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实用6篇】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读书对于自己的修行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读书不仅可以扩大我的知识面,提升我的教学水平,还能够激发我内心深处的智慧和激情。通过读书,我不仅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
首先,读书能够帮助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教导学生。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趋势。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还能够让我在教学中更加自信和有底气。
其次,读书可以提升我的教学水平。教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通过读书,我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样,我就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读书可以激发我的智慧和激情。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过程。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我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样,我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更多的智慧和激情。
总之,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通过读书,我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自己的智慧和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坚持读书,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相信,通过不断地读书修行,我将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教师。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二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是我在读完一本名为《教师的修养》的书后的深刻感触。这本书以教师的修养为核心,从教师的品德、学识、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行和提升自己,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和引领学生。
首先,教师的修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品德基础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修养。只有以身作则,做一个道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榜样,才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读书,我不仅能够学习到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还能够通过他们的事例来反思和检视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教育情操。
其次,教师的修养需要建立在广博的学识基础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领者,只有拥有丰富的学识,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趋势。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还能够让我在教学中更加自信和有底气。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修养需要建立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上。教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通过读书,我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样,我就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通过读书,我能够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学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教师。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学习,我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和引领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将继续坚持读书,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三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书阅读后阐发的感受。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年如一日。本书是在500多本书500多篇读后感中挑选出来的。很多文章当初在作者的博客里曾经阅读过,但打开浸着墨香的新书,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书中作者列举的书,也跟着买了不少,但认真阅读引发自己新的思考,不多。近日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偶尔还会翻出对应的书籍,愈发感受到常局阅读的思考之深及论述之广。
作为教师,按理说应该是读书人。但是,倘若没有培养读书习惯,根本就不算是读书人。最近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些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读到,但仍旧有很多共鸣。正如本书里所说的,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看完本书后,更是同样的感受。现摘录几点感受与心得:
一、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成人只有放下架子,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二、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的,就是信任!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尚未培养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克服苦难的精神。我们常常将学生成绩的不尽人意归结于学生的无能,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急功急利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只有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无论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还是每节课的学习,在开始之前老师都要给学生一张清晰的“地图”,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起始位置在哪里,要达到的位置在那里。学科教学应该有宏观目标与规划,中观计划与策略和微观的课堂设计与活动。每学年、每学期、每节课,学生都应该明确知道本学科对自己的预期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习为中心的。导入部分,不仅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应该激发对新知的学习欲望,明确自己要去什么地方。
四、别让童年在信息时代消逝。
身在教育前线的教师会发现,儿童正逐渐丢失羞耻心,变得无所畏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铺天盖地、泛滥成灾的信息资源占据了儿童的时间,良莠不齐的知识进入他们的大脑,儿童成人化日趋严重。没有羞耻心和敬畏感、没有思考力,儿童犯罪屡见不鲜。若干年后,今日的儿童将会成为世界的公民,可想而知那时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在物欲膨胀、信仰缺失的时代,社会呼吁道德重建、教育转型、尊重个性。让孩子远离轻浮喧嚣的环境,家庭和学校应该有所作为。
五、让孩子爱上学习。
老师们常常奇怪为什么自己反复讲的东西学生总是记不住,原来是这大脑的自我系统在作怪。得不到学生自我系统的关注,无论老师讲得怎么卖力,知识如何重要,老师所讲的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认知系统。由此可见,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是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充满情趣的授课方式比学科和教材内容重要。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其实,阅读应该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一个好读书的民族,幸福指数高,社会问题少。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书籍确实能给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内在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阅读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事实还证明了阅读是一剂医治心灵的灵丹妙药。除此之外,独立思考的能力离不开批判性阅读。阅读是最重要的课程,阅读不是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只读教科书上的东西,未来的人生只能走进死胡同。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政府、社会、学校应该联合大力鼓励、倡导读书运动,形成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全民阅读的环境。相信那时很多青少年和成年所出现的问题都会大大减少。
想起了那句“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们要给自己阅读的时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个阅读是深度的,而非微信、网络、报纸的阅读,那些阅读是浅层的信息的浏览,充其量增加了许多莫名的烦恼。只有深层的阅读,让灵魂完全与哲人对话,精神交融,而非功利性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是精神的滋养与洗礼,让自己不断的获得丢弃再获得再丢弃的过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四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自知读书甚少,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更是很少涉猎。今年暑假,在学校要求下,耐下性子开始阅读常生龙先生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不想无心之举却收获颇丰。下面仅就我感触最深的两点谈一谈。
一、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倡了多年,但是考试制度仍让我对分数看得很重,对于考试经常出现的题目我会反复讲,多次练,即便这样仍然有不少学生记不住,考试丢分,我也因此常常责怪学生不认真,不用心。读了《怎样让学生爱上学习》一篇,我才明白原来是大脑的自我系统在作怪。得不到学生自我系统的关注,无论老师讲的怎么卖力,知识如何重要,老师的讲解却根本无法进入他的认知系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充满情趣的讲课方式比教材内容更重要。
二、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习惯于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我,很想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也多方尝试,但效果一直不理想。阅读了常先生《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一文后,我有所顿悟。首先要让学生对每节课充满期待;其次将课堂上的话语权让位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再者让坐在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充分的互动交流,而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参与的氛围和课堂文化上来,让学生与手头的学习内容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常生龙先生的这本书将精髓提炼、升华,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让阅读与工作的有机结合。我会继续认真研读,用其中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五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早在去年学校就给我们发下了。拿到书的那一刻,心情很是雀跃,学校如此重视教师们的读书生活,而且还人手一本,真是让我由衷的为能在这样一个集体内工作而感到幸福。
当捧起书一读题目就会感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修行”二字把读书的境界提高了,把读书的目标确定了。读书是必要的,是长期的,是让人思考的。本书的作者常生龙先生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多读书的人,为此作者根据多年的阅读经验,精选了50余部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这本书带领读者领略阅读之美,汲取教育智慧。
当我读到那些名师为教育事业以身作则,不断创新的时候,便会浮想联翩。例如:我很赞同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他告诉我们,要想学生喜欢我们诀窍一:自己先变成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像老师。如果太像老师,师生间必有距离。我也是这样做的,但太不像老师,有时又不能确立老师的威严,为此我在想,我应该是哪方面还没做到位吧!诀窍二:遵循教育的规律。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字认好,写好,把词语掌握好,把课文读好。是啊!遵循教育的规律,学生学得容易,自然会学得更有信心。诀窍三:要时刻以身示范。于永正老师爱好广泛,并能将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敬佩和爱戴。这一点,又是多少老师能做到,并运用好呢?所有,我们要多读书,多学艺,让自己更充实,更能干才行。
翻动着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荟萃,喜欢的内容真的很多很多,但我最想的说的是《第56号教室的文化场》,56号教室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就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教师。他让每个走进这间教室的学生都能找到这间教室的“魂儿”,即“信任”。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并能坚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的学生不多。但56号教室里的学生们做到了。是的,因为雷夫·艾斯奎斯是个言行一致、善良、仁慈的老师。他创造了适合的班级管理文化。让每个学生都懂得了礼仪和尊重,利用“虚拟”的经济制度,让孩子们懂得了“奖惩规则”和“成功无捷径”的道理。在雷夫·艾斯奎斯的教学活动中,有两项活动特别值得推介。一是阅读,二是远足。阅读,我们能效仿和学习。但远足,对于国内的老师来说,这是一种冒险,并不能如愿以偿。
但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能走向大自然,走向我们向往的地方去看看这个世界。
阅读这本书,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厚重,更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常生龙先生将一本本书中的精髓提炼、升华,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让阅读与工作、与梦想有机结合。他擦亮书中的珍宝,告诉我们读书是就是最好的修行——拥有阅读的能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工作很忙,但若能像挤海绵那样挤一挤,看书的时间还是会有了。不要忘了,多读书带给我们的诸多感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是一代宗师苦读诗书至登峰造极时的感悟,让天下读书人感慨良多。为此,我们还是相信龙常生先生说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让我们多多读书吧!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六
作者吴淑英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经典书籍阅读后阐发的感受。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十年如一日。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育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朴实中显功夫,他的课堂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干巴巴的说教,但道理却深入人心。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但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师是改变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室的阵地是课堂,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让课堂确确实实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场,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做我们的观众;我们要把回答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我们要欢迎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而不是自顾自讲自己的课;我们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回答学员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举手的少数学生。
二、设定高的学习期望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愿作答的学生,“我不知道”是这些学生的口头禅,一些教师由于赶进度等原因,往往不再继续追问,而是选择另一个愿意配合自己的学生来回答。当一个学生发现他在课堂上回答“我不知道”比回答具体问题来得方便,更好应付老师的话,他就会选择不回答;当一个学生发现自己趴在桌上睡觉,而老师不管的话,他就会经常趴着,学生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很多时候是为了逃避责任。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种倾向,让其在课堂上一次次“得逞”,最终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
该怎样处理这种问题,文中提出“杜绝退出”的技巧,即从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开始,直到他能给出正确答案,或能重复正确答案为止。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时时处在课堂文化场中,无从躲避,无法偷懒。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课堂上偶尔的疏忽和懈怠,都会让学生有机可乘,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制定高远的目标,严格要求学生,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就是让学生养成习惯
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不教不是因为知识学完了,而是因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学一辈子。
如何做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当然先要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一个人培养的好习惯越多,这个人的能力就越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最细微最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我们还要清醒地明白,教师并不能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只有自己去求,别人的知识只能由别人去应用。读到这里,我心里不停的犯嘀咕:这么多年,是不是自己一直教的都是假语文?文中还这样写道,知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教给别人的,生活经验不是随便谈谈随便听听就可以取得的。只有将外界一切融入我们的生命,将教材内容与孩子们的实际相整合,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感悟、体验的时空,才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实现不需要教。
原来,教育教学这条路,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那样平坦,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工作吧。
四、活在当下
当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忙碌和劳累的时候,最容易堆积负能量,负面情绪一旦引爆,对人对己都有害处。活在当下是给予自己正能量的最好方法。
曾经在樊登老师的读书会听到一本书《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作者一行禅师的悟性非一般人能比,樊登老师的讲解更是明白有趣,我喜欢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怎么样才能活在当下?首先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有觉察力的安于当下。并时时用正念提醒自己,以全部身心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比如吃饭、穿衣,比如工作、休息……其次,要完全接纳自我,对工作中的不良情绪,用慈悲之心对待她,照顾她,温暖她,做自我情绪的主人公。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走好脚下的路,那么每一步都是通向成功的路,即使路途再遥远,我们也终能抵达。
五、教师要挺直腰板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就像一把梯子,引领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我们要担负起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就要做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就要做一个情感健全的人,而不是仅仅把学生当作分数的机器,让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就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如果没有分数,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无法面对今天;如果只有分数,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教育何去何从,迷雾重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你的第一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一个使自己幸福的人,也就能使别人幸福。”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积累;阅读之美,美在常读常新。阅读能够促使教师的自身成长,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享受教育成功带来的幸福。
掩卷沉思,再次感谢作者,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让我们看到教育天地的无限风光和万千风景。衷心希望能够每一位教师都能热爱读书,让我们一路修行读起来,一路修行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