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通用3篇】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篇一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在2009年上映后,迅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和关注。我也是其中之一,深受其震撼和感动。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多丽丝的年轻英国女子。多丽丝和她的家人乘坐客轮前往美国,途中船只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船只沉没。多丽丝幸运地获救,但她的家人却不幸遇难。在船只沉没前,多丽丝曾在船上的钢琴上演奏了一曲,那是她从小学习的钢琴技艺。多丽丝被送往一个小岛上的寄宿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这个小岛上,多丽丝邂逅了一位神秘的海上钢琴师。这位钢琴师名叫纳尼,他在一个废弃的小屋里,把一架海上沉船上的钢琴修好,并用它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多丽丝被纳尼的音乐所吸引,她与纳尼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纳尼将他的故事告诉了多丽丝,他曾是一名著名的钢琴家,但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视力。他选择隐居在这座小岛上,用音乐来宣泄内心的痛苦。
多丽丝在与纳尼的相处中,渐渐发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她决定继续学习钢琴,并向纳尼请教。纳尼愿意传授给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她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多丽丝在纳尼的指导下,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备受赞誉的钢琴家。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通过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梦幻和魔幻色彩的世界。音乐成为了影片的灵魂,通过钢琴的旋律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和矛盾。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元素,将观众带入了多丽丝和纳尼之间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沟通和情感的载体。音乐融入了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成为他们的支持和慰藉。通过音乐,多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意义,她的音乐才能得到了发扬光大。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音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篇二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通过多丽丝和纳尼之间的故事,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意义。同时,它也让我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追求。
影片中的多丽丝是一个坚强和勇敢的女子,她在面对家人的离世后,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她通过学习钢琴和纳尼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才能,并最终成为一位成功的钢琴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影片中的音乐是整个故事的灵魂。它通过钢琴的旋律,传达出主人公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音乐成为了多丽丝和纳尼之间的纽带,帮助他们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同时,音乐也是多丽丝追求梦想的重要工具和支持。影片中的钢琴演奏场景让人陶醉,每一次琴键的触碰都仿佛在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影片中的纳尼是一个神秘的角色,他在废弃的小屋里修好了一架海上沉船上的钢琴,并用它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他的音乐才能让人震撼,他的故事也让人动容。纳尼曾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但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视力。他选择隐居在小岛上,用音乐来宣泄内心的痛苦。纳尼通过教授多丽丝钢琴,不仅传授了她音乐的技巧,更是启发了她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纳尼的故事让我明白,即使生活中遇到了不可预测的变故,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找到生活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让我深思。它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能够温暖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幻,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篇三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下面是unjs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我喜欢像一九零零那样天马行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我一点不觉得他的生活又多悲惨。他是个孤儿,出生在船上,一生也没下过船,没有身份。在人们眼里,他可以用他卓越的琴技换来很多钱,过着人们眼里豪华的生活。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属于自己世界中的乐曲,他不属于陆地,他已经离不开这艘船了,即使选择死亡,他也毫不在乎。结局看似凄凉,但我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炸船那一刻他有了归属,回归到属于他的世界——海洋。
虽然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样子,要么下船过着他不想要的生活,要么随着破船一起沉入海底,至始至终他都忠于自己的选择。片子中有一段他坐在钢琴前随着钢琴四处移动的镜头,太欢快!太美了!在船身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他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没有被当时的情景吓到,仿佛这只是一场游戏。他身上要多童真有多童真,音乐细胞与生俱来的充满他整个身体,一个纯粹的人物!
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他完全可以闻名世界,赚很多的钱,有享不尽的富贵,但他就是那么坚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属于哪里。我佩服他的执着!
篇二
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主人公1900从船上一出生便被抛弃成为孤儿,由好心的烧煤工丹尼收养。童年时一次意外丹尼丧生,1900再次成为孤儿。不经意的接触钢琴,让人惊讶的发现原来他竟是无师自通的天才,此后他便开始了一生的钢琴生涯。
1900一辈子没下过这艘船,他也曾经决定离开,当站在甲板上看见所谓大城市那无穷无尽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说:“钢琴键有限,但是创造出的音乐无限,如果键无限,那就创造不出音乐。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尽头在哪里?—世界的尽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整部电影感觉处处是经典,每个镜头都恰到好处,细节处理不多不少,刚刚好。
1900和麦克斯在随狂风暴雨摇摆的船上弹奏钢琴的那一幕,在脑海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轻快的钢琴曲下,两人似乎与钢琴融为一体,优美而流畅在大厅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着溜冰鞋伴随着悠扬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极!
接受挑战的那一场也印象深刻,前两场比赛不知是有意无意发挥平平,甚至在对手表演时竟然感动的流泪。最后一场开始前,1900向朋友要来一支烟放在钢琴上,说了一句话:“你自取其辱!”接下来狂风骤雨般弹奏出《群峰乱舞》,震惊在座所有人。一曲完毕,1900将烟的一头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经过1900激情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频率震动而发热,竟将烟点燃了······
影片介绍:“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我不知道为什么说他是悲剧,但也许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悲剧的生活。
篇三
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任何能证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在一条叫“维珍尼亚号”的蒸汽船上,然后一生在船上度过,不曾踏上过陆地一步。他的职业是“维珍尼亚号”上的钢琴师。当“维珍尼亚号”废弃的时候,好友前来的劝解未能改变他与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毁灭的决定。记录了他曾活在这个世界的唯一痕迹,是一张他弹奏的唱片模版。当然,唱片中的琴声绝大多数人听不到,即使听到也不知道琴声的另一边是谁。
音乐,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不用解释,就能打动人们的心弦。与生俱来的
天赋,造就了这位海上钢琴师。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钢琴领域才华横溢的天才。而一场震耳欲聋的爆炸场面,不仅仅让我们震惊和深感遗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迹。天妒英才,用在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适与否?但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么,总会还给你些什么,就当关上了一扇门时,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此看来,上帝也是方圆有度的。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至今为止,我们可以十分确定我们都还不是天才!我们没有如这位海上钢琴师般的天赋,但很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健全的身心。“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他喜欢做他能轻松应对的事,他觉得陆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无法应对,会使他崩溃。他选择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陆地的步伐,为心灵加上了一把枷锁。回忆一下,爱迪生为人类开启电灯时代做了多少次的尝试!生命因尝试而勇敢,人生因尝试而更加富有意义。这位钢琴师没有让音乐离开他的身边,未能用自己的琴音点亮别人的世界。如果多一点尝试,多一份勇敢,也许他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世界。
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他带着他尚未奏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结了,但我们生活还在继续。疲惫的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我们是否能像这位钢琴师做到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不被利益所左右呢?虽然很遗憾,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艺术家,他有着真正艺术家所拥有的高贵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或坚持,或放弃,如当我们取舍有道,则常足!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