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后感【通用3篇】
新教育读后感 篇一
在读完《新教育》这本书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育的目的、方法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者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新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全面发展。
我深深地认同这种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新教育则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作者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示了新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例如,通过项目制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新教育的理念给予了我更多的启示和思考,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新教育的理念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新教育读后感 篇二
《新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这本书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而新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对新教育的实施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通过项目制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新教育的理念给予了我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新教育的理念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反思,新教育提出了一种更加注重学生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新教育的理念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教育读后感 篇三
新教育读后感
关于新教育一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的是经常可以看到听到,陌生的是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它的教育内涵一直在不断演变。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它引领我更好地解读新教育,走进新教育。在书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应该架设“德育合力网络”,筑起学生“人格长城”,让道德教育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听到了他对理想智育的呼唤:“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不需要分数”。在书中我也领略了理想体育的魅力,经历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战栗",在他理想的劳动教育中明白了“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书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堂―理想的学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师,他们自信自强、追求卓越,他们充满爱心,创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长,他们胸情宽广、以人为本;我还看到了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如此美轮美奂的教育之梦,让人神往。
书中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关于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本身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学生的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
公民的希望。这种教育生活,不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的。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过去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其实这些比喻都是不贴切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为学生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教师都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学生的幸福又从何谈起呢?
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其实是无所不在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压力大,但教师的幸福感也很强。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孩子,孩子们有最纯真的心灵,最诚实的态度,最善良的愿望,他们集真善美于一身。而我们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城市里,我们缺少了一份内心的平静,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找回一份宁静。幸运的是,教师这一份工作可以让我们天天与书为友,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时间看书(当然是有益的书),在书海中翱游。教师有更多“静”的时间、机会,而一旦平心静气了,生活与工作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人生也将更充实、更完美。这就是一种幸福。
关于书籍苏霍姆琳斯基曾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如果你的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朱永新的梦想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阅读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书中朱教授还讲到了实施新教育的主体—教师,他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当是一个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领导,非常善于帮助他人成长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我觉得当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感情虽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好老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形象一点来说,教师的素养就像一个泡菜坛子,不同的东西会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样,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会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其次一个好的老师需要对所教科目有一个透彻、宏观、一以贯之的理解,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当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言传身教,把细小的学问升华到对人生理念的理解。
一个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课讲得怎样最终会从学生那里反馈出来。如果一个老师只是一个人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去思考学生的兴趣,即使讲得再好,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堂失败的课。
??一个好的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运。有的老师从来不与学生谈心,更不用说交流什么思想,这样的老师,即使课讲得好,学生也只会产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会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种体验,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在幸福的教育中成就自我,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共同生活中追求这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