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优秀6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篇一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晋末年至南朝梁代的历史书籍,由刘义庆编纂而成。这部书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政治斗争、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之一。
在阅读《世说新语》时,我深受其中的一则故事所感动。这个故事是关于刘义庆的父亲刘勰和他的弟弟刘兴的,名为《刘勰刘兴传》。
故事中,刘勰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对文学艺术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而刘兴则是个平凡无奇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和成就。然而,刘兴却非常尊重和敬佩他的哥哥,对他的学问和才华充满了敬意。
一天,刘勰在家中为一些朋友讲学,刘兴也在场。刘勰讲得非常投入,他的朋友们也对他的见解赞叹不已。而刘兴却突然起身,离开了房间。刘勰的朋友们都感到奇怪,纷纷询问他为什么要离开。刘兴回答道:“我离开是因为我觉得我不配听我哥哥的讲座。他的才华和学问远远超过了我,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资格聆听他的教诲。”
这个故事让我深思。刘兴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和成就,但他却有着一颗谦逊的心。他不仅尊重和敬佩他的哥哥,还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妒忌或自卑,而是选择了虚心学习和欣赏他人的才华。
这个故事给我启示,即使我们自己没有特别的才能和成就,也不应该妒忌或自卑。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才华,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人。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篇二
在阅读《世说新语》的过程中,我被其中的一则故事所深深打动。这个故事是关于曹操的,名为《曹操与赵云传》。
故事中,赵云是刘备的武将,他勇猛无比,战斗力极强。而曹操则是当时的一位权臣,他统领大军,野心勃勃。有一天,曹操派遣使者去招降赵云,表示愿意给予他高官厚禄,并承诺不会对他的家人进行迫害。
然而,赵云却毅然拒绝了曹操的招降,他说:“我效忠的是刘备,而非曹操。我宁愿臣服于一个有道德和信义的君主,也不愿效力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权臣。”
这个故事让我深思。赵云的拒绝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正直,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势和利益所动摇。与此同时,曹操的行为也暴露了他的贪婪和不诚实,他试图通过诱惑和威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故事给我启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面对权势和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背离自己的初衷,应该保持忠诚和正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也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我不仅了解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政治斗争、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还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和启示。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书籍,更是一部人生指南,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处世,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如何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才华。我相信,这些智慧将会伴随我一生,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篇三
初中时听说刘庆义的《世说新语》,直到大学才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此刻又重新从市图书馆借了本来看,如同老友相见,分外亲切。孔子说:述而不作,这述又何尝不是作?王夫之主张“六经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话语体系去阐释六经,旧瓶装新酒,经典著作就是一张皮,每个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许多毛毛来,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读书上我向来主张“误读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并非此意,你或颠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却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取的。《韩非子》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因为是晚上写,光线不好,楚国人就吩咐手下:“举烛”,边说边写顺手就在信上写了“举烛”。燕国的相国收到信了,打开一看有“举烛”二字,不禁感叹:“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这是让我们选拔任用贤能的人。”相国把他的“误读”给王说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国变得国富民强了。像一本《红楼梦》让多少误读红楼又自称研究红学的人吃上饭,这“误读”多好啊。
所以我看《世说新语》的读书心得将不拘于字句的解释、不拘于时代的考量、不拘于玄理的考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记录脑海火光一闪,这也是我把这篇文字分类到随笔的地方。这样做可能会对《世说新语》的理解多有谬误,再加上本人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可能会有不马克思的地方,科学学得不好,可能会有不科学的地方,难免贻笑方家,欢迎批驳、指正、赐教。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篇四
读了《世说新语》,让我更加懂得孝之道,懂得那份亲情。
今天我读的是“德行第一”中的第9章,故事讲的是这样的一件事:王祥对后母也非常恭敬。后母让王祥去守护李树,有时忽然刮风,王祥就抱着李树哭泣。王祥一次在别的床睡觉,后母走去用刀砍他,恰好王祥去小便,后母只砍到被子,王祥回来后,求后母把他砍死,后母被感动了,于是像对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读完这个故事,我同样被王祥感动,当王祥做出去求后母把自己砍死的决定时,是冒着多大风险去做的啊,如果后母没有被王祥感动,那么一位孝子,一位让人尊敬的孝子,就会死在后母的砍刀下,我想:如果我是王祥,遇到这样一条冷血的毒蛇,要么逃得远远地,要么自己好好侍奉她。
百事孝为先,王祥能对一个想杀死自己的后母那么孝顺,我们为什么不能对爱护自己的长辈更加尊敬,更加孝顺呢?我们在长辈们给予的优良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怎能不感激,不回报呢?孝,是我们最好的回报方式。
孝,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世说新语》这本小说集,对孝之道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解释。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篇五
这几天,我看了《世说新语》,这本书里的一篇篇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其中,两篇讲孝的文章尤其令我映象深刻。
第一篇讲的是王祥的故事。王祥对待后母朱夫人十分恭敬。有一回他后母半夜暗杀他,刚好赶上王祥起夜,只空砍着被子。王祥回来后,知道后母一定为没砍着人而遗憾不止,便去后母那请求处死自己。后母终于醒悟过来。
王祥对后母多么孝顺那!虽然知道后母要杀他,却也毫无怨言,还特地请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篇是陈遗的故事。他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母亲爱吃锅巴,陈遗便准备了一个小口袋,每逢煮食,便把锅巴存起来,回家时送给母亲。一次,孙恩反贼入侵吴郡,袁山松出兵讨伐,陈遗积攒了积攒了几斗锅巴,没来得及送回家,便带着它出征。袁山松军队被打败,军队溃散,都逃入了山林沼泽地带,大多数人因饥饿而死,只有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陈遗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母亲只要煮食,都将锅巴带给母亲,让自己因此活了下来。
孝的力量多么强大啊!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篇六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典名著不计其数,但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世说新语》。
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把《世说新语》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主持编写的是一部纪录魏国风流的故事集,其内容主要涉及汉末至东晋时期士族阶级的逸闻趣事。《世说新语》所记载的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却异常丰富,对后世的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书中不少的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成为后世诗文所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意思是:庾亮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劝他卖掉。庾公说:"卖它就必定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这位庾公(庾亮)骑乘的买主,难道因为它对自己不安全,就可以嫁祸他人吗?从前孙叔敖为了后人而杀了两头蛇,被古人传为美谈,我效仿他的做法,不也算是通达事理吗?"这是选自《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庚亮不卖的卢,这其中反映了庚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品行。当我们做一件事时,我们应当为他人考虑,不要只因为个人的一己私利,而祸害到了他人。这样即对自己不利,也对他人不利。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时,我们要顾及他人感受。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意思是:王子敬从会稽郡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原先并不认识这个名园的主人,还是径直到人家府上去。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顾辟疆气得脸色都变了,忍受不住,说道:“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而对人骄横,这是无理。失去了这两方面,只是不值得一提的粗俗人罢了!”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王子敬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随从的人很久也不来。然后顾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门外,对他但然自若,置之不理。从这则故事中使我明白了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成败。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日常的礼仪文明,做到与别人交往有尺度,说话要有分寸,行为要有节制,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阿谀奉承,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泉水所润。
认真品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未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需要我们去传承;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这条历史长河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