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言:他们是最优秀的!【精彩3篇】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言:他们是最优秀的! 篇一
《大清留美幼童记》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讲述了一群中国幼童在清朝末年被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故事。他们经历了语言障碍、文化冲击和生活困境,但他们坚持学习,努力适应新环境,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这些幼童们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更展现了中国人的韧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这些幼童的成长历程。他们来到美国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他们不仅需要适应新的语言环境,还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他们起初遭受了很多歧视和排斥,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努力学习,争取融入新的环境。
这些幼童们的成长历程令人钦佩。他们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掌握了英语,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他们在学术上的优秀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认可。他们还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他们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领导潜力。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这些幼童们的故事告诉我,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就能够取得成功。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幼童们的经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环境,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大清留美幼童记》这本书让我对这些幼童们充满了敬意。他们不仅是优秀的学生,更是优秀的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言:他们是最优秀的! 篇二
《大清留美幼童记》这本书让我深受触动。这本书讲述了一群中国幼童在清朝末年被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故事。他们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出色的表现,成为了最优秀的一群人。这些幼童们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这些幼童们的勤奋和毅力。他们来到美国时,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冲击和语言障碍。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学习英语,努力适应新的环境。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克服了困难,逐渐掌握了英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他们的努力和毅力令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这些幼童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还在其他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展示了自己的领导潜力和社交能力。他们的优秀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认可。他们的故事告诉我,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大清留美幼童记》,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奋斗,我们才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我们才能够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大清留美幼童记》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这些幼童们的故事告诉我,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他们是最优秀的一群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是我们的榜样。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决心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言:他们是最优秀的! 篇三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言:他们是最优秀的!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言:他们是最优秀的! -------------------------------------------------------------------------------- 2004年04月21日 17:12 事件:央视纪录片《幼童》将在黄金时段播出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一批年龄在9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 “留美幼童”的故事奇异而曲折。 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 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强烈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留美幼童”被“召回”后,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1884年中法海战、1894年中日海战中阵亡。一些人成为中国铁路、电报、矿山的开山鼻祖。他们有的是李鸿章的幕僚,有的是袁世凯的顾问。一些人成为清政府的大臣。他们中有宋美龄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他们中间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总理。 然而,多年以来,除了“留美幼童”中的詹天佑——他作为中国铁路开拓者——的故事为人熟知,其他却语焉不详。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湮没无闻。 为了再现这些往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来到美国,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采访,拍摄制作纪录影片《幼童》。他们在幼童曾经就读的学校看到当年的成绩册,甚至找到130年前“留美幼童”住过的老房子,看到了幼童寄居家庭的女主人的日记。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千百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因为有这一位又一位对中美关系历史、对中国现代化历史怀有热情的朋友,因为所有探询者的共同努力,120个幼童的形象,开始在眼前逐渐变得栩栩如生;故事的轮廓,被一笔笔勾勒清晰。 纪录片将在五一期间央视一台黄金时段播出。作家钱钢也随摄制组到美国访问,专门研究这个课题,最近,他和胡劲草共著的《大清留美幼童记》也出版了。我拿到这本书后,一口气读完,受到极大的震撼。 溯源:出类拔萃的.幼童 自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开始,中国人出国留学始成风气,到今天,按粗略划分,已经有六七代留学生了。哪一代留学生最为出类拔萃呢?读过《大清留美幼童记》后,我个人的感觉是,他们是最优秀的! 前后4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3.2万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他们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白色亚麻褂子。他们怎么可能适应西学呢? 更为严酷的是,清廷怕这些孩子“忘本”,在美国期间,他们也要熟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被称作“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孝经》、《小学》。幼童们还要学习《国朝律例》,也就是朝廷颁布的法规。他们每7天就要学一遍《圣谕广训》,比国内幼童的学习频度高一倍,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二帝为教化百姓而写的读本,连正文带解释有上万字,当时万千学子人手一册。 这些中华经典,如今就是对大学生也属过分艰深了,很难想象他们还要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可他们表现得如何呢? 钱钢根据有限的资料查出,他们中至少有50多人,也许是大部分,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 如果只是以他们最终的业绩来衡量是否“优秀”,那就太过功利和迂腐了,令我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在西方同龄人中的表现。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在自传中记述了他的中国同学: “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玩橄榄球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盘在头上……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技术更是超群。当自行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学校第一个买它的是曾(吴仰曾)。我现在仿佛还可以看到,他骑着这奇怪的家伙在艰难的山路上走。 “这些男孩不但在体育场上压倒美国人,他们还在另外一些场合让我们心碎。当这些中国年轻人出现在社交场合的时候,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他们对女孩的态度,有优雅的恭顺,是我们学不来的。……在舞会上,在一些招待会场,那些最漂亮最有吸引力的女孩总是会挑选这些东方男孩。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美国男孩痛苦的神情,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他们心仪的女孩特意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去接受他们的对手——那些中国男孩的邀请。那些中国男孩的舞跳得真是很棒。” 在若干代中国留学生中,学业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这符合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但在体育和社交场合压倒外国同龄人,这是我看到的惟一记录。 故事:“因为他们总在后面” 与中国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是,西方教育极为重视体育,学校里的体育明星总是备受崇拜。英美著名大学间的直接对抗,竟只有一项:划艇。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每年一度的划艇大赛,几乎就是大学声誉的标杆。有幸成为划艇队的一员,不仅是体育明星,还要品学兼优。这样罕见的位置,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位当代中国留学生占据过,而第一批留美幼童中就有一位!他叫钟文耀——他是耶鲁划艇队的领袖——舵手。 哈佛和耶鲁的划艇比赛,自1852年起,已有130多次,耶鲁胜少负多。而钟文耀担任舵手的两年,耶鲁均获胜。他的美国同学这样记述道:教练告诉他,舵手必须要学会大声斥骂划船手,才能激励他们发挥到极致,而他总是儒雅地坐在船头。教练一遍遍告诉他舵手必须学会大声呵斥。终于有一天,他这么做了,他突然间开始机械地,毫无重音地,反复地大声重复着“DAMN!”“DAMN!”“DAMN!”(相当于“他妈的!”)结果令所有的队员莫名其妙,哄然大笑,最后是央求他停止这羞涩的“叫骂”。但不管怎么样,结果是,在钟文耀做舵手的1880~1881两年间,耶鲁队大获全胜。 若干年后,他偶遇一位哈佛毕业生,当两人谈起哈佛耶鲁的划船比赛时,哈佛生怀疑地看看钟文耀,说,你见过哈佛划船队吗?钟文耀颇有风度地承认,他没有见过。稍作停顿,他说,因为他们总在我们的后面。 思考:当代中国留学生似乎丧失了真正融入西方文化的能力 这些故事让我着迷,这表明他们深入到西方文化当中并且受到真正的尊敬,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回国后作出杰出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关于留学生的报道中,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表现,相反,当代中国的留学生似乎丧失了真正融入西方文化的能力,他们总是感到难以进入“主流”,总是感到“歧视”,这是为什么呢?是今日之留学生年龄大了吗?还是我国当今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女儿留学美国的文章,没想到这篇文章被各种媒介广泛转载,直到今天我还能收到多少不一的稿费。也许与这篇文章有联系,我被当成一个对留学事务颇有发言权的“专业人士”,频频接到各地电视台的辩论或访谈邀请。题目大体相仿:小龄留学到底利弊如何。这是当今中国的热点问题之一。 有趣的是,多大年龄留学为好,早在1909年就发生了激烈的对立,当时,外务部的意见,主张招收16岁以下的幼童,从小送美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坚持招收30岁以上的学生,不然的话,“国学既乏根底,出洋实为耗费”。双方针锋相对,评阅考卷时,外务部所取的英文第一名,在学部一分未得;而学部所取的第一名,在外务部受到同样的待遇。 历史上的争论竟是这样“惊人相似地重演”。读读这本书,我们共同来想想吧。(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