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翻译及诗意(优秀3篇)

《观书有感》翻译及诗意 篇一

观书有感

我常常觉得,在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就像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每一页的文字仿佛是作者亲自为我述说的故事,每一句话都带有深深的诗意。一本好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扇窗户,让我们窥探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读书,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放松。当我翻开一页又一页的文字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美丽的风景,有深邃的思想,有悲欢离合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了他们的思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满足。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将自己融入到书中的角色中去。我和主人公一同经历了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我和他们一同战胜了困难和挑战。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书中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共鸣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

每一本好书都有它独特的诗意。有的书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奇迹,有的书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的书让我感受到了爱和友情的力量。这些书籍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作者用心灵和情感铸造出来的艺术品。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感受生命的美好。每一本好书都像是一座宝库,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当我读完一本好书时,我仿佛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晰。读书让我变得更加开放和宽容,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理解的道理。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的修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可以与作者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与他们分享彼此的心灵。读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意义,让我拥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愿意将这份快乐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魅力。

《观书有感》翻译及诗意 篇二

书籍的诗意

每当我打开一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书籍是一座桥梁,将我带入了作者的思维和情感的海洋。每一个字眼都是作者用心灵绘制的画笔,每一句话都是一首诗的节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书籍的诗意。一本好书,不仅仅是故事的串联,更是思想的碰撞。它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不易。这种诗意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美丽和流畅上,更体现在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描绘上。

书籍的诗意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每一本好书都是一本宝藏,它蕴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我细细品味每一个字眼时,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的心灵。这种共鸣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理解的道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陶醉于书籍的诗意。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每一个人物都有它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这些故事和人物,仿佛在我心中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书籍的诗意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层面上,更深入到我的生活中。它让我变得更加敏感和细腻,让我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种敏感让我拥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和珍惜每一天。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快乐。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晰。读书让我拥有了更多的智慧和见识,让我变得更加开放和宽容。我愿意将这份快乐和智慧分享给他人,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书籍的诗意和魅力。

无论是翻译《观书有感》还是谈论书籍的诗意,我都深深感受到了阅读的美好和意义。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和成长。我愿意将读书的快乐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够品味到阅读的诗意和魅力。

《观书有感》翻译及诗意 篇三

《观书有感二首》翻译及诗意

  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书有感二首》翻译及诗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书有感二首》翻译及诗意

  原文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诗意: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拓展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作品原文

  观书有感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品注释

  其一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2、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徘徊:来回移动。

  5、为:因为。

  6、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7、那得:怎么会。

  8、那:怎么的意思。

  9、清如许:这样清澈。

  10、如:如此,这样。

  11、清:清澈。

  12、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其二

  1、“艨艟”: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2、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3、中流:河流的中心。

  作品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作品鉴赏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

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后世影响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作者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相关文章

云南鲜花饼作文(经典5篇)

导语:鲜花饼是一款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云南经典点心的代表,在食用的鲜花饼的时候,会想到美丽的云南,阳光、鲜花、还有那里漂亮的人儿,现在就来领略下鲜花饼带来的独特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
读后感2017-02-08
云南鲜花饼作文(经典5篇)

湘行散记读后感600字【精简6篇】

湘行散记是一本很好的书,下面unjs小编正路了湘行散记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湘行散记读后感600字一读《湘行散记》你会发现,她名虽似游行志记,却并不是一般的出行心情记事,湘行散记读...
读后感2015-01-04
湘行散记读后感600字【精简6篇】

童年读后感500字(优质3篇)

锻辍肥歉叨源迦壳骸锻辍贰ⅰ对谌思洹贰ⅰ段业拇笱А分械牡谝徊俊K蛭颐且帐醯卣故玖税⒘紊吃诤诎瞪缁嶙非蠊饷鞯姆芏防獭=酉吕次颐抢纯纯赐甓梁蟾...
读后感2016-06-04
童年读后感500字(优质3篇)

你为谁工作读后感(优秀6篇)

赌阍谖ぷ鳌氛獗臼樘岢隽巳巳硕夹枰晕曳此嫉娜松侍猓⒍哉飧鑫侍饨辛松羁滔钢碌慕獯稹O旅媸切”嗾淼哪阄ぷ鞫梁蟾校ň...
读后感2011-02-08
你为谁工作读后感(优秀6篇)

《边城》读后感【实用6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边城》读后感800字(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边城》读后感...
读后感2017-03-03
《边城》读后感【实用6篇】

埃及的金字塔读后感【实用4篇】

埃及的金字塔读后感(一)今天,我们学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我觉得金字塔太牛了!埃及的金字塔其中的胡夫金字塔最大! 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
读后感2016-05-08
埃及的金字塔读后感【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