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粽子作文(精彩6篇)
端午的粽子作文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品尝美味的粽子,以示纪念屈原和防止瘟疫。我对端午的粽子情有独钟,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对粽子的热爱之情。
首先,粽子的制作过程非常有趣。包粽子是我家的传统,每年端午节来临之前,我和家人都会一起准备材料和工具。选好糯米、肉、豆子等配料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喜欢抓起一片粽叶,包入一把糯米,再放上一块肉,最后扎紧粽子线,一个粽子就做好了。虽然包粽子的过程有点繁琐,但是每次看着包好的粽子,我都感到满足和开心。
其次,粽子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糯米的香糯、肉的鲜美、豆子的清香,这些不同口感的融合在一起,让粽子成为了一道美味佳肴。每次咬下一口粽子,都能感受到糯米在口中绵密的香甜,让人回味无穷。而且,粽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增。无论是清蒸的粽子还是糯米甜粽子,每一种口味都让人欲罢不能。
最后,粽子背后的文化意义更让我喜欢。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将粽子投入江中是为了防止瘟疫。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品尝粽子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端午节的意义,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端午的粽子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包粽子,品尝美味,感受文化,让粽子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端午的粽子作文 篇二
端午节,粽子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端午的粽子,每一口都带着浓浓的情感,每一个粽子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首先,端午的粽子代表着家的温暖和团圆。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家人团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互动,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包粽子的时候,大家互相协作,笑声不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家庭。而端午节吃粽子更是象征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让亲情更加浓厚。
其次,粽子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每一口粽子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粽子起源于古代,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吃粽子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是在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粽子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珍惜。
最后,粽子是一种美食的享受。糯米的香糯、肉类的鲜香,再加上粽叶的清香,构成了粽子独特的风味。无论是咸粽子还是甜粽子,每一种口味都让人回味无穷。在这个端午节,吃粽子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美食的享受,一种文化的体验。
总的来说,端午的粽子是一种美食、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结合体。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包粽子、吃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粽子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愿大家在端午节里吃出幸福,品味快乐,传承文化,感受温暖。
端午的粽子作文 篇三
庆祝春节,全家人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吃着饺子看着春晚上的节目,一起享受团聚的喜悦;相约国庆,全家一起登上长城,抚摸着用人民鲜血搭建起来的壮丽奇景,感受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感怀端午,我们一同感受端午节日的悠久历史。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那天,人们个个手捧“绿色三角体”,剥开粽叶,一层浓郁的粽香扑面而来,糯糯的江米在口中融化,甜甜的蜜枣味在齿间环绕,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这种特殊的味道
可在饭桌中还是会有人不禁的问道,“为什么要叫端午节”?原来呀,是古时候人们把五月的第一天叫做“端一”,把五月的第二天叫做“端二”……而五月的第五天则就是“端午”,而它也是端午的第一个“正午”,所以后来就改成端午节了。
传说在秦始皇年间,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听闻便边去向楚王启奏,而楚王愚蠢,对屈原的提醒置之不理,还把他贬下乡去,屈原在民间写下《离骚》等巨多名篇,最终秦军攻破楚国首都,屈原悲愤不已,却无能为力,在五月五日写下一首绝世名作投江自尽。日后,人们曾到汨罗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而渔民们则是将做好的饭团儿扔入江中,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后来就是用树叶将饭团包起来再用绳子将饭团绑起来,形成了如今的粽子。
是的,岁月悠悠,长路漫漫,我们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盛开成祖国绚丽的花朵,保卫祖国,热爱祖国,正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做好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端午的粽子作文 篇四
端午也叫端阳,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有挂菖蒲、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但众所周知的还是吃粽子了。
在沿海这一带,端午节的粽子多数是肉馅儿和红枣馅儿的。我们习惯了喜欢吃这种粽子。端午那天,我通常是在外婆家过的。外婆包粽子的手艺好,不仅包的个头不大不小,而且包的样子很精致,一个个棱角分明。
妈妈也想学外婆的手艺,可就是学不来。只见外婆把糯米放在盆里浸泡半天,淘上几遍沥干水,被水浸泡过的米粒显得格外晶莹。粽叶也要用水冲刷几遍,再放入锅里煮烧一会儿也放在一旁。预先把肉切成块,再浸泡在酱油里腌制两个小时待用,也可以腌制过的咸肉来包粽子。等粽绳也备齐,就可以制作粽子啦!
粽子的形状大体上分为三角粽和斧头粽,三角粽和斧头粽开始的步骤都是一样的,把一片完好的粽叶卷成圆锥形,这不难。只不过我没握好时,倒进的米全从下面的小洞里漏出来了。然而外婆怎么弄都不会漏,而且三两下就做好了一个。我重新包,装一半米放几块肉,我常放上好几块肉。那是我的小心思,做上特殊标记,自己挑了这个粽子吃。把粽叶折了再折上几次,系上一个蝴蝶结,吃的时候一下子能认出来!我包一个,外婆能包上四五个。
外公坐在灶台边,把废纸扔进灶里点火,再放上柴木,灶炉里噼里啪啦地唱着歌。外婆放入粽子,盖上锅盖。过了半个多小时,我看看锅沿边冒着烟,时不时飘出阵阵的香气。不知是粽叶的清香还是肉的浓香,也许是蜜枣的甜香!我坐在一旁,看着白烟一股股冒出烟囱。闻着诱人的粽香,我口水直流。弟弟的馋样更是可笑,说垂延三尺也不为过了。
香气浓浓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急忙找出做上记号的粽子。粽子在我手中冒热气,剥开雪白的粽叶,咬一口糯糯的粽子后,露出鲜嫩的肉块,让人食欲大开。肉粽,蜜枣粽,板栗粽,还有几种馅儿都放在一起的,别提多美味了!我又乱捡了一个粽子,是枣粽,枣子已经让整个粽子都是甜味了,粽子从舌尖滑过咽喉,让人整颗心都甜腻了。吃完几个粽子,整个人好像飘上天了……
端午的粽子作文 篇五
端午节快到了,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你们想知道的端午节故事吗?”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想知道,快告诉我们吧。”老师微笑着娓娓道来:“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得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最主要的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我们听得入了迷,老师生动简单的讲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神奇的世界。班会课快结束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端午节学包粽子。
一回到家,我就向妈妈嚷嚷开了。妈妈告诉我:“用竹子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我得准备准备。”我撒娇说:“好妈妈,快去准备呀。”妈妈被我缠得不行,只好答应明天晚上就教我包粽子,我高兴极了。
第二天中午放学后,妈妈带我到菜市场购买了竹叶,又到超市购买了糯米和蜜枣、小枣、豆馅。回家将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用水泡好,将小枣洗净放在锅里煮,把竹叶放在水里煮一煮,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妈妈说:“一切准备就绪,等米泡开,我们就可以包粽子了。”
开始包粽子。妈妈边示范讲解: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的手真巧,她包的粽子又好看又结实,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我的心早就痒痒了,拿过三片竹叶就试起来。我的天哪,看着挺简单的,可一实际操作,苇叶不听使唤,很难将米和枣包严。妈妈见了,笑着说:“心急的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学会的,得慢慢来。”于是,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我也认真地模仿妈妈包粽子的每一个动作,注意领会每一个步骤的动作要领。经过反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虽然放在妈妈包的粽子中间活像一只丑小鸭,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把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进凉水冻一下。还没有等粽子完全冷却,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塞进嘴里。吃着自己包出的粽子,我觉得今年的粽子分外香。
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自己动手包粽子,既感受了传统文化,又体验到了家务劳动的乐趣。
端午的粽子作文 篇六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
今年端午节,我准备自己包粽子,让我的家人尝尝我包的粽子。
首先,我从筐里拿出两片粽叶,把他们握成蛋筒形状,然后,我抓了一把糯米,放在“蛋筒”里,我再把一个红宝石般的红枣放到糯米里,最后,我拿出了一根白线,一圈一圈的把粽子捆了起来,就这样,美味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了粽子,接下来就是把粽子煮熟了。我把粽子放进锅里,刚开始,我把火开得大大的,煮了一个小时,然后,我把火关小了,又煮了30分钟。这时候,香味扑鼻,我已经被香味熏醉了。我立刻打开锅盖,口水直流三千尺,真想大口大口地吃下美味的它。
我咬上一口,哇!好美味呀!甜津津的!过了一个下午,我的嘴巴里还有一阵清香。
说到粽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楚国有位诗人,名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张联齐抗秦,遭到当时一些贵族的强烈反对,还被罢官流放。后来,秦国击败楚国,屈原心如刀割,投汨罗江自杀。老百姓听了,划着小船来捞屈原。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人们将粽子投进江中,喂饱鱼虾。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端午节的粽子,真是人间美味呀!大家吃粽子的时候可别忘了爱国诗人——屈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