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读后感(优秀5篇)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篇一
在蒋勋先生的演讲中,他深情地谈到了对唐诗的热爱和读后感。作为一位资深文化评论家,蒋勋先生对于唐诗的理解和解读,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通过他的讲解,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唐诗的博大精深和其对于人生的独特阐述。
蒋勋先生首先提到了唐诗的艺术之美。他说:“唐诗之美在于形式的完美和意境的韵味。”唐诗的格律严谨,语言简练,字句优美,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而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出来的。蒋勋先生用《静夜思》作为例子,讲述了李白借助月色和寂静的夜晚,表达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通过简洁却富有内涵的文字,令人心驰神往。
其次,蒋勋先生谈到了唐诗的人生智慧。他说:“唐诗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生的真谛。”唐诗通过对自然、人情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蒋勋先生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讲述了白居易在面临离别时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人生的感悟。唐诗的深沉和智慧,使人感叹于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于人生的洞察力。
最后,蒋勋先生还强调了唐诗的价值观影响。他说:“唐诗传递了一种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唐诗中对于友情、爱情、忠诚、孝顺等价值观的表达,使人们在阅读时不仅仅是欣赏诗歌的美,更是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道德的坚守。蒋勋先生引用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来阐述唐诗中所传递的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这些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蒋勋先生的讲解,我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感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唐诗的艺术之美、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影响,使我深入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地阅读和欣赏唐诗,感受其中的魅力和智慧,用诗歌来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篇二
蒋勋先生的讲座带给了我对唐诗的全新认识和体验。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诗歌中的意境和美感传递给了我们。在他的讲解中,我感受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和其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蒋勋先生首先提到了唐诗的意境美。他说:“唐诗之美在于其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唐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和情感。蒋勋先生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讲述了诗中对于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这种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使人们在阅读唐诗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令人陶醉其中。
其次,蒋勋先生强调了唐诗的情感表达。他说:“唐诗之美在于其能够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唐诗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抒发出对于生活、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的思考和表达。蒋勋先生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讲述了诗中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最后,蒋勋先生谈到了唐诗的人生思考。他说:“唐诗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生的真谛。”唐诗通过对自然、人情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蒋勋先生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讲述了白居易在面临离别时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人生的感悟。唐诗的深沉和智慧,使人们在阅读时不仅仅是欣赏诗歌的美,更是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蒋勋先生的讲解,我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感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唐诗的意境美、情感表达和人生思考,使我深入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地阅读和欣赏唐诗,用诗歌来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并从中获得更多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启示。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篇三
在这本书中蒋勋老师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解说唐诗的繁华,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增添了对唐诗的另一种理解。
蒋勋老师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唐诗是诗歌到唐代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前人语言的积累和唐朝开放性使得唐代的诗人也有一种生命的开放性,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大气的诗歌,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了孤独感。唐代的诗人都是可以同时表达孤独和自负,像李白,李白骄傲到极点,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种人,“举杯邀明月”同时又好大的自恋与孤单。唐代的诗人不断的往高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到最孤独的巅峰上。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满了孤独感,正因为这种孤独,使得诗人开始与宇宙对话。唐代的文人也随着大唐帝国的开拓来到塞外,所以才会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在书斋里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蒋勋老师从时代的特点来说唐诗出现的必然性,使我们更能理解唐诗。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篇四
在读《蒋勋说唐诗》之前,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严肃的文学研究作品,本已做好了“坚持”的准备,却不想一打开此书后,就被简洁直白,旁征博引的评论,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甚至舍不得合上,一口气看完了才罢休。
这本书通过介绍唐朝各个时期的六位诗人,讲述了唐朝的兴衰与唐诗文化随之的`发展和变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而蒋勋先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对唐诗格式的解说,令我对这首本以为已耳熟能详的诗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种风格。《将进酒》的狂放不羁,《蜀道难》的大胆想象,李白作诗不受格律束缚,反而善加运用,在作者的带领下,我感受着《蜀道难》多变的韵律节奏,体会着李白用多变复杂的节奏韵律所表现出的蜀道崎岖难行,地形陡峭险峻的特点。安史之乱时期的诗圣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们二人有很多描写战乱,兵役重压下百姓的苦难和无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的解读,令我更深入地了解诗人心里的悲哀和愤慨。而作者以两首诗对比白居易写《长恨歌》,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令人感叹。李商隐的时代已是晚唐,昔日繁华只似大梦一场,在李商隐的诗中见到“向晚”,“凋碧树”,“夕阳”等意象,总让人感到一丝感伤。而有时,又有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有人说晚唐时的诗词藻华丽,但我读了这本书后,却感到自己明白了那个时代的诗人们那难言的情感。
在课堂上,我通过学习诗的形式,格律,平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来学习一首诗,而在这本书中,我随着作者细细感受每一首诗的精神,全然没有课堂上把诗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的全无意境,而仿佛有种沉浸在文学的氛围中的愉悦和轻松。书中不仅介绍唐诗,也详细地介绍了唐朝不同时期不同的风气,政治,大众的思想习惯,从而也使我很多以前有不理解或认为诗人写的奇怪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识,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想开放,才有了李白的随意潇洒;有了安史之乱这样的战乱时期,才有了杜甫这般的忧愁悲愤;有晚唐繁华落尽,才有了李商隐的感伤嗟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伟大,而作者则带领我们去真正理解,感受这份伟大。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篇五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在文学的土壤上播下了一粒种子——一粒诗的种子。后来,经过一千多年地汲取营养,努力成长,终于开花。
这朵花,叫唐诗!唐代是诗的盛世,也是诗作成就的巅峰。
去年暑假,我读了《蒋勋说宋词》,今年暑假,我看了《蒋勋说唐诗》。让我触摸到了安静的王维、狂傲的李白、朴实的杜甫和正直的白居易等,而我偏爱李白,颇与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志同道合呢。
吾爱李,爱他的大胆创作,爱他的孤独。李诗中无不透露着他那种骄傲的孤独。
李白,他大胆创作。如《蜀道难》开头三字:噫吁嚱!据说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啊啊啊!我见过用一个啊,用两个啊,就是没见过连用三个啊的。我想李清照连用六七个叠词,该是李白三个的延续吧,李白好一个开创先锋。
李白,我认为他也很孤独。很少人能理解他的老庄思想,多时,他的伙伴只有大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千古绝句就是他孤独的最好例证。
世界那么大,读着他的诗,我有一点怅惘,也带一丝虚无。暑假中,我也常常会关上门呆个半天,只在妈妈叫我吃饭时,我才打开房门与外界接触。当然这些行为,引起了爸妈强烈的不满,但是,我却依然我行我素。当我把自己拘囿于仅有的几平方米的空间时,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踏实,在这里,我不受任何打扰,尽情做着我想做的事情。在自我拘禁的这段日子里,我写下了我的宝塔诗——浮萍
萍随风,飘零。
片片飞,张张落。
不知何时,根定风止。
随与水瓢泊,早忘是何年。
淡看春夏秋季,眼观长茂凋之。
无尽无穷甚了期,不知归日是何年。
初尝写诗,才发现千难万难,押韵、平仄、字数、内容形式,而我不及诗人的一星半点儿,更别说如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了。突然间明白了,李白骄傲的孤独是因为他的登峰造极无人能企及,而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孤独是多么片面、多么狭隘,这种孤独只有把自己逼近死胡同。
花开终有花落时,在唐朝,这朵花曾娇艳无比地绽放过,可最终凋谢了。我们能做的,只有仰慕古人的光辉,去欣赏、去模仿。我想,再过几百年,也许又会开出那充满智慧的花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