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人的地理观——天圆地方【优秀3篇】
话说古人的地理观——天圆地方 篇一
古人认为地球是圆的,这一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地球是一个圆球”这一观点,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也支持了这一理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也认为地球是圆的,这一观点被称为“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这一观念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其中描述了地球是一个方圆相间的形状。在《山海经》中,地球被描述为一个方形的大陆,周围被环绕着一圈圆形的大海,这就构成了“天圆地方”的地理观念。
古人认为地球是圆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他们观察到地平线上的船只或者建筑物会逐渐消失,这说明地球是曲面的。其次,他们观察到不同地区的日食和月食出现的时间不同,这也说明地球是圆的。
虽然古人认为地球是圆的,但是他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没有准确的认识。直到后来的哥白尼和伽利略等科学家通过更精确的观测和实验,才得出了地球是一个椭球体的结论。
总的来说,古人的地理观——天圆地方,虽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他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话说古人的地理观——天圆地方 篇二
古人的地理观“天圆地方”不仅仅是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更是一种宇宙观和哲学观。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种观念蕴含着对宇宙秩序和天人合一的理解。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是因为他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都是圆形的。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认为天是一个巨大的圆盘,星辰在天空中运行也是沿着圆形的轨道进行的。这种对天圆的认识,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总结。
古人认为地是方的,是因为他们观察到地球上的大陆和山脉都呈现出方形或矩形的形状。在《山海经》中描述的地球形状也是一个方形的大陆,这种对地方的认识,体现了古人对地球形态的理解和描绘。
“天圆地方”这一地理观还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的整体观念。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人三才合一,人类和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的地理观不仅仅是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更是对宇宙秩序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天圆地方”这一古人的地理观,不仅仅是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更是一种融合了宇宙观和哲学观的综合理解。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的地理学和天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话说古人的地理观——天圆地方 篇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你来到茫茫原野,举目四望,只见天空从四面八方将你包围,有如巨大的半球形天盖笼罩在大地之上,而无垠的大地在远处似与天相接,挡住了你的视线,使一切景色都消失在天地相接的地方。这一景象无疑会使人们产生天在上,地在下,天盖地的宇宙结构观念。古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更是如此,所以古人由此产生了对地理知识的懵懂认识——天圆地方。他们认为,大地由一只巨大无比的大鳖承托着,因为他们真的发现地平线是微微的有点下弯,而鳖背也是弯的,古人对大地的这一丁点认识,竟也与现代地球物理学暗合。还认为天是一个圆穹,象一个巨大无比的“蒙古包”穹顶,由九根大柱支撑着,上面的日月星辰以北极星为轴心,向西北方向旋转。
我们现在就从古籍中简单探寻一下古人关于地理知识的认识。
《尚书·虞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大意讲的是尧待天下太平后随后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具体实施文明推广的工作(即明教的内容),这就是最早的天圆地方的理论和实践。
《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潦水尘埃归焉”。
共工:《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可知其为上古某部落的首领,后来的传说成了神话里之火神。
不周之山:传说中,西北荒漠中的大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不合(有缺口),故名曰“不周”。天柱地维: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用九根柱子撑着,地有四条大维(维又解作绳)系着四角。
上古时,中国南方有位名“共工”的部落首领,不服那个叫做“颛顼”的黄帝之孙,未经大家伙的同意而继承帝位因而发难开战。力斗失败,心有不甘,亦不愿投降,忿而用头撞触名为“不周”的大山,以为寻死。使得撑天的九根柱子中,撞折了西北角的一根,天为之倾仄,所以天上的日月星辰向西北移动。又令维系大地的四条大绳中,被挣断了东南角的一条,令大地向东南方下陷,现在我国地形真的是西北高而东南低,以至地表上的水及泥沙都流向东南方,现在我国的各大江河大多流向东南出海。
又有《晋书·天文志》记载: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
“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按照这个地理观念,天地被赋予了形象的物体,其间距离也被说出可谓精妙。
同时天圆地方说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视)运动在不同的节气是沿不同的轨道进行的。以北极为中心,在天盖上间隔相等地画出大小不同的同心圆,这就是太阳运行的七条轨道,称为“七衡”,七衡之间的6个间隔称为“六间”。最内的第一衡为“内衡”,为夏至日太阳的运行轨道,即“夏至日道”;最外的第七衡为“外衡”,是冬至日太阳运行的轨道,即“冬至日道”。内衡和外衡之间涂以黄色,称为“黄图画”,即所谓“黄道”,太阳只在黄道内运行。从《周髀算经》卷下所载二十四节气,可知太阳在七衡六间上的运行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是:七衡相应于十二个月的中气,六间相应于十二个月的节气。这与我们现代接触的地理知识有许多互通之处。
我们对古人的解读与认识必须站在古人的时代,古人的知识眼界,古人的社会、地理环境去解读和认识古人。从而了解那个时代的想象和思想。对古人的解读应客观、公正,古人的地理观(以天圆地方说为例),是古人的思想,其中不免有糟粕,但更多的是古人的智慧精华。
上一篇:新学期新开始
下一篇:告诉我怎么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