活态度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和挫折。他们的行为让我意识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需要有一定的平衡和度量,不能过于偏激和极端。
通过阅读《玻璃城堡》,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群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个体,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只有在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玻璃城堡》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家庭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它让我重新思考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中的问题,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玻璃城堡读后感 篇三
玻璃城堡读后感范文
蓝色的书皮,点缀上星星点点,在封面的右边有一张再简朴不过的儿童画,画上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这就是这本伴随我度过生命中的成长期和叛逆期的“课本”。当它刚刚随着我订书的邮包寄来的时候,过于简单和不起眼的外表使我将它搁置在书架上,生灰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订阅的书籍全部看光,实在无趣时的偶然翻阅才终于将这本在我成长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的书重现天日。时至今日,仍然很难预料,它原本只是我为了凑够免运送费而购买的鸡肋而已……
翻开书,入眼的便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是一对新人在教堂举行仪式,老旧的样式使人怀疑它的拍摄日期。照片下方小小的注释,两个属于外国人的名字,还是使我一头雾水,直到后来,才了然,这是这本书除了作者(主角)以外,最关键的人物,沃尔斯夫妇——本书作者珍妮特沃尔斯的父母。我隔空的“老师”。
小说的第一章节标题有点扑朔迷离,“一个女人”。使人不禁联想这个女人是谁?她有何不同?难不成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真正意义上可以说是的。这个女人是个捡破烂的流浪汉,这个女人是个艺术天赋极高的艺术家、这个女人是个不善打扮而且爱贪小便宜的邋遢鬼,这个女人是作者(主角)的母亲。
珍妮特母亲复杂而奇怪的'身份让人猜测她们的家庭发生什么?使得春光四射的女儿可以和潦倒窘迫的母亲同时存在?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和猜测挑起了我无与伦比的好奇和探索心,也使的这本不算薄也不算诱人的书得以被翻阅到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却常常离奇得超乎想象。在现在的中国上海,亦或是世界各地像我一样的孩子,通常过着典型的生活。学校——家——学校的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生活中唯一的亮点或许是大吃一顿,或许是买心许已久的物品,或许是出国旅游一番。但这些我们所谓的亮点却在珍妮特的不同于常人的童年,显得那么苍白。她过着的正是我们想都不敢想,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典型生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吸引我读下去的原因所在。
也许雷克斯。沃尔斯(珍妮特的父亲)不算是一个很优秀的父亲,他没有很多钱,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上顿不知下顿。他有时酗酒,他也没有很多才华或者迷人的性格和外表。但是他很不同——他笃信巫医,却对宗教深恶痛绝;他常常违反法律和规则,却总有“正当”的理由;他崇尚自然和自由……在珍妮特的眼中,父亲是个无所不能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似乎什么都懂,知识渊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他的杰作玻璃城堡是个完美的设计,而且就快成功了,只是缺少了一点点的资金。他发明过许多伟大的仪器,而且都为家庭挣得了不少的资金,例如感应器、弹金器……当然,万恶的盖世太保不让这些发明发扬光大。雷克斯教会了珍妮特如何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想象力。
但在珍妮特做人处事上,她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父亲当然不算称职,幸好,她还有个母亲,出色的母亲。她的母亲也许在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方面做得并不如意——至少她不乐意为此放弃绘制艺术杰作的时间去工作养家或者打扫家里。但在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方面却做得比任何老师都好。她从不拘泥于任何的大道理大规矩。她放任孩子的行为,就算她们可能会因此伤到了自己,但是她认为,孩子的自我修复能力还是很强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桥段——妈妈说:“每个人都有一些好的地方,你必须找出那些可以获得救赎的品质,并为此爱他们。”“哦,是吗?”我说,“那希特勒呢?他的可以获得救赎的品质是什么呢?”“希特勒喜欢狗。”妈妈毫不犹豫地说。
跟随着沃尔斯一家的冒险旅行(搬家、逃亡),我游离了沙漠、大海、村镇、城市……任何任何所向往却无法到达的角落。睡过车厢、住过弃屋、在沙漠的沙子上看星星、在变质的罐头中找食物、在学校卫生间的废纸篓里发现被遗弃的三明治、在医院治疗后逃走、被“FBI”追杀……太多充满离奇色彩的事情发生在了一个美国小女孩,一个美国家庭的身上。
时至今日,书中的一幕幕仍时常浮现,珍妮特的童年可谓是一场梦幻的电影,那么的吸引人和不可思议。
这也是我一直放在床头的枕边书,使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本教育书。我跟着珍妮特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