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经典3篇)

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篇一

在读完《影响力》这本心理学书籍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行为中心理学的巨大影响力。这本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的潜在影响。

首先,书中提到的“社会认同”这一心理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集体中寻求归属感和接纳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们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这种现象在市场营销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可以引导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与此同时,在政治和宗教领域,社会认同也经常被用来操纵和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

其次,书中提到的“权威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权威性是指个体对权威人士的崇拜和尊重,导致对其观点和决策的盲从。这种心理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从家庭教育到政治领导,人们往往会相信权威人士的话语,并按照其指引行事。但是,书中也指出了权威性的滥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当权威人士的决策出现错误时,可能会导致群体的灾难性后果。

最后,书中介绍的“互惠原则”引发了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互惠原则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倾向于回报他人的善意和帮助,以维护社会和谐和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心理机制不仅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商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提供优惠和回馈,企业可以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惠关系,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购买意愿。

通过阅读《影响力》,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学在人类行为中的巨大影响力。这本书不仅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机制,也为我们理解和应对他人的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理解,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同时,我也会更加警惕和理性地应对他人的影响,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篇三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最近啃了不少心理学,决策学相关的书籍,感觉收获颇多,不敢偷懒,且卖弄一番,强力推荐了解一下《影响力》和《社会性动物》这两本书。

他们在豆瓣上的评价链接:《影响力》,《社会性动物》

心理账户误区:我们将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用于不同用途的钱在心里有意识地放置到的账户里,很多时候因为心理账户这个思维误区的影响,使我们难以做出理性的投资与消费行为。

比如:你捡了2000块钱与你得了2000块的工资,虽然钱自身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在心里上你会将两者区别开来,往往我们更容易挥霍捡来的钱。

又如:你拿100块去赌博,刚开始你赢了1000块,后来又输了1000块,最终还是100块。如果有人问你:你输了多少钱?你大概会说没输,保本。其实你输了1000块,只是你心里不将曾经赢得的那1000块放置在自己资产账户里面。

上面说的是我们在心里会有意识地区别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金钱,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区别用于不同途径的金钱。

比如:

情形1:《3D阿凡达》上映了,你买了150块的票,但是在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票丢了,这时候你还会再买票去看么?

情形2:《3D阿凡达》上映了,你打听到票价是150块(你还没有预先买),在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150块电话卡丢了,这时候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买票看么?

大部分人的思维是在第一种情况下不太可能会再买票看,而在第二中情况下很可能会买票去看。这是因为我们在心里往往将用于不同用途的钱放置在不同帐户里,从而认为:通讯费用那150块(电话卡)与娱乐费用150块(电影票)是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丢的都是价值150块的东西,不应该影响到我们是否继续看电影的决策。实际上,如果你觉得看《3D阿凡达》值150块且手头也宽裕就应该去继续买票去看;如果手头不够宽裕就不应该去看了。

如何克服心理账户这个思维误区呢,我们只要取消不同的心里帐户就可以了,无论是不劳而获还是辛苦劳作获得金钱,那都是自己倒手的资产,没有区别的;而对于用钱,我们只看商品能给你带来的效用(价值)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金钱),而不是区别它们属于哪个用途帐户。

沉没成本误区:我们往往不会轻易放弃已经付出很多的东西,即使在该东西不再值得继续付出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情感上舍不得已付出的成本(即沉没成本)。

比如:

情形1:年终,公司发了一张《3D 阿凡达》的电影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风又大很容易感冒,你会继续去看么?

情形2:你花了150块排了老长的队终于买到了《3D 阿凡达》的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风又大很容易感冒,你会继续去看么?

现实是:情形2下我们去看电影的可能性要大于情形1,我们会觉得辛辛苦苦排队花了这么多钱而不去看可惜了,因而会为这些已经无可挽回的沉没成本付出更多:承受交通不便与天寒易感冒的成本。

沉没成本误区使我们不太容易取消已投资的但前景黯淡的项目,也不太容易放弃付出过很多的已经不值得继续去爱的人。如果理智地分析的话,我们只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与收益,不需要也不必考虑为此已经付出的成本。

得失效应:我们对失去的感觉比对获得感觉要强烈要记忆深刻,失去一般比获得对我们的影响力更大。

比如:朋友送你一个精美的杯子,你很高兴,但这个兴奋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适应性),但是某一天你不小心将杯子打碎了,那种痛心遗憾的感觉会很强烈,一般也会记忆的更久一些。又如:亲人健在的时候,你不会太在意,一旦失去了,你会相当痛心。

再来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实验:你无意中听到一个人对你的多次评价,这些评价有如下四种情形:

情形1,一直对你持正面评价,比如你热情大方;情形2,一直对你持负面评价,比如你冷淡自私;情形3,刚开始对你持正面评价,后来慢慢对你持负面评价;情形4,刚开始对你持负面评价,后来慢慢对你持正面评价。

统计实验结果发现:你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从强到弱排列是:情形4 > 情形1 > 情形2 > 情形3 。也就是你最喜欢刚开始对你评价不好而后面慢慢变好的那个人,而最厌恶刚开始对你评价好而慢慢变得不好的那个人。这里面得失都对你有较大的影响。

根据得失效应我们可以推导出几条有益的法则:

1,好事分开享受。(每天都有好消息带来好心情,比一天几个好消息让你happy得更久一些)

2,坏事一起承受。(每天都是坏消息带来坏心情,不如坏消息都发生在一天,坏心情就持续得短一些)

3,大好事与小坏事要一起经历。(大好事带来的好心情会冲淡小坏事

相关文章

《李嘉诚自传》的读后感【优秀6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嘉诚自传》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
读后感2018-08-06
《李嘉诚自传》的读后感【优秀6篇】

读后感开头【精选6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后感开头(通用2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2013-07-04
读后感开头【精选6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经典6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三国...
读后感2013-07-05
读《三国演义》有感(经典6篇)

《石头汤》读后感(推荐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石头汤》读后感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石头汤》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2014-08-01
《石头汤》读后感(推荐6篇)

描写我一个人走的歌词【经典3篇】

一个人走的歌曲让人心中有感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个人走的歌曲,欢迎阅读。歌曲:一个人走作词:王韵韵作曲:刘佳编曲:刘佳歌词:或许再见是该死的念头说不出口至少自尊没让我更难受别再问候以为真真假假都已看透...
读后感2014-02-03
描写我一个人走的歌词【经典3篇】

读《西游记》-孙悟空有感作文【推荐3篇】

今天是星期天,天空万里无云不知不觉看起书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人皆知孙悟空大闹天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后来却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在路途中过五关闯六将,来到了陀罗...
读后感2012-05-09
读《西游记》-孙悟空有感作文【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