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词(优质3篇)
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词 篇一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明月高悬于天空,照亮了千里之外的大地。这时,我在窗前静静地听着一首歌曲,歌词中唱道“明月千里寄相思”,仿佛是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之情。
明月是人们心中的思念之象征,它虽然只是一轮明亮的圆月,却能够在千里之外传递着相思之情。月光洒在窗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远方的山水之间,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歌词中的“寄相思”更是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在这个时刻,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曾经的朋友,想起了那些一直牵挂在心头的人。明月似乎变成了我的信使,将我的思念化作一缕缕清风,轻轻地送到他们的身旁。
在这样的夜晚,思念之情更加浓烈,心中的情绪也更加澎湃。我默默地祈祷,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我的思念和祝福。即使千里之遥,也无法阻挡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明月在天空中静静地挂着,它是那样的明亮、那样的安宁。我静静地凝望着它,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夜晚,我愿意用明月传递我的相思之情,愿那份深深的思念能够化作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个远方的心灵。
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词 篇二
明月高悬于天空,照亮了千里之外的大地。在这样的夜晚,我静静地聆听着一首歌曲,歌词中唱道“明月千里寄相思”,让我的心情变得格外动人。
明月是诗人笔下的思念之象征,它在夜空中独自高悬,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安慰。歌词中的“寄相思”更是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爱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时刻,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在我身边的人,想起了他们那温暖的笑容和深深的眼神。
在这个夜晚,我感受到了思念之情的深切。明月似乎成了我的知己,听我倾诉心事,看我思念远方的亲人。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飘向远方,带着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带着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在那明亮的月光下,我感觉到思念之情在心中流淌,如梦如幻。我默默地祈祷,愿远方的亲人和朋友都能感受到我的思念之情,愿他们在这个夜晚感受到我的祝福和关怀。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一刻,我的心情如明月一般明亮,如夜空一般寂静。我用歌词中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愿他们能够感受到我的真挚和深沉的情感。愿明月照亮我们的彼此,让思念之情化作一缕缕的清风,轻轻地传递到每一个心灵。
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词 篇三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边新月如钩
回忆往事恍如梦
重寻梦境何处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遥问心已愁
请明月代问候
思念的人儿泪常流
月色蒙蒙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桌上寒灯光不明
伴我独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无音讯
却待遥问终无凭
请明月代传信
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原唱:吴莺音上海绝世红伶Vol. 2 发行时间:20世纪40年代
1988年徐小凤翻唱此歌曲收录在专辑《别亦难》中,再次唱红该歌曲。
蔡琴 不了情 2007经典歌曲香港演唱会
人物介绍:
刘如曾 (1918—1999)
作曲家、戏曲家。原籍江苏常州。1918年出生上海。少年时代爱好音乐和戏剧。1942年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课余曾为话剧配乐,肄业。1945年参加雪声剧团,致力于越剧音乐改革。
1947年,刘如曾加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从事流行歌曲创作,作品温柔婉约,中西融合。以刘今和金流为其笔名,先后创作了《女神》、《晚安曲》、《自君别后》、《骑马到松江》、《春来人不来》、《明月千里寄相思》等歌曲,享誉歌坛。
1952年,刘如曾为华东戏曲研究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编曲,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音乐创作奖,以及文化部颁发的个人奖。后来,该剧改编成电影,于1954年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音乐片奖。刘如曾还参加了沪剧《星星之火》、戏曲片《罗汉钱》、越剧《西厢记》和《祥林嫂》的音乐创作,多次获奖。
建国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员、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中国音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1999年11月22日,刘如曾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上海,享年81岁。
歌曲轶事
如今,深入人心又为众多歌星翻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即是在那个时期灌录的.。可是,当初《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作者刘如曾将写好的歌给吴莺音唱,却“碰了一鼻子灰”,“不怎么好听嘛,我不要这首”。吴莺音说,当初自己认为这首歌“曲调不美”,还差点宣判了此曲的死刑,“当时写歌的人的作品没有人唱就等于卖不出钱,迫于生计的刘如曾一再怂恿我一定要录,我才终于答应了。”
谁知道歌曲一发行,在港台等地大受欢迎,“唱片卖疯掉,我和刘如曾都觉得好玩,想想差点就没有这支歌。”试想,假如没有吴莺音献声,《明月》很可能就此埋没在中国流行音乐长河里,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