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最新6篇)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 篇一

《朗读者》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交流节目,每一期都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和思考。而第二期的《朗读者》更是引人入胜,让我深受启发。

本期节目的主题是“言语的力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文字和声音,但我们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感受和思考这些信息背后所蕴含的力量。而《朗读者》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言语的力量。

节目中的每一位嘉宾都带来了令人难忘的朗读表演。无论是明星嘉宾还是普通观众,他们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让作品更加生动真实。我特别喜欢王珞丹朗读《围城》中的一段经典台词:“他们使你疲惫,更使你颓废。他们既不是家庭,也不是事业,他们是一种无聊。”她用独特的语调和情感诠释了这段文字中的无奈和颓废,让人不禁感叹言语的力量。

除了朗读,节目中还有专家的解读和讨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内涵和意义。他们的分析让我对这些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言语的力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正如李诞在节目中说的那样:“朗读是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而解读是对文字的再思考和再创作。”这让我明白,观看《朗读者》不仅是欣赏朗读表演,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升华。

此外,我还要提到节目中的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微信投票选择自己心仪的朗读者,这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激发了朗读者们的竞争力。每一位朗读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朗读打动观众,赢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这种互动让观众更加投入到节目中,也让节目更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

《朗读者》第二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言语的力量,让我明白了朗读和解读的重要性。通过观看这个节目,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和解读,我们就能把言语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 篇二

《朗读者》第二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档节目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朗读表演,更引发了对言语的思考和反思。

节目中的朗读者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朗读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调诠释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内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我特别喜欢王珞丹朗读《围城》中的一段台词:“他们使你疲惫,更使你颓废。他们既不是家庭,也不是事业,他们是一种无聊。”她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这段文字中的无奈和颓废,让我产生了共鸣。通过朗读,她将文字的力量传递给了观众,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活中的无聊和颓废。

除了朗读,节目中的解读环节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让我对这些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的解读让我明白,文字不仅是表面的意义,更是包含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哲学。正如李诞在节目中所说:“朗读是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而解读是对文字的再思考和再创作。”这句话让我明白,朗读和解读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通过解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字的力量。

此外,节目中的互动环节也非常有趣。观众可以通过微信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者,这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激发了朗读者们的竞争力。每一位朗读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朗读打动观众,赢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这种互动让观众更加投入到节目中,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第二期的《朗读者》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言语的力量,让我明白了朗读和解读的重要性。通过观看这个节目,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和解读,我们就能将言语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 篇三

如果说遇见是生命中最奇妙的缘分,那么陪伴就是生命中最温情的挚爱。

如约而至,我又走进了今晚的《朗读者》,倾听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所拥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读者》的主题是陪伴,看完了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

陪伴,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很多类。今晚的陪伴,丰富、饱满、深情、纯粹、温馨,每一段都闪闪发光打动人心。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求学十六年,蒋雯丽作为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铭五年时间独自陪伴受伤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共抗恶魔。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每一种陪伴,都彰显着人性的光辉,都带给我深深的感动,而我想说的是这位母亲的陪伴。

杨乃斌八个月大的是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母亲陶艳波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绝孩子上聋哑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带着小凳子成为儿子的同桌,陪着儿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练,终于让儿子成为有用人才,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细腻、深沉、无私、坚韧。

这一段陪伴,看得我无法抑制地泪流不止,内心的感动和震撼无以言表。杨乃斌的朗读《不为什么》诠释了母亲十六年陪读的唯一理由,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了,无声的世界里他该是多么的寂寞。可是,这个孩子又是幸运的,他有那么一位伟大坚强智慧的妈妈,作为他的耳朵让他听到了声音,让他学会了正常的表达,过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成长,充满了坎坎坷坷艰辛磨难;成长,又有多少惊喜和欣慰。十六年来的种种滋味,也只有这对母子心里知道。

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是同时拥有了菩萨心肠金刚之身,陶艳波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让多少人肃然起敬惭愧不已呢?

当妈妈的要不断学习,真的要不断地学习、反思,陪着孩子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智慧和修养。我想,今后的我还得提高自身修养,因为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总想当妈不容易,但要努力当好。现在,我认识到了,仅仅是尽我所能还不够,而是要竭尽全力。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绽放了,自己的那一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欲阳光风雨。如果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不要着急,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朗读者》这档节目真的很值得看,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也是《朗读者》最有大的魅力,资料共享平台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 篇四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但愿我们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倾听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成长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让我为女儿写下这段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温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纯粹的关爱。

陪着你,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我的孩子,慢慢长大!妈妈愿意陪着你,陪着你。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 篇五

自从看完《朗读者》第一期,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档节目,并对下一期充满了期待。昨天晚上散步归来,早早坐在电视机,静候央视一套即将播出的《朗读者》第二期。二十点零五分,伴随着青年钢琴家吴牧野的琴声,主持人董卿一袭白裙,款款走来,以顾城的诗句开场:“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引出了昨天《朗读者》的主题“陪伴”,而嘉宾们选择的朗读内容背后都有精彩的人生故事。

1.“我的爸爸虽然是一只羊,但他是一个男子汉,他知道怎么爱我。我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郑渊洁《父与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邀请86岁的父亲郑洪升一同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父与子》。

这是郑渊洁写给儿子郑亚旗的,郑渊洁属羊,郑亚旗属猪: “我是羊,我生了一头小猪,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马只能生马,那该成什么样子了?我爱我的小猪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父与子》一文也同样适用于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郑渊洁回忆,他把老师的作文题目改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因为调皮被学校开除,而郑洪升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在虎妈狼爸的传统中,郑洪升却甘愿当一只羊。也正是父亲的影响,使得郑渊洁热爱读书,成为独树一帜的童话大王。

2.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冰心《不为什么》。

“同桌妈妈”陶艳波用16年的光阴陪伴失去听力的儿子杨乃斌一起上课,陶妈妈记录下每个知识点,回家一遍遍讲解。后来,杨乃斌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他在现场朗读冰心的《不为什么》。

3.艾滋病的孩子更需要人们的关爱与陪伴,著名演员蒋雯丽朗读林清玄的《百合花开》,直抵观众心灵最柔软的那根弦。

4.林兆铭工作在野生动物救护中心,5年的时间只有他一人坚持在这里陪伴这些动物。这些受伤的动物有一些能康复,回归大自然,有一些则因伤势过重很快离世,在陪伴中林兆铭每天都在感受着喜悦与失去的悲伤。他朗读美国作家梭罗的自然主义名著《瓦尔登湖》选段,献给他的动物朋友们。

这段出自《瓦尔登湖》的其中一章《冬天的禽兽》,用的是徐迟翻译的版本。

5.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配音演员乔榛从1985年开始7次面对生死,妻子唐国妹一路陪伴,并给予他康复的力量。乔榛与妻子共同朗读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他们俩声情并茂的朗读,脉脉含情的眼神,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600字 篇六

陪伴,是一种温暖,因为它意味着有人把世界最珍贵的时间给了你;

陪伴,更是一种力量,因为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这是我观看2月25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后,写下的感触良多的一段话。

而这一期的《朗读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要数郑渊洁父子了。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而他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父亲郑洪升是密不可分。

郑渊洁上小学时,有一次因改变了老师出的作文题,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羞辱,他则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从而被学校开除。父亲看了他写的“检查”后,则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则开始了对郑渊洁的“家教”模式。

还有一次,父亲半夜偷偷给儿子钢笔灌完钢笔水,被儿子发现。父子俩聊了许久。最后父亲问,“你一个人能把《童话大王》写多少年?”郑渊洁回答,“只要你和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它写下去。”而父亲则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父亲的陪伴和对儿子的鼓励,由此可见一斑。而父爱之深沉,也令人为之动容。

这不禁让我感同身受。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12月14日的下午5点多,我踏上了去往福建的列车,离开了生活了21年的家乡和父母。殊不知,这一次分别让我整整两年再也没见过我的父母。

因为,这是开往福建的军列。我要去部队服役了。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从小也没出过远门,求学之路: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里,大学在市里,我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我到部队后往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这并不是因为受不了训练的苦与累,而是十分想家、想父母。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2013年11月。当时的我纠结于留队还是退伍。打电话给家里,父亲说,“敏敏,我知道你不是怕苦,如果想家,就回来吧!”

就这样,

2013年12月,我毅然选择退伍,回到了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

现在,我已参加工作6年。我也非常满足于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下班,我都会回家。我知道,不管多晚,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我;我也知道,不管多晚,总有人在等我回家,那就是我至亲的人。

有人说,再多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陪伴。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相关文章

梦想励志电影飞鹰艾迪观后感(推荐3篇)

《飞鹰艾迪》以小人物追求大梦想作为叙事主题,通过讲述英国跳台滑雪名将飞鹰艾迪爱德华兹的生平事迹,向世人传递了极具感染力的拼搏精神,其在创造励志新经典的同时,也收获了英国版《阿甘正传》的美名。以下是小编...
观后感2014-04-05
梦想励志电影飞鹰艾迪观后感(推荐3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质6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感动...
观后感2012-09-08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质6篇)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6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电影《一个都...
观后感2015-02-02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6篇】

功夫熊猫电影观后感手抄报【精选5篇】

本文为功夫熊猫电影观后感手抄报资料,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功夫熊猫电影观后感手抄报资料一看这个影片时,更多的是我们的欢声笑语,当时我们并没有去想它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只当做是一部搞笑的影片为我们的...
观后感2016-06-08
功夫熊猫电影观后感手抄报【精选5篇】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优秀3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电视剧、球赛或者选秀节目等等之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五篇,欢迎阅读。 【篇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最近在课上观看了...
观后感2015-04-01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优秀3篇】

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最新5篇)

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 (一) 我们团队看了《首席执行官》这部影片,没看之前,我认为是纪录片,没想过是电影只知道《首席执行官》是讲述“海尔”的故事,并不知是如此振奋人心。 整个电影没有耀眼的明星、华丽的衣...
观后感2017-01-03
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