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精彩6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篇一

《爱心与教育》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它讲述了教育中的爱心与关怀的重要性。这本书引起了我对教育的思考,让我明白到爱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教育的力量。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许多真实的故事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爱心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爱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爱心的引导下,孩子们会更加自信、积极,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像书中提到的那个故事,一位教师通过给学生们每人一束鲜花,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与爱,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爱心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在书中,有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个学校开展了一次“爱心行动”,教育孩子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分享和帮助的重要性。这种关怀和爱心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只有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作为学生,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回报。在父母和老师的爱心教育下,我们要更加珍惜他们的付出,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爱心。

总之,教育中的爱心是无比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将会更加注重爱心的培养与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怀和爱。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篇二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这个物质社会,人们往往更注重金钱和权力,而忽略了爱心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到,爱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爱心可以温暖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书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到爱心的重要性。在听完这个故事后,学生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泪水。从那以后,学生们对学习更加认真了,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表现出了很大的进步。

爱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在书中,有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位教师通过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位教师从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家庭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通过这种关爱和教育,学生们学会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他们的品德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情感需求。只有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作为学生,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回报。在父母和老师的爱心教育下,我们要更加珍惜他们的付出,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爱心。

总之,爱心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温暖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将会更加注重爱心的培养与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怀和爱。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篇三

  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带多个班,周课时也多,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他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哥儿们"!学生曾有肺腑之言:"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可见师生间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赢得了学生的心,也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实实在在地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实在可喜可贺!记得我在学生时代,非常讨厌老师偏心,不能一视同仁。我在平时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对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爱这一点却没做到。学生时代哪一位老师谈吐幽默,学识渊博,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对他产生好感,进而喜爱其所教的学科,自然学习上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很好。这在我们当今,教育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

  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镇西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阅读或许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对大写的人的张扬,应该成为我们从事教育的这个群体的出发点。

  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篇四

  近些年,由于工作的繁琐忙碌,已经很少读书。但偶偶心血来潮也会去书店坐坐,和一些小朋友大朋友一起看看书,前次看到《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看了几个章节,也许是自己搞教育工作的原因吧,不知不觉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吸引,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于是,便买了下来回家细看。看后感触颇深。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爱。

  书中这样写道:成为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吗?那么如何爱学生呢?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威严,真正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作者对教育的深思,达到了一个高度。他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我的理解是对幸福地度过一生,不是每个人都过上理想中的富贵生活,而是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能力过好一生。每天睁开眼迎接新的一天,为自己和家庭担好责任。学生到学校来上学,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吗?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只有学生学会做人了,他才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这已深深融入到了作者的血液当中,成了作者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在他给高考落榜的学生信中写道: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那么如何去爱呢?

  作者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日常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真心。他说:他对学生的爱,不是只爱优秀生,也爱落后生。尽可能地做到一视同仁。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落后生几十年来都坚持按号轮流家访,对有进步的学生会给他们一张报喜带回家等等。作者这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常工作习惯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落后学生”的教育方式。

  一、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二、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联系我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这也深有感触。我有一个学生,学习不是很好,通过家访我知道喜欢机械,在家经常动手做一些小模型、小玩具什么的。于是我经常让他把自己做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和同学分享,并鼓励他要多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学习机械理论之用。后来这位同学没有考取高中,便去一个职校学习修理摩托车,由于他有专业知识,加上自己的勤劳,很快就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生意很好,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生活的很好。现在他还经常来看我,经常谈起当年在学校的事,我们也成了忘年交了。我认为我们只有与学生平等地对待,以心交心,他们才会信任你,才会听取你的意见和教导。对于落后生,千万不要以分数论英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由衷地赞美他们的长处,用各种方法去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关于转化落后生,作者也提出要注意的几点:第一,注重感情倾斜。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第二,唤起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以后有个念想。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第四,讲究方法。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书里讲述了他与落后生万同的事例,其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从这个事例也可以看到作者对学生们的真切之爱。

  作者的《爱心与教育》,是教育界不可多得的珍宝,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学生难得的范本。作者对学生倾注了毕生的爱心和感情,是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今后,我将以作者为榜样,用自己的诚挚之爱对待学生,用爱心掌舵,扬起育人风帆,让学生们都能在我的引导和教育下,开始幸福快乐的人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篇五

  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立刻被他的深邃和激情所打动。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震撼着我的心灵深处。这不是论文的长篇大论,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充满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

  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思自身,反思自己与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我还进一步感悟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每个孩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一棵棵小树苗,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和扶持,方能茁壮成长。

  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教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心中只有装满爱学生、爱事业的情感,才能闪现智慧的光芒,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早上第一节是五一班的数学课,讲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课堂上,同学们都争先举手上台演板。这时,王斌大声喊到:“老师,叫我。”我说:“你看你不举手就大声说话,而且声音还那么大,你还是在练习本上做吧!”于是我叫了其他同学上台做了。我心想:王斌,刚上课时你还和别的同学偷说话不认真听讲,才点名批评过又大声喊叫,怎么会叫你上台做题。这时,同学们都在练习本上做题,只有王斌在乱动。我便走过去说:“王斌,把本子拿过来让老师检查一下。”他把本子递过来,果真写的字歪歪扭扭,没带单位名称,也没有答。我让他补上,他极不情愿地写上了。我心想:真是没救了。原来王斌是上学期从武术学校转来的,纪律、学习一直都不好,而且还经常欺负班里的同学,老师们一提他直摇头。随着下课的铃响,同学们的课堂作业都差不多写完了,我说:“可以自由下课了。”我刚跨出教室,王斌飞似的跑到我面前说:“老师,这次我的课堂作业如果没错,你给我得个优吧!”我还没来的及考虑回答,他便没了踪影。

  下午我改作业时,打开王斌的本子,做了几次作业,没得过一次优。今天的作业又是拉拉抹抹,歪歪扭扭,怎么会得优呢?以前规定过:作业写的又干净又正确,才能得优。我又细细检查了一遍,真是全对了,虽然看起来很脏,但每个字显然是认真写了,比原来的作业有所进步。给王斌的作业打个什么成绩呢?我想: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今后能好好学习,给他打一个“优”又何妨?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郑重写了一个“优”字。

  第二天,上课我一进教室。一眼看见王斌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笑容。这一节,他纪律很好,发言也很积极。这件事,让我感触很多。我们应该给所谓的后进生创造一次机会,多替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一次演板、作业得一个“优”等等,给他们一次机会,相信他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爱心与教育》让我明白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爱才有教育”。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篇六

  读完李镇西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为什么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写的一本书出版十多年来依然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本书不是纯理论的说教,而是用心所写。

  理论性的书籍要么让人难以理解,要么枯燥乏味,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而这本《爱心与教育》,除了有很少的文字是出于解释说明有点理论的嫌疑之外,其余几乎全是实例的叙述和真情的流露。从本书的副标题《—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内容源于实践,而他的表述和总结又高于实践,感觉是娓娓道来,又让读者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见,这本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从感觉上来说它是与教育教学的零距离的接触。

  内容几乎都是源于第一手的材料,有李老师自己的亲身体会,有学生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所思所想,还有李老师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感动甚至落泪,让读者被那种浓浓的`情包围着。

  第三,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几乎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爱心和童心”是关于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故事;“与顽童打交道”介绍了李老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绩;“锻造卓越人格”是关于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回答心灵的呼唤”是他对青春期教育的尝试;“沉重的思考”介绍了他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生死两地书”,生动地叙述了他和远方一群中学生多年来的通信;“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则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内容全面而详实,让读者通过阅读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从李老师的爱心和真情里学到了教育的智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点了迷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能够读到这样的一本好书确实不容易,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它,那样也不枉李老师的呕心沥血之作了。

  在我看来,每个读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

  第一,要用心读透这本书。

  李老师为什么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为什么会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就是因为它对教育的用心和真情的投入。当然,爱和尊重是教育前提。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他坚持以教育手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加上自己的反思和总结,长期以来,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真经。

  第二,带着思考和感悟见行动。

  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读名人大家的故事,一定要仔细研读

,认真体会,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把其中的一些“真经”采取适当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就可能少走不少弯路,一定会促进和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三,边学习、边反思、边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即使再好的方法,适合这个学生但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勤思考,多总结和反思,才会让自己的所学、所悟恰当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从李老师身上,我读到了大写的爱,他对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有无限的爱心和耐心;对于教育,他投入了无限的深情,只要我们也像他那样,我们周围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困生了,学生们也会因我们而骄傲和幸福的!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高尚的人对话,给读者洗涤一次心灵;也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自己的思想豁然开朗;又像吃过营养品,让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因此,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且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羽翼不断丰满起来,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最新6篇】

逗5桌棠阊Р换帷肥...
读后感2012-07-06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最新6篇】

白杨礼赞原文-读后感【实用3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礼赞原文-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
读后感2015-07-06
白杨礼赞原文-读后感【实用3篇】

海的女儿英文读后感(精选3篇)

海的女儿英文读后感Today, I read the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fairy tale set inside the daughter of the sea has...
读后感2013-09-03
海的女儿英文读后感(精选3篇)

冬日暖阳——读《草房子》有感【优质6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日暖阳——读《草房子》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冬日暖阳...
读后感2012-08-03
冬日暖阳——读《草房子》有感【优质6篇】

听法制报告会有感的【推荐3篇】

篇一:听法制报告会有感 此次法制报告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做优秀学生,做合格公民。 结束之后我回过头来想想朱老师的精彩演讲,感到受益匪浅。不禁感慨:我们青少年正是犯罪的高发季节,如果我们稍...
读后感2012-06-08
听法制报告会有感的【推荐3篇】

读《阅读照亮教育》有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精彩3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 ——读《阅读照亮教育》有感 曾乐婧 从金秋九月到寒冬腊月,我跟随学校读书会老师们的脚步,开始了一场精神之旅——阅读谢云先生的《阅读照亮教育》一书。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我...
读后感2017-06-05
读《阅读照亮教育》有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