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观后感(精简6篇)

归来观后感 篇一

《归来》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村家庭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电影深刻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家庭生活的巨大影响。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电影以农村家庭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兄弟俩的故事来展现中国农村家庭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变迁。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主人公兄弟俩因为家庭的困境被迫离开家乡去城市谋生。他们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真实,他们的命运和经历让人感同身受。农村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困境被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农村家庭的辛酸和付出。电影中的每一幕都让人们感到心疼和感动,我被电影中展现出的人性的美和善良所打动。

电影中的情节设置紧凑而有力,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紧张的情绪。电影通过兄弟俩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家庭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变迁。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农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电影中的兄弟俩在城市打工的经历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村家庭的困境和生活的艰辛。

通过观看《归来》,我不禁思考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电影中的主人公兄弟俩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选择了回到家乡,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的选择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追逐金钱和权力,而在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要。电影中的故事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家人的陪伴和关爱。

总之,电影《归来》通过展现中国农村家庭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变迁,深刻地触动了我的内心。电影中真实的人物形象、紧凑有力的情节设置以及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珍惜家人的陪伴和亲情。

归来观后感 篇三

  有句话叫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越大的期盼,结果就是各种吐槽和不满。自从《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张艺谋就是炮灰。动不动第五代导演的标签就贴上去了,然后一顿批。其实,有些人的价值可能就在于他拍的某一部电影,何况张拍的不止一步。江山代有人才出,张的式微显示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我觉得是好事儿,为什么要一向苛责其人呢。所以说,看归来的时候,必须要记得,忘记这部电影是谁导演,是谁主演,是谁编剧,是谁制作。

  单纯地看电影,多么难得的事情。且看且珍惜。所谓看电影,就是选取拿一张票,然后坐到封闭的空间里面,和一群陌生人一齐,感受荧幕上发生的人和事儿。一部电影里面有一点能够触发到你,这就是部好电影。一部好电影,就跟一本好书的价值一样。

  这段故事据说取材于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的最后一部分。其实没看过这本书,严歌苓的小说倒是看了不少。她的故事很细腻,关注的点儿很特殊。虽然没看过这本书,但是耳闻过,讲文革的故事的书。想来这本书的重头戏是没法儿拍成电影的,邹静之从中选了一段儿,也算是难为他了。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疑问是,两个人的感情为什么这么好?万物皆有因果,所以决定找来这本书看一下,两个人以前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总觉得他们的这种感情的早就,很大一部分是时代的结果。我一向都觉得这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而且可能严歌苓还采访过这两个人。

  冯婉瑜、陆焉识,这两个名字好好听,个性对我的口味儿。陈道明用个性磁性的声音喊出“婉瑜”的时候,整个人心都化了。第一次觉得陈道明除了帅以外,声音竟然如此赞。

  这部片子,基本上是从头哭到尾。妆完全花掉了,本来说是去超凡蜘蛛侠的,结果买票时候出现了误会,要不然就不能化妆看电影。预料到泪点会比较多,但是没想到自己从头哭到尾。一包纸巾不够用,而且擦得眼睛疼,鼻子也疼。

  国产电影喜欢制造泪点,这是我一向都明白的。所以准备纸巾是我每次看电影的必修课,而且明白要看电影的话,一般不化眼妆。打心底来说,归来这部电影的泪点真心不多,主要集中在两人相见而不得的时候,还有之后文革结束,他回来之后她早已认不出他的时候。后面整个故事相比较较平淡了,但不明白任何一个节点都能引爆我的泪腺。

  我一向都在想,我为什么会哭。电影情感的渲染固然是一部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我想大哭。酣畅淋漓的那种哭,在电影院的时候觉得会打扰到人家感觉不太好的样貌,就忍着,结果心理真心忍的难受。哭的原因是明明每个人都很善良,但是却没有我心目中完美的结局。

  一家人,本该是相亲相爱,那么好的条件,那么丰厚的生活背景,那么渊博的学识。但是不是任何人的错,所有的人都善良的让人心疼,就早就了不是我心中;理想状态的他们。可能这种状态对他们来说已经最好了,但是我却不愿意理解这样的事实。如果事情发展按照常规的有坏人的话,那么所有的错都有了归咎,我就不会感觉到一股气憋在心里面了。虽然我喜欢情节发展没有任何坏人的出现,但是也绝不期望善良的人都落不了好下场。理想主义的意识还是那么重。所以,泪腺才会这么发达。

  看了陆犯焉识的简介,发现陆焉识年轻的时候也曾叛逆过。经历文革之后,能对妻子这样,说明冯婉瑜是个顶好的女人。我喜欢这样的情节设置,喜欢他们之间日久生情的这种感情。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只有经过时间和事件沉淀的那份感情才是最最刻骨铭心的。从农场跑出来的陆焉识,偷偷回家看妻女一眼,屋内的冯婉瑜感受到了屋外的陆焉识的存在,但是不敢开门,在里面含着泪,掉不下来。门外的陆焉识忐忑,终究为了见妻子一面被抓回去。两个人在火车站天桥始终没有碰到的双手是多少观众的遗憾,这个泪点完全是顺理成章了。

  当然,他们的女儿在整个矛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戏剧冲突的引爆点儿,引领者每一步剧情的发展,设置地合情合理,滴水不漏,让观众爱也不是,恨也不是,最后就只能自己默默地哭了。天下间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无限包容,无限无私,从不责怪儿女,陆焉识说,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没有陪伴女儿的成长,期望冯婉瑜做个好母亲,替他补偿。女儿举报他,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虽然女儿为此愧疚了很久。让我想起小团圆的一家人,如果他们之前也能早点儿开诚布公的谈,事情可能就没有这么严重了。所以说,无论是家庭相处,还是两个人的相处,必须要开诚布公,决不能各自想各自的。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毫无疑问,两个人是相爱的。得了健忘症,这点儿绝对过于戏剧化了。不记得爱人长什么样貌,但是记得他的笔迹,记得他的琴声。这是一个小BUG,到不影响整体的效果。我以为正常的情节发展会是她最后记起了他,没想到不是的。所以这个小说,电影才更加现实,不像单纯地一部小说而已。所以看得人才会更加痛。

  陆焉识给冯婉瑜写信念信的情节好感动。这是哪个年代特殊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此刻这个社会估计也就没什么人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了。假如有人这样对我,想必是幽囚必应了。所以说,我的人生是矫情的人生。弹琴的情节也很有爱,虽然她最终没认出他,引得观众一片大笑,我默默地擦眼泪了。明明那么相爱,明明就在对面,却那么远。连泰戈尔都务必承认,这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吗?

  电影的情节我就不赘述了。接下来说说其他方面的事情了。

  化妆。很少见到国产电影的化妆能够做得如此精致。每个人脸上的妆都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放大,这种只有美国大片才做得到。中国电影永远显得那么粗糙。这部戏化妆的bug我都没找到。每个月5号的时候,冯婉瑜都会去火车站接陆焉识,几乎每次,镜头都会定格在冯婉瑜梳头,细心地人会发现,在这几组镜头里面,冯婉瑜鬓角的白发是在不断增多的,这就是化妆的完美体现了。最后的老人妆,几乎看不出是演员本人,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陈道明多处的妆也都能够看得出来。

  演技。电影里面几乎全都是演技派人物。巩俐就不用说了,陈道明也就不用说了。一个眼神、一个嘴角的变化,都是电影情节的需求,真心的大快人心。比起好多不明白在干什么的演员,这部戏真心是好。连各种酱油都是演技派人物。陈小艺、刘佩琦、辛柏青、张嘉译、丁嘉丽、郭涛、闫妮,各种大牌出场不到五分钟,演技都是杠杠的。也只有张艺谋有这种号召力了。

  这部戏,不管票房如何,口碑我觉得肯定是在那里了。拿奖肯定是毫无疑问的,就是看会拿到那些了。新一代的谋女郎出现了,发现张艺谋喜欢的美女都是一个类型。对着冯婉瑜和丹丹看,真心觉得她俩有母女像。

归来观后感 篇四

  这是一部彻底脱离了张艺谋贯有趣味的电影。将一部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的原着故事,只摘取最后的一段,讲述一个人的归来。而整个人生的悲欢离合通过演员的精彩演出浓缩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

  以电影《归来》的故事来讲,这本身就是一个颇有韩剧味道的爱情片。但其中所蕴藏的人性挣扎和离别苦难需要观众认真体认。张艺谋的电影向来感情真挚热烈,色彩浓郁饱满,这样的影片容易打动观众,亦易于讨好电影节评委。多个电影节奖项在身的张艺谋已无需为自己的能力证明什么,而多年来的观众质疑和批评也让他变得云淡风清,毁誉掺半的张艺谋大概也是年纪大了,于是这回他不讨好任何人,走了回极端,爱咋咋地。

  在《归来》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张艺谋往昔艺术片的回归,因为此片有别于他过去的所有影片风格,准确说是张艺谋的重新上路。影片风格变化的深层原因是张艺谋创作心态的改变,从过去有意无意地讨好观众,在视觉上炫给你看,到现在的深沉内敛,棉里藏针。过去他由衷地希望观众赞叹,现在他深切地期盼观众理解。

  而这种创作心态在中国的导演中已极罕有,先不论电影的好坏和导演水平的高低,张艺谋过去的所有电影都有一种放低身段的讨好之嫌,(个人看法,观者自已体会)或者说他在创作中很在乎观众感受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个艺术家独立创作的自由。这就是一个艺术家作创的自私性。这种创作上的“自私”不求观众的喝彩,只求观众的理解与认同,或者说是一种知己的腥腥相惜。这种创作的态度在国内唯有田壮壮在一以贯之地执行,当然还有陈凯歌的早期影片。

  《活着》是目前张艺谋风格的代表,而《归来》的创作心态却颇有当年陈凯歌《孩子王》的意思。在一个简单的故事背后,是一个巨大深沉得无法言说的背景,既然不可说便当保持沉默,历史背景无需赘述,苦难欲说还休,这是一个关于家和爱的故事。而在心态上,不再揭露和批叛,而是理解与愈合。

  说到理解与愈合,这当然不是一部外国人能够深入理解的影片,张艺谋这回终于放下了揣摩观众(包括外国观众)心理的小聪明,沉下心来讲一个过去的故事。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也必须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才能看懂。你会理解:关于划清界线,关于大义灭亲,对领袖的忠诚、对亲人的背叛……但是我还要说,仅仅知道这些仍然不足以真正看懂这部电影,知道那段历史并不难,必竟你身在中国,或者仍深陷于这段历史的延续之中。

  影片真正想表达的,也是张艺谋亟待观者所理解的,不是一个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多舛命运(这在《活着》中早有体现),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纠结与苦难。真正了解这一代知识分子群体在新社会的思想改造及心灵重塑,才能真正同情他们的妥协与背叛,亦能怜惜他们的坚守与绝望。

  我没看过《陆犯焉识》,陆焉识实际经历过什么对于电影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张艺谋故意隐去原着中陆焉识的背景故事,甚至将人物简化处理,是想用这个模糊的背影映射出整代知识分子的群体命运。对于虚构人物陆焉识,他的命运不值得关注,而影片中所透露的点滴信息,会让你想起无数个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所遭遇的一切苦难。隐去背景不是为了遮掩伤疤,而是为了伤口愈合。我绝不认为影片是当年伤痕艺术的延续,因为《归来》已不再有《天云山传奇》中知识分子的自伤自怜。《归来》让你与历史言和,让你看清来路,让你知道何去何从。它的故事温情大于悲惨,和解大于抗争。

  陆焉识二十年未与家人相见,也就是说,他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1976年文革结束一直是个右派。而此间他所经历的不用影片讲述,因为那一代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遭遇大同小异,在现在汗牛充栋的回忆录及历史着作中,他们共同的回忆有着相似的情节,因为历史的车轮将他们每一个人牢牢地捆绑住,向着同一个方向拼命向前。

  虽说每一个人的微观口述史才能建构出了一个鲜活的大历史,但相同的命运表述看多了仍然让你感到疲倦。在影片中,我们无法察觉陆焉识这个知识分子的改造结果,他因何被打成右派,他与冯婉瑜有着怎样的爱情经历,他的法语还那样流利,他对自己的所学所想真的感到怀疑吗,对于思想改造,他是妥协还是坚守……这一切的一切问题我们无从得知,这些问题对于这个人物的理解是那么的重要,但对于如此沉重的历史又是那么的无足轻重。

  张艺谋隐去这段历史,也避免了自己电影多次遭遇的意识形态争论。那就干脆隐去所有的历史,不知道也罢,我们只当这个陆焉识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只是他不想说,或者没必要说,或者苦难和委屈太多,一切都无所谓了。影片中当女儿向陆焉识承认是她揭发了自己时,陆焉识只是一句“我知道”,犹如高坐云端,看透世相。

  陆焉识早已原谅女儿,甚至他根本就没有抱怨过女儿。母亲的永不原谅和父亲的从不抱怨都是那段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常态,张艺谋应当能意识到,陆焉识与冯婉瑜的故事虽然精彩但在那个年代并无特别,而陆的归来有别于众多知识分子的普遍叙事,但又极具代表性。冯婉瑜一直等待着陆焉识的归来,而陆郎归来后却相见不相识,陆焉识陪伴着这个等着自己归来的女人,也是等着这个女人的归来。相互持守,相互等待。

  而关于“归来”,影片和列宾的名画《不期而至》有着异工同曲之妙。《不期而至》是我认为苏联最好的现实主义名作,不直接描写苦难,也不揭露伤疤,你所看到的唯有温情。一个十二月党人受尽苦难,从西伯利亚的流放地一路回到家中,当门推开时,黄昏的光芒射进屋里,佣人在门外张望着,对这个陌生的男人感到惊奇,一家之主的不期而至让家人感到吃惊,母亲从沙发上站起来,女儿侧眼打量,儿子惊喜兴奋。一家之主的意外归来使得所有的苦难暂得慰籍。而陆焉识的一句“我回来了”,平淡的言语下又抚平了多少割裂的家庭。

  满满一箱的家书和孩子的背叛让人想起傅雷,而陆焉识的家书又不同于傅雷的。他的信无法寄出,唯有以此方式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让人感到难得的是在陆焉识的信中,并没有对苦难的描写,对生活的抱怨,他甚至将戈壁上的龙卷风描绘得如此之美。我想起了当年同在干校劳改的漫画家丁午,在他写给八岁女儿的信中,(注:女儿识字不多,信是漫画配简短文字,这些信作为丁午遗着已出版成书《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将干校的苦难生活描绘得如此开心如此美好,这是对亲人的爱,更是对苦难的乐观态度。

  张艺谋已超越了《活着》时对生活的苦难描述,亦没有中国早期如《天云山传奇》般对知识分子的自伤自怜,影片回避历史并不是为了忘记,影片重在治愈,重在和解。放下历史的担子,守住共同的底线,这代知识分子能走得更远。

归来观后感 篇五

  冲着陈道明和巩俐这两位老戏骨,昨天看了《归来》。

  之前看到《南方周末》对张艺谋和陈道明的专访,对于他们所表露出的历史观甚是困惑,因为满篇是“和解”与“

愈合”,似乎立志要在“伤痕”之后,重新打造关于那个年代的叙述模式,主题却是“忘记”和“和解”。在我看来,这只是简单的“活着”——恰如老谋子二十年前拍的那部无法公映的电影所讲述的麻木状态,于是想当然的'对老谋子的“归来”不抱太大希望。然而,看过电影后,我却读出了更多的东西。

  有朋友和我讨论说,相比小说,影片的故事太过简单,失了很多内涵的表达,并且对影片后半部分漫长而又平淡的讲述甚是不满。但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歪打正着地拍出了意外的厚重感和浓重的批判性。是的,《归来》相对于小说《陆犯焉识》的删繁就简,其实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和广度。

  在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说:“一个人对一个人矢志不渝的等待,和矢志不渝的归来,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温情化可以解释的,恰巧是在这个等待、期待和归来当中,暗流涌动一个大时代的痕迹。“暗流涌动”四个字特别好说,特别难做到。我相信它不是简单的庸俗化的温情,它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复杂。 ”

  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离别和归来,是人类共通的母题。这个谜母在《诗经》里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在荷马史诗里是奥德赛;在唐朝是“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宋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美国是《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恋恋笔记本》……越是简单的母题,越具有全球性,也越难拍出新意。应该说,老谋子这一份答卷,在合格线以上。

  当离别充满荒谬和无奈时,归来无疑是对漫长等待的最好回馈。然而,由于冯婉瑜的失忆,陆焉识的归来又漫长到令人绝望,这是两个向度的绝望——月复一月火车站接爱人的婉瑜,和日复一日想尽办法唤醒妻子记忆的焉识。影片最后,他们在雪地中站成大大的惊叹号,一个在等待着永远等不到的他,一个在陪伴着永远唤不醒的她。

  焉识捱过了反右,却失了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精神。他与生活和解,生活却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焉识的眼角抽动中,在他的欲语还休中,在他面对好友自杀消息的木讷中,我们都亲见了一个知识分子灵魂的垮塌,和一个典型中国人的附生——经历了这么多,焉识只想活着,活着就好。他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怨恨,更失了反思的勇气,这些对活着而言,都太过沉重,因此他选择与生活和解。然而,婉瑜的失忆,似乎是对焉识对惨痛记忆所采取的“淡忘”的态度的反讽。电影中一个细节似可佐证我的看法:焉识给婉瑜读自己的信,读着读着,一声长叹。是啊,怎么可能淡忘,又如何能好了伤疤。张艺谋说:“我们不要再忆苦思甜,我们不要再控诉,再苦大仇深,让它用内敛的方式,暗流涌动的方式,甚至内伤的方式,沉淀那个苦难。”是啊,伤害已经造成,无论再怎么愈合,也无法抹留在心中的印记,这个内伤,不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更是国家的。

  这么一个简单的母题,放在了那样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中。暗流涌动,老谋子说的对,确实是暗流涌动。这是关于建国后那段历史的一次元叙事尝试,是在解构的时代一次建构的努力,是在追求多样化和个体叙事的思潮中一次宏大叙述的逆袭,是在后现代的当下一次现代性的回潮。

  评判它的好坏,关键还在于观者自己的阐释。就我来说,我从中看到了太多太多,除了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也看到了老谋子转型的艰难,更看到了电影审查铁屋中透露出的一丝光亮,衷心的赞一个。此外,还因为我一直对元叙事抱持肯定态度,而对后现代的种种主义抱持观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重复一下罗兰巴特语录:作者已死。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归来》,赞弹皆有道理,诸君自行判断。

  相对纯理论性的辨析,其实我更喜欢文本细读。当然,一方面是自己已经离文艺理论太远太远,远的几乎忘掉了理论。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太值得细读了。

  看完影片后,妻抱怨说旁边的几个姑娘一直叽叽喳喳,又想起坐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那个不到5岁的小女孩应该也没消停过——但是,一向对环境挑剔到过分的我竟然都没有发现——电影实在太抓人。

  影片的开端堪称经典。在那个压抑年代里,一个逃跑的右派对于家人来说,是滚烫的火,极度渴望却不敢真正触碰,日思夜想的陆焉识就在门外,可群集环伺的眼睛让冯婉瑜选择了默默地将他拒之门外。因为女儿丹丹的告发,焉识和婉瑜第二天相约见面成为了一场悲剧,这也成为婉瑜记忆中念念不忘的一幕,并因此断绝与女儿的来往,即使失忆了,也无法忘怀女儿对家庭的背叛。

  焉识和婉瑜在天桥见面那一幕的爆发力惊人。两个一直压抑、隐忍的人同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焉识眼看时间流逝,却一直看不到赴约的婉瑜,万般焦急下不顾自己逃亡者的身份,站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喊婉瑜的名字,宛如濒死之人用尽最后的生命呼喊,这种奋不顾身,这种绝望挣扎,令人寒毛直竖。而婉瑜的那一声“焉识,快走!”,也是毅然抛弃了个人得失,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起。在这一幕里,“爱别离”之苦催人泪下。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应能被感染和触动。

  还有一处令我鼻酸的场景在影片后半段。焉识苦心营造出弹钢琴一幕的旧日重现,希望唤醒婉瑜的记忆。婉瑜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迟疑、迟疑、那么迟疑地伸出手,搭在焉识的肩上,两个人都在颤抖,焉识缓缓转过身来,和婉瑜拥抱在一起。这一刻的张力,令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凝神注目,满心是绝望之后的欢喜。然而旧日重现的一幕只维系了几秒,婉瑜缓慢而坚定地推开焉识,一下打开他的手。陈道明那一刻的神情,落寞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痛楚,锥心刺骨却又平静如水。这一代人的伤痕,这一代知识分子“洗澡”后的精神状态,都被他演出来了。

  影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还有许多,陈道明和巩俐的演技无与伦比,对情感戏的调度拿捏得恰到好处,通篇在克制和压抑中完成叙述,却因为这克制和压抑而更突显出叙事的力量。对张艺谋的这次转型,我要点个赞。

归来观后感 篇六

  《归来》公映之前,有声音对其进行了激烈批评,认为张艺谋避重就轻、躲避历史、缺乏批判锋芒,《归来》就是一部老年版的《山楂树之恋》,这是基于对原着《陆犯焉识》的了解而给出的结论。

  同原着相比,《归来》要平和甚至平淡许多。原着中,陆焉识在大雪夜逃离农场打算看一眼女儿演的电影,逃跑过程被描述的悲伤壮烈,农场的残酷生活以及陆焉识与管教干部之间的故事,也尽显特殊时期人性的扭曲,这些,无论对于场面刻画、历史感营造还是凸现批判立场,都完全能够手到擒来、为我所用,但张艺谋放下了遵循原着。

  影片撷取了陆焉识平反回家作为故事切入点。原着里陆焉识归来经过短期的激动后,很快陷进凡俗的生活漩涡,最终与老妻相见的他,却在世俗的阻挠下无法亲近和相爱,子女对他的冷漠,在继续伤害着这个老右派的心。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陆焉识一辈子陪着心因性失忆的妻子去火车站迎接“陆焉识”,让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知音体的煽情故事。

  心因性失忆成为承担《归来》故事核心的一根薄弱大梁,一旦抽调这根大梁,故事连能否成立都很难说,不让陆焉识像原着那样继续过着他仓皇不安的生活,是张艺谋最大的改变之处,他既不敢透过陆焉识来直面生活的残忍,也不敢给陆焉识一个《活着》中福贵的悲痛结局,“一辈子的爱”成为《归来》唯一的、圆满的句号。

  《归来》的苍白无力和它有没有批判文革关系不大,原着《陆犯焉识》的第一主题也不是批判文革,而是写人的一种生存态度,写浪漫与残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顺带用戏谑的笔触调侃一下人性。原着的可贵之处在于塑造的人物真实可信,而电影的二度创作把主角架在一个即上不去又下不来的故事壳里。站在原着的肩膀能够创作出更好的电影作品,明明能够为之却不这么做,只能这么解释:张艺谋不是觉得自己的故事更高明,而是他认为只有这样,电影才能够安全地拍出来并且上映。

  《归来》是一部总体平淡的电影,但它有几个镜头会瞬间击中观众泪腺,催人落泪,包括:冯婉喻在天桥上高呼陆焉识的名字让他快跑别被抓到,生别死离的凄惶感莫过于此。陆焉识弹奏的钢琴,勾起了冯婉喻的回忆,在刺眼温暖的阳光中,两张满是泪痕的脸温情相对,那一瞬让人感怀万千。许多年后,老迈的陆焉识打扫三轮车上的雪花,如期带冯婉喻去火车站迎接“陆焉识”,苍茫的雪地背景下两个人的身影被定格,也颇有些震撼。

  但除此之外,影片情节陷入琐碎的、电视剧化的铺述中,这还和含蓄、克制、留白无关,而是影片缺乏情感张力,只是有着外在的、形式化的煽情,而缺乏内在的、澎湃的情感演进过程,观众会记住那几个令人落泪的片段,但却会对细节转瞬即忘,这和影片主题分量不足、格局规划不够开阔、故事内核禁不起推敲有关。

  《归来》也是一部没有鲜明观点和立场的电影,或者说,它的观点和立场停留在了只可意会的地步。影片唯一堪称有点场面的画面,出现于陆焉识被抓的火车站,倾轧着铁轨的火车,来来去去交织在一齐,沉闷而压抑,火车的轰鸣声伴随着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各种声音,让个体命运显得如此无足轻重,人的渺小与无助,令观者黯然。

  《归来》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态度是,冯婉喻对女儿丹丹告发父亲的评价,“我不原谅你,不原谅”,冯婉喻说这句话时眼神的凄厉和声音的决绝,已经超过了对女儿的恨,更像是拒绝与过去一段历史以及历史上的一些人和解。原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拒绝原谅是冯婉喻在片中说出的少数几句不属于心因性失忆患者所能说出的话。

  在最初十几分钟具有电影节奏的戏份过后,《归来》的主角只剩下了陆焉识和冯婉喻两个,直到快结束时,陆焉识拿着饭勺要去找方师傅报仇,报方师傅曾用饭勺打冯婉喻的仇,在找到方师傅的家后才明白,方师傅的命运更悲惨,陆焉识起码回家了,而方师傅能不能回家还未知,影片至此一向收拢着的格局才稍微打开一点,时代杯具影响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的命运,而是所有人的命运都无从摆脱。

  故事与意味在《归来》中时而聚合,时而分散,平淡的故事如果有浓烈的意味缠绕,影片的艺术性或会更强一些,幸亏这些意味的存在,让《归来》拥有了一些解读空间,否则,它就真的成为一个黄昏恋故事了。

  对于文革,《归来》的批评与反思态度是有的,只但是止于蜻蜓点水,在现有环境下,张艺谋能够把《归来》拍成这样,能够说是尽力了,对他与这部作品的不满意,多来自于对张艺谋品牌的高要求和对以文革为背景的电影的高期盼,这种要求和期盼肯定是要落空的。

  《归来》的看点在于演员的表演,巩俐、陈道明的优秀表现,遮掩了剧情的平淡。也正是有了文革的背景,这部电影才拥有了解读空间,于是,它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归来》是在批判和反思文革,还是在消费文革?因为,抽掉这个故事的文革背景板,把它放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两位演员都能让观众留下眼泪。

  《归来》是文艺片,但不是文艺大片,在商业宣传方面由于受客观原因限制,也无法展开张扬一些的宣传,当4K高清也成为影片主打的一个宣传点的时候,就明白想要让这部电影的看点全部展示于大众面前,该是有多么艰难。

  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归来》肯定不是一流作品,但要比《金陵十三衩》《三枪拍案惊奇》好不少,《归来》起码彰显了张艺谋要回归文艺、注重质量的一种姿态,在商业电影的烂摊子里,张艺谋盘亘太久,在意识上,他仍然对知识分子耿耿于怀,他说要讨得知识分子的欢心很难,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可能忘了,《归来》就是一部讲述知识分子命运的电影,如果它连知识分子都打动不了,何以让大众对它产生共鸣?

  就算解掉所有捆绑张艺谋的绳索,随便他怎样去拍《陆犯焉识》,那么一个尽情尽兴版的《归来》就必须会在20xx年让观众满意吗,未必见得。第五代的辉煌早已过去,《归来》能够视为张艺谋的奋力一搏,他还有想法,对电影还有激情,这就值得欣慰,请多给他一些时间,“归来”之后,相信他的下一部作品会拍得更好。

相关文章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通用6篇】

春季档唯一一部萌宠治愈系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即将于3月3日登陆内地大银幕。电影由两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的拉斯霍尔斯道姆执导,讲述了狗狗贝利经历多次重生,最终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身边的故事。下面是C...
观后感2015-01-05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通用6篇】

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优秀6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纪录片观后感600字 篇1  近...
观后感2012-01-06
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优秀6篇)

观《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推荐6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观《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
观后感2019-01-09
观《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推荐6篇)

《天堂的张望》电影观后感(实用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堂的张望》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天堂的张望》电影观后感 篇1...
观后感2016-04-08
《天堂的张望》电影观后感(实用6篇)

电影观后感(经典6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观后感 篇1...
观后感2013-09-02
电影观后感(经典6篇)

电影《妈妈去哪儿》观后感【优选3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妈妈去哪儿》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电影《妈妈去哪儿》名字...
观后感2014-03-02
电影《妈妈去哪儿》观后感【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