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劳动分工论的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优秀3篇)
对马克思劳动分工论的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劳动分工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也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之一。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通过对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进行批判,揭示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忽视了劳动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他将劳动者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忽略了每个劳动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能力、兴趣和需求。劳动分工的过程将劳动者分割为不同的部分,使得他们只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无法全面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这种机械化的劳动分工不仅剥夺了劳动者的自由和独立性,也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
其次,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精神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只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劳动分工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挑战和成就感,无法获得内在的满足和认同。这种单一而机械的劳动模式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幸福感。
最后,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没有考虑到劳动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他将劳动视为一种被迫的活动,只是为了换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源。然而,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劳动的社会意义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劳动分工的过程使得劳动者失去了对于劳动的掌控和参与感,使得劳动变得没有意义和价值。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通过揭示劳动分工的问题和局限性,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分工不仅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也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劳动分工的方式和作用,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马克思劳动分工论的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三
对马克思劳动分工论的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2010年11月27日 对马克思劳动分工论的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认为,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现象并不明显。例如在原初的家庭和部落中,每个成员都分担着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每个人都是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和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发展成熟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成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单一的个人再也无法承担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迫使个人必须承担某一具体的劳动分工。这一方面利于个人的专长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利于集体总效益的增长。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识到了劳动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提及劳动分工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却论证到劳动分工使个人成为了劳动的奴隶、成了被异化的工具。马克思的大致解释是这样的:在正常状态下,在个人与劳动之间,个人是主体、劳动是客体,客体的劳动应该只是主体的个人获得一定物质资料的手段。在个人和劳动之间,劳动应该为个人所驾驭,个人应该自由的支配劳动。但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状态下的劳动与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即在真实的生活实景中,个人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个人必须迫使自己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从事大量的劳动。而在很多情形下,即使个人付出了极大地辛劳,却仍然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劳动成为了支配个人的强大动力,个人沦为了社会生产系统中物化的一生产工具。本应为人支配、为人服务的劳动此时却支配着人、让人成为了它的奴隶。 由上述内容可知,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的奴役,使人成为了异化的工具。对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劳动分工促使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的逐渐分离,这极大地利于货物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推促着生产力迅猛的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生产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却并未改变。所以,在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迅猛发展的形态下,只有少部分的生产资料私有者才真正享受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巨大实惠,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们的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恰是无产者的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资本家一切利润的来源。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这种劳资关系促成了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对立,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中被异化的生产工具。归结起来就是:劳动分工促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推促着绝大多数的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被异化的工具。而在这之间,蕴含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的激化将会造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劳动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随之呈现。 从马克思的劳动观理解其劳动分工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一些根本看法是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一观点的关键。为此,以下笔者归纳了马克思对劳动的两点看法,并试图从这两点看法中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个观点。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的人指个人只把劳动当做生活的一小部分,个人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身的其他特性、例如高尚的精神追求等。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带着这种观点,马克思把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一段时间内的创造出的价值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一段时间内创造出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剩余价值本应为劳动者所合法拥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却被资本家通过虚假的雇佣关系而无偿占有。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变成本并不创造价值,资本家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对可变成本的利用。所以,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本应归劳动者所有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窃取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而资本家出于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他们极力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劳动者成为了被异化的工具。 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上述关于劳动的两点看法其实也是存在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并由此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使人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将消灭劳动分工等观点进行再思考。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