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老师观后感【优质5篇】

无手老师观后感 篇一

《无手老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位无手的教师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的生活和教育经历。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教育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克里斯托弗·迪尔斯出生时没有手,但他并没有被这个缺陷击倒。相反,他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克服困难,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他用嘴和脚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包括写字、扔球等等。他的坚持和毅力令人钦佩,他的乐观和勇敢感染了周围的人。

在电影中,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用他独特的方法教导学生们,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他用嘴巴夹着粉笔,嘴唇发出清晰的音调,为学生们讲解各种知识。他用脚和鼻子示范如何写字,用身体语言和眼神传递情感。他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朋友和导师,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疾并不是限制一个人追求梦想和成功的障碍。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思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培养,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克里斯托弗·迪尔斯没有双手,但他有一颗坚定的心和无尽的热情,他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影响了无数学生的人生。

这部纪录片还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和困难,但与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相比,这些困难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他没有抱怨命运,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信念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

《无手老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教育的力量。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对每个人的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感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像克里斯托弗·迪尔斯一样,坚持梦想,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奇迹。

无手老师观后感 篇二

《无手老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位无手的教师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的生活和教育经历。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

克里斯托弗·迪尔斯出生时没有手,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个缺陷打败,相反,他用坚定的意志和无尽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用嘴和脚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包括写字、扔球等等。他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他的乐观和坚韧感染了周围的人。

在电影中,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用他独特的方式教导学生们,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他用嘴巴夹着粉笔,嘴唇发出清晰的音调,为学生们讲解各种知识。他用脚和鼻子示范如何写字,用身体语言和眼神传递情感。他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朋友和导师,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疾并不是限制一个人追求梦想和成功的障碍。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思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激发人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培养,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克里斯托弗·迪尔斯没有双手,但他有一颗坚定的心和无尽的热情,他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影响了无数学生的人生。

这部纪录片还让我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和困难,但与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相比,这些困难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他没有抱怨命运,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信念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

《无手老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教育的力量。克里斯托弗·迪尔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对每个人的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感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像克里斯托弗·迪尔斯一样,坚持梦想,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奇迹。

无手老师观后感 篇三

  最近,学校组织观看了《无手教师》马复兴,我从观看开始到最后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屏幕,整个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的是最美的,最善良的,最有魅力的,最令人感动的,他用自己的残臂为孩子们插上了翅膀。 1959年,出生不到4个月的马复兴不幸落入火炕,双手肘部以下全部被烧掉。这个没有了双手的小生命,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双手的马复兴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2个春秋。1981年,马复兴开始在下麻尔村小学教书。虽然经历了人生重大不幸,但他却自强不息,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方便自己研究教材,马老师特意捡来了一块石头压在教材上,一边看,一边写。石头被磨得油光发亮,教科书也被翻得卷了边。由于写字速度慢,别人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往往需要两小时,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常常一熬就是深夜。他的身材不高,可为了能让学生们看的清楚,他用力将粉笔字写得又清楚又漂亮。每次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看见老师的头发上、身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粉笔末,就像一个雪人。冬天的时候,马老师写完字落下的粉笔末又变成了粉红色,那是老师拿粉笔时把胳膊磨破了,留出的血染红了雪白的粉笔……

  就是这样马复兴老师用自己坚韧的品质感染着每位学生,也感动了孩子的家长。平凡的人铸就不平凡的人生。你能将你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而且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你都能坚持不懈吗?也许你答不出来,但是马老师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身患残疾的他也可以做到,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多么令人敬佩啊。

  他美在坚守,这份坚守的真爱,铸就了人生的美丽!我将从“最美的乡村教师”身上汲取力量,今后自己要多加努力,学习上多指导学生,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做孩子们希望的坚守者和播种者。

无手老师观后感 篇四

  马复兴的名字虽曾耳闻,却并未认真留意过。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也许是获得信息的太过容易,曾经的感动和记忆往往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以至观影之前,我已根本联想不起无手老师跟马复兴的故事

  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有关马复兴事迹的简介,这位自幼失去双手却勤奋好学、身残志坚的下麻尔村小学教师,用他的坚韧执着和对孩子们的无私大爱,献身教育事业三十多年,被誉为最美乡村老师。电影“无手老师”根据马复兴的故事改编,真实讲述了马复兴由一名残疾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乡村教师的人生经历。

  马老师的几个情感片段使得主人公的银幕形象丰满真实,主人公马复兴和赵玉花第一次在花会上邂遇,马复兴和赵玉花新婚之夜的那一段调笑对白,马复兴在赵玉花转正后的发脾气闹离婚和后来的和解复合,还有面对那位爱慕他的女同事冒失的表白而惊慌失措,虽然都是点到即止,却也很好的表现了主人公干净的灵魂和真挚善良的情感。

  影片的重点,还是在讲述马复兴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马复兴初上讲台的第一堂课就圈粉了所有的孩子,消除了人们对其能力的疑虑;为帮助贫困学生,他为孩子们买纸笔买书包买鞋子,花光工资还常在供销社赊账;为了劝回辍学的孩子,马老师挨家挨户的动员,四处奔走,受尽屈辱和误解;为了查看校舍的安危,他在大雨之夜险些丢了性命。

  马复兴的事迹其实也发生我们身边,只是不那么典型,或许更平凡一些。

  马老师资助贫困学生,为孩子们买笔纸和买书包的片段,让我想起了代过我一个学期初中化学课的王老师,王老师大约跟主人公差不多年龄吧,那一次我因缴不起3块钱的学费,被校长挡在了大门外几天,是王老师为我垫付了学费才得以重返教室,王老师其实长我并没有几岁,做代课老师也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可惜我竟没能再见面道声谢啊。

  由赵玉花老师民办转正与故事主人公闹矛盾离婚的一场戏,忽然想起我的舅舅,一个先后做了十七年民办教师却没有转正的老人,年轻时为了他教书育人的理想也没少跟舅妈吵过,白天教书备课,早晚田间劳作,早早地佝偻了腰背,如今八十多岁仍在乡下务农的老舅,当每个月领到那三百多块钱的民办特补时的知足和自豪,常令我心生隐痛和愧意。

  由马复兴的事迹,还想起同样是身残志坚典范的张海迪、史铁生,想起靠捡破烂资助近百名贫困学生的刘盛兰老人,想起贵州乡村支教却最终选择留下的徐本禹,……。电影中的故事或许有一些艺术的加工,真实版的马复兴从教三十多年,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得多的艰辛,电影或许无法承载吧。

  同去观影的凌工后来问我一个问题,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那个小男孩掏墙洞的画面,是在表达什么呢?哈哈,有点意思,我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却没曾细想,似乎有解,又难于言说。

无手老师观后感 篇五

  《无手老师》根据青海省湟中县小学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拍摄的。影片讲述了马复兴小时候因为一次大火造成双手截肢,从此成了无手的人,在孩童时被小朋友取笑,欺负;高考时,成绩全班第一的他却被班主任告知,不能填报志愿!理由是就是考上大学,将来也没有单位接收!因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也让马复兴的生活希望破灭了,一个无手的人在大山中,在土地上他能干什么,他实在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想轻生,去自杀,被及时救起。只能到山中放羊!

  村支书找到他,缺一个代课老师,问他是否愿意,他因为无手犹豫,村支书又加以诱导:以后可以转正的哦!马复兴的心活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积极准备,临行前,妈妈嘱咐他:我们无手要强过那些有手的!多么朴实的话语,也是母亲的殷殷希望!

  马复兴来到学校,校长把他带到班级,学生们、村民们都很好奇,不知无手的他怎么写字?只见他两手抱着粉笔写下了自己的简介,又告诉学生这一节是美术课,接着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只振翅高飞的山鹰!这征服了学生也征服了村民!也再一次腾飞了自己的希望!

  教学中他经常听其它老师的课,因此结识了同是老师的妻子,收获了爱情。山村的家长并不重视孩子上学,他们觉得孩子出去打工,一个月能挣上千元,而在学校里还要交学费!不仅生活贫穷,理念也极其落后!马复兴一个个去找回失学儿童,还要无偿为他们垫上学费,买学习用品,每个月的工资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一心为学生着想!他告诉学生,只有学习知识,才能走出大山,得到更好的工作!

  影片并没有过多的铺陈,而是选取几个事例,以生动细致的情节和特定视角讲述他与学生间的深情厚谊,让我们感悟出什么是真诚奉献,因此改变了山村孩子的命运!他也收获了美丽的人生:被评为奥运火炬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作为一个教育者,要用自己的理念让孩子们上学,要用自己的工资维持学生上学,要改

变村民们现实的生存观念!在当今的物质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令人敬佩的是,这名乡村残疾教师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复兴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1.《无手老师》观后感

2.观看《无手老师》有感

3.《无手老师》观后感范文

4.无手老师马复兴观后感范文

5.《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

6.2016寻找最美老师观后感

7.《起立,老师好》观后感

8.《起立,老师好!》观后感

9.起立老师好观后感

10.2015上海淮剧团《大吴老师》观后感

相关文章

观楚国八百年有感(最新4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楚国八百年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观后感2016-08-01
观楚国八百年有感(最新4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实用6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电影《八佰》...
观后感2013-08-03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实用6篇】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精选5篇】

导语:《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一) 不...
观后感2017-02-07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精选5篇】

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优质3篇】

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9月6日,在微微细雨中,我们驱车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纪念馆有三个展室,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焦裕...
观后感2013-09-06
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优质3篇】

七彩蝶园观后感(推荐4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彩蝶园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七彩蝶园观后感1秋天,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秋游,...
观后感2013-03-01
七彩蝶园观后感(推荐4篇)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600字【优质5篇】

你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那天我这么想。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观后感。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600字推动人心相互靠近与《中国诗词大会》相似,《朗读者》也是央视倾力打造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央视《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观后感2013-09-08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600字【优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