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2012》观后感【精彩6篇】
电影《2012》观后感 篇一
《2012》是一部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灾难片。这部电影以世界末日为背景,讲述了一群人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故事。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首先,这部电影以宏大的场面和特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地壳断裂、海啸、火山喷发等重大灾难场景都以极其逼真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特效的精良程度和细节处理的完美,让我不禁为电影制作团队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水准赞叹不已。
其次,电影中的剧情设置紧凑而引人入胜。故事主线围绕着约翰·库斯克(由约翰·库萨克饰演)和他的家人展开,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世界末日的惊险与挑战。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线索,让观众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了共鸣。电影通过多个线索的交织和冲突的升级,使得剧情紧凑有力,让观众深陷其中。
同时,电影也提出了对人性的思考。在灾难来临之际,一些人选择利己主义,为了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而不择手段。但也有一些人选择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度过难关。这种对人性的描绘让我深思,也让我对人类的尊严和善良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电影也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尽管世界末日的场景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但电影中的人物们始终坚守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他们不放弃,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给观众带来了勇气和希望,让我对人类的潜力有了更大的期待。
总的来说,电影《2012》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部灾难片,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传递价值观的作品。通过宏大的场面、引人入胜的剧情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部电影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我相信,这部电影会给更多的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电影《2012》观后感 篇二
《2012》是一部我深受触动的灾难片。这部电影以世界末日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故事。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受到了人类的脆弱与勇敢。
首先,电影中对于世界末日场景的描绘令人震撼。地壳断裂、海啸、火山喷发等一系列灾难场景以逼真的特效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不禁为人类的渺小感到惊叹。这些场景给了我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让我意识到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多么庞大。
其次,电影中人物的塑造让我深受感动。主人公约翰·库斯克(由约翰·库萨克饰演)是一个普通人,他在灾难中不断面临生死考验,但他始终坚守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他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亲人而努力,还帮助了许多陌生人。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怀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人类的善良和勇敢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电影中也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在世界末日的恐慌中,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择手段,甚至不顾他人的生命。这种对人性的揭示让我对人类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思考。在困境中,人类的本性究竟是善良还是自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最后,电影中传递出的积极的价值观让我深受感动。尽管世界末日的场景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但电影中的人物们从未放弃希望。他们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始终坚守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给观众带来了勇气和希望,也让我对人类的潜力有了更大的期待。
总的来说,《2012》是一部令人震撼和感动的灾难片。通过宏大的场面、人物的塑造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对于人类来说,面对未知和挑战,我们需要勇敢面对,坚守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性的光辉。
电影《2012》观后感 篇三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共同观看了《2012》这部电影,这是我看的第二遍了。
这部片子,几乎集中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是把这么多灾难元素集中在一起的灾难大片。
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性。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要节约水、节约能源、不要制造很多垃圾、为了绿色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自然,人类很渺小;面对灾难,人类很脆弱;面对宇宙,人类很孤独;只有团结如一家人,只有爱,能让我们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力量,多一点瞬间也能永恒的生存意义!
电影《2012》观后感 篇四
当走出影院的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这部电影带给了我哪些思考。因为在影院的160分钟里,根本无暇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从2009年,这个我们即将告别的年份一起,飞速来到了2010年,2011年,2012年。而最终故事的主要内容都发生在2012年。这样的处理的确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但愿大家不会看完片子相信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
我想每一位走出影院的观众都该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表面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是值得真正得以能够保存的?有什
么是能够最终得以保存的?还有当整个人类都面临着同一个毁灭性的灾难的时候,我们一起都该怎么做?我想导演只是把他希望看到,和他能够理解的场景和画面通过镜头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事实会是这样吗?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信仰是什么?不是你信了哪个神,他就一定能够救你,保你平安。影片中的基督像倒塌,意大利的教堂倒塌正是科学的印证了凡是造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建筑物,都只是地球上的附属品。当地壳发生这样的运动,人类是束手无策的。幸运的是,我们不是恐龙,人类为了物种的延续,开始了全球的合作。正如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主题歌《我和你》中唱得那样,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而此时地球上的人类的命运完全的落在了中国人民的手里,落在了那几艘飞船上,虽然不能飞。
可以说影片的结尾,还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是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全球范围的活动。整个地球最终又恢复了创世纪后的平静。当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当阳光又一次照在全人类的身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愿活着的人知道如何来重建自己的家园!
导演没有选择会飞的飞船作为拯救人类的交通工具,没有把我们人类送入太空,飞离地球。他可以这样做,也许那就是星际迷航了!而是选则了船,而且片中男主角的儿子叫挪亚,是他在最后时刻帮助他的父亲修好了船,拯救了所有人。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导演的意图是在影射圣经中关于此处的记载。
当我们还能够活在这个世上的时候,当我们还能够在电影院感受大银幕给我们带来无比震撼的声音和画面的时候,当我们走出影院,发现这个世界还没有像和电影中所展现的一样的时候,当我们还来得急能够和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当我们还能看到阳光撒满大地的时候,当我们还有机会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当人类还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候,让我们都来心存对大自然的敬畏!灾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携起手,人类终将不会灭亡!文明终将延续!我们可以重塑更加美好的未来!
电影《2012》观后感 篇五
和家人一起去看《2012》。视觉效果很壮观。观后有两点想法:
一是,要珍惜生命。人的生命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地震、火山、海啸,倾刻间就可以带走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最珍贵的生命。有的人可能会说灾难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地球毁灭还很遥远,那我们不说灾难。就一个完整的人生来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医疗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可以达到80岁。80年,对一个小学生来说,那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但对一个45岁以后的中年人来说,那是一个需要即将面对的现实,如果放到历史长河中,那可能只是很小的一点。想到这些,对名利看淡了很多。回国后,觉得增长了知识,扩宽了视野,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但限于国内机制、体制及干部使用上的浅规则等原因,没有出现想象的那样,有时自己会有些苦恼。《2012》观后,想开了很多。
二是,要关爱他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整个社会关系。一个再坏的人,也愿意为救助心爱的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关心家人和朋友,友善邻居和路人。关爱他人,也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微笑面对每一个人。不要做了10年的邻居,而不知姓什么。
电影《2012》观后感 篇六
电影《2012》看完之后,我坚信,凡有深刻灵魂的人都蕰藏着悲观。它的口味实在是太重了,重得让人几乎看不到一点被拯救的可能,重得让人几乎放下了一切挣扎的欲望。
如果灾难真的来了,我们能像电影中的主人公总是在最危难的时刻化险为夷吗?个人英雄主义或是群众主义总是在危难时刻拯救全人类吗?这可能就是人活着的期望!
虽然,我不坚信玛雅人的预言,但我却是个坚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人。但看透了、想开点,生命只是这世上一个匆匆的过客,人生下来的一刹那起,人就注定要回去。有了人生最终的垫底,就会少些偏执,多些洒脱,至少对生活还有期望。应对无穷的岁月,人的生命一想短的可怜,人的一生就是两个黑洞;“一个是从母体的黑洞诞生,另一个就是坟墓(黑洞)”,千秋功业,更替的是过眼云烟,名誉利益,只但是是斯碑残铭。就像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当地震来临前一秒,有人会想到后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真的世界未日。看完《2012》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深刻地反省,正因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用和破坏地球上的资源,反省!是为了不让失去自己以及失去亲人的痛苦,就像每个人爱护小家一样爱护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家,不好对生命的好处心存疑惑,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