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经典3篇)
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篇一
在读完《影响力》这本心理学书籍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行为中心理学的巨大影响力。这本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的潜在影响。
首先,书中提到的“社会认同”这一心理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集体中寻求归属感和接纳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们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这种现象在市场营销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可以引导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与此同时,在政治和宗教领域,社会认同也经常被用来操纵和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
其次,书中提到的“权威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权威性是指个体对权威人士的崇拜和尊重,导致对其观点和决策的盲从。这种心理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从家庭教育到政治领导,人们往往会相信权威人士的话语,并按照其指引行事。但是,书中也指出了权威性的滥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当权威人士的决策出现错误时,可能会导致群体的灾难性后果。
最后,书中介绍的“互惠原则”引发了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互惠原则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倾向于回报他人的善意和帮助,以维护社会和谐和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心理机制不仅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商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提供优惠和回馈,企业可以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惠关系,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购买意愿。
通过阅读《影响力》,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学在人类行为中的巨大影响力。这本书不仅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机制,也为我们理解和应对他人的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理解,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同时,我也会更加警惕和理性地应对他人的影响,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篇三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最近啃了不少心理学,决策学相关的书籍,感觉收获颇多,不敢偷懒,且卖弄一番,强力推荐了解一下《影响力》和《社会性动物》这两本书。
他们在豆瓣上的评价链接:《影响力》,《社会性动物》
心理账户误区:我们将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用于不同用途的钱在心里有意识地放置到的账户里,很多时候因为心理账户这个思维误区的影响,使我们难以做出理性的投资与消费行为。
比如:你捡了2000块钱与你得了2000块的工资,虽然钱自身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在心里上你会将两者区别开来,往往我们更容易挥霍捡来的钱。
又如:你拿100块去赌博,刚开始你赢了1000块,后来又输了1000块,最终还是100块。如果有人问你:你输了多少钱?你大概会说没输,保本。其实你输了1000块,只是你心里不将曾经赢得的那1000块放置在自己资产账户里面。
上面说的是我们在心里会有意识地区别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金钱,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区别用于不同途径的金钱。
比如:
情形1:《3D阿凡达》上映了,你买了150块的票,但是在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票丢了,这时候你还会再买票去看么?
情形2:《3D阿凡达》上映了,你打听到票价是150块(你还没有预先买),在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150块电话卡丢了,这时候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买票看么?
大部分人的思维是在第一种情况下不太可能会再买票看,而在第二中情况下很可能会买票去看。这是因为我们在心里往往将用于不同用途的钱放置在不同帐户里,从而认为:通讯费用那150块(电话卡)与娱乐费用150块(电影票)是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丢的都是价值150块的东西,不应该影响到我们是否继续看电影的决策。实际上,如果你觉得看《3D阿凡达》值150块且手头也宽裕就应该去继续买票去看;如果手头不够宽裕就不应该去看了。
如何克服心理账户这个思维误区呢,我们只要取消不同的心里帐户就可以了,无论是不劳而获还是辛苦劳作获得金钱,那都是自己倒手的资产,没有区别的;而对于用钱,我们只看商品能给你带来的效用(价值)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金钱),而不是区别它们属于哪个用途帐户。
沉没成本误区:我们往往不会轻易放弃已经付出很多的东西,即使在该东西不再值得继续付出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情感上舍不得已付出的成本(即沉没成本)。
比如:
情形1:年终,公司发了一张《3D 阿凡达》的电影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风又大很容易感冒,你会继续去看么?
情形2:你花了150块排了老长的队终于买到了《3D 阿凡达》的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风又大很容易感冒,你会继续去看么?
现实是:情形2下我们去看电影的可能性要大于情形1,我们会觉得辛辛苦苦排队花了这么多钱而不去看可惜了,因而会为这些已经无可挽回的沉没成本付出更多:承受交通不便与天寒易感冒的成本。
沉没成本误区使我们不太容易取消已投资的但前景黯淡的项目,也不太容易放弃付出过很多的已经不值得继续去爱的人。如果理智地分析的话,我们只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与收益,不需要也不必考虑为此已经付出的成本。
得失效应:我们对失去的感觉比对获得感觉要强烈要记忆深刻,失去一般比获得对我们的影响力更大。
比如:朋友送你一个精美的杯子,你很高兴,但这个兴奋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适应性),但是某一天你不小心将杯子打碎了,那种痛心遗憾的感觉会很强烈,一般也会记忆的更久一些。又如:亲人健在的时候,你不会太在意,一旦失去了,你会相当痛心。
再来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实验:你无意中听到一个人对你的多次评价,这些评价有如下四种情形:
情形1,一直对你持正面评价,比如你热情大方;情形2,一直对你持负面评价,比如你冷淡自私;情形3,刚开始对你持正面评价,后来慢慢对你持负面评价;情形4,刚开始对你持负面评价,后来慢慢对你持正面评价。
统计实验结果发现:你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从强到弱排列是:情形4 > 情形1 > 情形2 > 情形3 。也就是你最喜欢刚开始对你评价不好而后面慢慢变好的那个人,而最厌恶刚开始对你评价好而慢慢变得不好的那个人。这里面得失都对你有较大的影响。
根据得失效应我们可以推导出几条有益的法则:
1,好事分开享受。(每天都有好消息带来好心情,比一天几个好消息让你happy得更久一些)
2,坏事一起承受。(每天都是坏消息带来坏心情,不如坏消息都发生在一天,坏心情就持续得短一些)
3,大好事与小坏事要一起经历。(大好事带来的好心情会冲淡小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