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的读后感(实用3篇)
教育名著的读后感 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教育名著之一,它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和总结。这本书不仅表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阅读《论语》让我受益匪浅,深刻理解到教育的真谛和重要性。
首先,《论语》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道德品质和知识才能,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书中,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倡人人都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通过读《论语》,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修养和人格的塑造是教育的核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有责任心的人。
其次,《论语》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过程。孔子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强调了知识的获取和思考的重要性。他还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书中,孔子经常和学生们进行问答、讨论,通过互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这种教育方法启发了我对于教育方法的思考,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应该通过互动和思考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最后,《论语》也提供了很多有关教育的实践案例。书中的故事和孔子的言论都是孔子及其弟子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了解了古代教育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也明白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些实践案例激发了我对教育实践的兴趣和热情,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本质。
总之,阅读《论语》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之作,也是对于现代教育的有益启示。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的理念,为我自己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名著的读后感 篇二
《儿子与情人》是法国作家贝尔纳·斯图尔的代表作之一,这本小说以家庭教育为主题,通过描述一个家庭的故事,探讨了教育与人性的关系。阅读《儿子与情人》让我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儿子与情人》揭示了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小说中的主人公保罗从小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对他要求极高。然而,这种过度的期望和严格的教育方式让保罗倍感压力,逐渐导致了他的叛逆和逃离。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家庭教育应该关注到孩子的个性和需求,不能过度干预和束缚孩子的成长。
其次,《儿子与情人》也反映了家庭教育与爱的关系。小说中,保罗的情人伊丽莎白对他充满了爱和关怀,她不仅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相比之下,保罗的父亲过于严格和苛刻,缺乏对他的理解和关心。通过对比,我认识到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
最后,《儿子与情人》还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独立自主的人。小说中,保罗在离开家庭后,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成长。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和面对挑战。
总之,《儿子与情人》这本小说让我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我明白了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影响,也认识到了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于家庭教育的有益启示。通过学习和思考,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家庭教育的理念,为我自己和家庭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决策。
教育名著的读后感 篇三
关于教育名著的读后感
本学期,我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
《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共收入何炳章先生38篇文章。这38篇文章大体分成四个部分:《揭示教育本质的理论》,《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点面磨剑近三十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中有许多收获,得到许多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得时候,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导自学型课堂”的教改课题,重点阅读了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课题正诠释着这句话。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把课堂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何炳章先生在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里提到的'做法:
1.提高全体教师认识。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3.开展多种自学活动。
4.校内设立自学堂。
5.校外鼓励超前自学。
给了我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以下的做法: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自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自学问题的有效性,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