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简介【精彩3篇】
司马懿简介 篇一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是曹魏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
司马懿出生于一个世家之家,他的祖父司马防曾任郡守,父亲司马防则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司马懿自小聪明过人,喜欢读书,对于历史和兵法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吏员和军官,很快就展现出出色的才能,被人们寄予厚望。
司马懿的政治才能在他担任丞相之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与曹魏的第一位皇帝曹操关系密切,曹操对他非常器重。司马懿帮助曹操稳定了政权,推动了曹魏的发展。在曹操逝世后,司马懿成为了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他被封为丞相,并担任了实际上的国家元首。
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司马懿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他曾多次征战,率领曹魏军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巩固了曹魏的地位。他善于运用兵法,灵活应对敌人的战术,被誉为军事家中的佼佼者。他还善于处理外交事务,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为曹魏争取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司马懿的统治也受到了一些争议。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这些措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认为司马懿在加强自己的权力的同时,剥夺了其他人的权益。此外,司马懿还采取了一些残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让一些人对他持有负面的看法。
司马懿逝世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了他的政治遗志,继续发展了曹魏。司马懿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后人称为“王朝奠基人”,被尊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司马懿简介 篇二
司马懿(179年-251年)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曹魏时期的核心人物。
司马懿出生于世家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司马防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的祖父司马防曾任郡守。司马懿自小聪明过人,对于历史和兵法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吏员和军官,很快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被人们寄予厚望。
司马懿的政治才能在他担任丞相之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与曹魏的第一位皇帝曹操关系密切,曹操对他非常器重。司马懿帮助曹操稳定了政权,推动了曹魏的发展。在曹操逝世后,司马懿成为了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他被封为丞相,并担任了实际上的国家元首。
司马懿在外交和军事方面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他曾多次征战,率领曹魏军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巩固了曹魏的地位。他善于运用兵法,灵活应对敌人的战术,被誉为军事家中的佼佼者。他还善于处理外交事务,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为曹魏争取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司马懿的统治也受到了一些争议。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这些措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认为司马懿在加强自己的权力的同时,剥夺了其他人的权益。此外,司马懿还采取了一些残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让一些人对他持有负面的看法。
尽管有争议,司马懿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后人称为“王朝奠基人”,被尊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了他的政治遗志,继续发展了曹魏。司马懿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争议,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被后人所记住。
司马懿简介 篇三
司马懿简介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司马懿简介的内容,欢迎查看!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个人年表
公元179年出生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
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次子司马昭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
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八月,孙权出兵攻魏。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太和四年(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司马懿从西城沿沔水直达朐腮,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四年(230),上表倡议建立上邦军屯。
太和五年,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八月,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征公孙渊,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筑京观。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孙权攻魏,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马懿在率军征吴。
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马懿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军讨伐王凌。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病(另一说法为司马懿是被箭射死的),夜间常梦见贾逵、王凌为崇。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司马懿被葬于河阴,谥文贞,后改为文宣。晋武帝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庙号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