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传》读后感【优秀3篇】
《教育自传》读后感 篇一
《教育自传》是一本让我深受触动的书籍。通过作者的自传,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塑造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接受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以及与教育相关的点滴。他在书中提到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并且描述了他的父母是如何影响他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的。我被他父母对他的关心和教育的方式所感动。他们并没有给予他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却注重培养他的品德和思维能力。这让我深思,教育并不仅仅是给予孩子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书中,作者还描述了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和老师对他的影响。他提到了一位特别重要的老师,她的教诲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言传身教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句话一句话中汲取教育的营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者,我们应该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并且从中学习和成长。
总之,《教育自传》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教育者,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他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自传》读后感 篇二
《教育自传》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通过作者的自传,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塑造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接受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以及与教育相关的点滴。他提到了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和老师对他的影响。他们的教诲让我明白,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言传身教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人。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家庭对他的教育影响。他的父母并没有给予他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却注重培养他的品德和思维能力。这让我深思,教育并不仅仅是给予孩子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句话一句话中汲取教育的营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者,我们应该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并且从中学习和成长。
总之,《教育自传》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教育者,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他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自传》读后感 篇三
《教育自传》读后感
暑假期间,市教委和学校共同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了百本书籍供教师选读。我随手拿起《教育自传》,本以为是一本无趣的教育书籍,谁想翻开一看,就被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经历坎坷”的故事所吸引,于是决定选择这本刘良华教授的《教育自传》做为我的选读书籍。
读着读着,我竟喜欢上了这本书,生出了尽快把它读完的念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它,因为我想,不板着面孔说教的人讲的故事一定有趣生动,道理一定浅显易懂、易于接受吧。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三类教育故事。第一,我做孩子的时候,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母亲和我的兄弟姐妹是怎样教育我的;第二,我做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是怎样教育我的;第三,我做家长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孩子的,我做老师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学生的以及我是怎样度过学校生活的。
这本书从我的视角叙述了一件件家庭、学校所发生的对我有较大影响的事情,从而揭示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重要元素“心”、“赏”,让读者体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品质形成及成长的重要影响。以下是我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自传》一书后的粗浅想法,愿与大家分享。
感想一:对孩子多关心和帮助,少一些指责和教训
刘良华教授在“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这篇文章中讲到父亲对他无理要求的处理方法:作者要钱没有得到满足,踢翻了一筐新鲜黄豆,父亲则是低头在满是泥土和灰尘的地上一颗颗捡起来。而且在作者大吼着我不要钱了时,眼里露出感激的.目光。
我先是心情紧张的看这篇文章,读到后来已经忍俊不禁。本以为作者的无理取闹会换来拳脚或是责骂,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作者说,父亲用拣黄豆的方式关心并帮助我,这是一种教育。我相信,作者的父亲是在用“心”来感化当时不懂事的孩子的。从此作者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和生活的艰辛,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依我看来,教育是入心入肺的。关心并帮助有时候是一种长鞭效应,轻轻的举动引起终端最大的震撼。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有时面对孩子情绪激动并且做错事情时,不用急于指责、教训,无声胜有声地采用一些举动用以化解当时尴尬的局面,未必不是对孩子心灵更好的洗涤和教育。于家长和教师也应该是一次深刻的反思,为什么会出现僵局或白热化的局面,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还欠缺哪些,都值得家长和老师深思。
这里就要求我们家长和教师要用心多想多思考,对孩子多采用关心和帮助是必要的。相互交心,在达到相互理解才是上上举。但有时候教训也是不可少的。但是尽量少用慎用。
感想二:鼓励和赞赏是孩子茁壮成长的最好养料
“在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一文中,作者说“就教师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生积极的重要影响的,往往是那些善于鼓励、赏识、宽容学生的教师。”
文章中讲到对他影响最大,也可以说是从此改变他命运的一位代课数学老师——胡老师,她在那节课上猛烈地鼓励我、赞赏我。(这可能是湖北人的毛病:湖北人一旦喜欢某个人,就猛烈地喜欢他。)我呢?就开始猛烈地喜欢胡老师的样子,喜欢胡老师的数学课。
自从遇上了胡老师,我后来的小学生活一路洒满阳光雨露“。正是胡老师的鼓励和赞赏,给当时刚刚留了级的作者好似打了一针强心剂,陡增了作者的自信和自尊。在胡老师那里。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也从此,作者的成绩一路高唱凯歌,直到考入大学。作者至今对这位胡姓老师念念不忘,心怀感激。以至于对所有认识的姓胡的人都有好感。我想这应该是对于作为老师的最大奖赏了吧。
我觉得,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在老师那里获得留意,那将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助燃剂。因此对学生最好的奖励是对他的赏识与赞美。假如一个学生被老师忽视或受到老师训斥,那么对学生而言或许是最可怕的恶梦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待学生是否可以多一些鼓励与赞赏,少一些忽视与训斥。我相信:老师真挚的赞赏一定会让学生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加努力;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成为学生进步与成长的不竭动力。
感想三:眼里有学生,心里装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及需求
刘良华教授在”看窗户的老师“这篇文章中说到:”如果一个老师从来不沉浸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那么这个老师基本上不是一个真诚的,有思想深度的老师;可是,如果一个老师长久的沉湎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而忘记他面前的学生,那么这个老师基本上是一个坏老师。“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课堂上,一个好的老师是既要沉浸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又要经常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抽身出来,抬头观察、阅读他面前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眼中没有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眼中便没有了老师。也无从谈起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眼里要有学生,心里要装着学生,对学生的各种情况了然于心。这样在接触学生时,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与教师的真切关心,学生才会喜爱老师以至于喜爱他教的学科,才会记住永远的老师。
从刘教授的诙谐幽默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是他想传递给其他老师与学生如何交往交心的经验,易于接受,而且引人深思。也想如他一样,做一个能够在心里时刻装着学生的会”心赏“学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