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良知良能【推荐3篇】
哲理故事:良知良能 篇一
故事:温柔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小明是一个聪明而善良的孩子,他总是乐于助人。无论是帮助邻居修理房屋,还是给陌生人指路,小明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
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看起来非常饥饿和衣衫褴褛,他向小明乞求一些食物。小明毫不犹豫地递给他自己的午餐盒,虽然他自己也很饿。流浪汉感激地接受了小明的善意,并承诺将来会回报他。
几年后,小明成长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许多慈善机构,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陌生人打来的。
“你好,我是那个你曾经帮助过的流浪汉。”陌生人说道,“我现在成为了一位富有的商人,我想邀请你来参加我的慈善晚宴。”
小明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参加了晚宴。在晚宴上,他见到了很多曾经受过自己帮助的人,他们都感激地向他致谢。小明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因为他的良知和善良的行为带给了他们希望和改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良知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帮助他人,并创造美好的改变。无论是一次小小的善举,还是长期的慈善行为,良知能够引导我们走上正道,并带来无限的喜悦和回报。
哲理故事:良知良能 篇二
故事:勇敢面对挑战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小琳的女孩,她非常善良和勇敢。小琳非常关心村里的老人,她经常去照顾他们,给他们送食物和陪伴他们聊天。她的良知告诉她,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有一天,小村庄遭遇了一场洪水。洪水席卷了整个村庄,许多人被困在家中,无法逃生。小琳听到了求救的声音,她毫不犹豫地冲到洪水中,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许多人。她用良知和勇气克服了困难,帮助了无数人。
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小琳被村民们称为“勇敢的天使”。她的善举感动了整个村庄,人们纷纷向她表达了感激之情。小琳并不觉得自己特别,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和善良的能力,只要愿意付出行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良知和善良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拥有良知和勇气,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帮助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挥自己的良知和善良,为社会做出贡献。
哲理故事:良知良能 篇三
哲理故事:良知良能
因为人有良知良能。人本来就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与自然要求。小编收集了关于孟子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良知良能”是孟子著名的说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他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要爱慕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兄长的。爱慕父母,属于仁德;敬重兄长,属于义行。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天下通行的。”
由此可见,良知良能是指:一个人在年幼时“本来就知道、本来就会做”的事。试问:“知道”与“会做”善的行为(如仁德与义行),就等于已经是善了吗?答案很清楚:并不等于。孟子强调的只是:行善是出于人“本来”就有的内在要求。他并不是说:良知良能就是善。
换言之,人有良知良能,就像其他动物也各有其生存的特殊能力。但是,人的这种良知良能,却是要求实践仁义。也就是说: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属于人类的目标,如果忽略这个目标,则人与其他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目标就是实践仁义。
如果追问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的目标,则孟子的答案就是:因为人有良知良能。人本来就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与自然要求。要做人,就必须顺从及实践此一良知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