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征文「」(经典3篇)
中国教师报征文「教育的未来」 篇一
教育的未来需要注重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教育的未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挑战。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未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创造力是指个体能够产生新想法、新概念和新作品的能力。在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中,创造力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教育的未来的重要方向。创新思维是指个体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在信息爆炸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最后,教育的未来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等。在一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社会中,单纯的学术成绩已经不再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综上所述,教育的未来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挑战。这不仅需要学校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也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未来人才。
中国教师报征文「教育的未来」 篇二
教育的未来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未来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全面发展。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需要打破教育的边界,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发展空间。
首先,个性化教学是教育的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和发展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潜能。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通过个性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参与。
其次,教育的未来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和品格的培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不仅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还具备良好的品格和才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具备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与时俱进,适应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的未来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全面发展。只有通过个性化教学,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潜能;只有通过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具有优秀学术成绩、良好品格和领导才能的未来人才。教育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
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三
2016年中国教师报征文「精选3篇」
我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有多长,会有多宽,但我知道有中国教师报的引领,我会走得更坚定,更执著,也会给自己更多的惊喜!小编收集了中国教师报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国教师报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名师是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因此,关注名师、宣传名师就应是教育新闻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与重点内容。
纵览《中国教师报》,不难发现赢得普遍关注的一条重要新闻线索,就是研究报道名师的成长、成熟与成功。教育新闻与名师发展的相互印证与相互促进,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与名师发展工程所共同拥有的基本规律和有效路径。
事实上,在影响名师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就是教育新闻的介入与支持。魏书生、李吉林、康岫岩、李希贵等,无一不是伴随着教育新闻的宣传与激励而成长成熟的。没有教育新闻的有效参与和有力支持,名师发展的“加速度”就可能放缓,“成功率”就可能降低。
《中国教师报》是宣传报道名师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媒体,迄今(2011年12月21日)为止的“教育家周刊”已出刊68期,以“分享教育家智慧、推进教育家办学、呼唤教育家成长”为主旨,充分展现了教育家型名师的精神风貌与行动风采。不仅如此,头版文章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从讲到不讲的华丽嬗变》(2011年8月24日)一文,深刻地揭示了名师“高端追求,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有效地引领了“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改革路向。
其实,许多辛勤耕耘、埋头奉献的好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新闻发现与宣传,至今仍在不为人知的岗位上释放着可与名师相媲美的专业能量。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敬佩那些默默无闻但又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劳动;另一方面,也一定要通过责任强化、新闻敏感、机制创新等举措,最大限度地为名师发现与成长搭建“借助教育新闻”的良好平台。
正是因为如此,在“教育新闻关注名师发展”、“名师发展借助教育新闻”的基础上,还应寻求两者的深度契合,从而达成1+1>2的整合功效。
以辟设专栏的方式深度契合。专设的名师专栏可以对名师的关注、研究、宣传得以固化和深化,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与名师发展的深度契合。《中国教师报·教育家周刊》的许多专栏,都是“以辟设专栏的方式深度契合”的典型范例。
以跟踪专项的方式深度契合。名师发展的专项工程无疑是教育新闻捕捉、跟踪的重点,也是深度契合的亮点。近一年多来,教育部、财政部设立并实施的“国培计划”堪称为骨干教师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中国教师报》以《国培:改变中国教师》等多篇稿件系列报道了“国培计划”的良好成效,并于2011年11月2日,以“国培,加速教师成长”为题,深度报道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国培”工作的良好成效。
以聚焦专题的方式深度契合。名师最开始都是普通教师,发现名师,是教育新闻的重点选题。一年来,中国教师报致力于推出“新教师”,在16版推出一系列新教师人物素描,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做足文章,极具针对性地深化了对教师发展的研究。
作为一名教育人,一名教育新闻人,当我们对教育报刊、教育新闻进行价值判断和有效性审视的时候,不妨把其重要指标之一锁定在“对教师发展的关注程度”上,这是提高教育报刊办刊质量的明智之举,是彰显教育新闻引领功能的必然选择。
第二篇:中国教师报
2011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中国教师报在博客中结识。精彩的高效课堂在李炳亭的博文中绽放,课改精神在任永生局长的字里行间呈现,在他们的身上,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从此,我不再迷茫,不再消沉,开始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
5月,我进入了“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在这里,我找到了出奇制胜的.治班妙计,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知识。我开始学着写教学日记,记录教育教学的点滴。在各位版主的激励中,我参与了“香山夜话”的编辑与主持,积累了更多的课改经验。
会馆中,课改践行者们用行动诠释着课改,行走在课改路上的草根教师吕建斌,坚守课改“一亩三分地”的新教师庄华涛,辛勤耕耘“三权分治实验田”的胥加洲等教师,让我钦佩不已。循着他们的脚步,我踏上了课改之路。
相遇、相爱——追寻教育的本真
读报——我信心百倍。中国教师报处处闪现着课改人的勇气与智慧,“问道”、“课堂现场”、“我见”、“镇西随笔”、“网评天下”、“读报会”、“教育新观察”等栏目让我痴迷。每次拿到《中国教师报》,我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欣喜地品读着每一篇文章,浏览一遍又一遍,把精彩的段落抄在本子中,并写出读后反思。在这里,我读懂了教育,读懂了“新学校、新课堂、新教师”的内涵,读懂了课改,中国教师报传媒铁军用自己的赤诚之心践行着“课改人”的教育信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对课改充满了信心。
用报——让我在课改路上走得更远。《中国教师报》的文章成了我课改路上的“导学案”。我尝试着用这些课改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我开始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学着写导学案;相信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双色笔、纠错本、活页夹”的使用,让学生学得更有效。自由地议,大胆地评,精彩的展示,学生的自信逐渐显露。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在我的课堂中落地开花。
相随、相伴——行走在课改路上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让领导与同事对我刮目相看,身边的同事也开始读报、用报,加入到课改的行列中。课余时间,我们常常一起学报,一起讨论如何用中国教师报引领自己的课堂,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合作小组的建设,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增强评价的有效性等。我们在探究中逐渐成长。
第三篇:中国教师报
第一次见到《中国教师报》,是在2006年的春天。那年,学校第一次订阅了这份报纸,我在图书室里偶然发现了她,并且“一见钟情”。那天,我在图书室里,看得忘记了上课,是查课的领导把我从字里行间揪出来,我的人进了课堂,心却留在了图书室……
从此,报纸一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在校长前头,成为当之无愧的“首席读者”。
我的“处女作”
读得多了,写的欲望便蠢蠢而动。我默默地提醒自己——“这样全国性的报纸,岂是你这样的癞蛤蟆能吃到的天鹅肉?”可是,那一个个灵感的火花却执拗地闪烁着,越来越强。直到我把酝酿已久的东西付诸笔端,封进信封,投进邮箱,那颗心才稍稍平静下来,却又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
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等待并不漫长。也就两三天的工夫,我便收到了拟用通知。2006年7月5日,我的处女作发表在第166期的《中国教师报》上。这让我赚足了同事的羡慕和嫉妒,也让我尘封的写作激情再一次被点燃。
我的“处女博”
学校拉了网线以后,网络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接触到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也是一次偶然,我闯进了“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的前身)。2006年3月14日,我在论坛以“秋枫”为名注册,开始了我的网络教育生活,并结识了许多朋友。没课的时候,我就泡在论坛里,和几位前辈互相沟通。也就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在中国教师报的网站“中国教育博客”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撰写博文、回复评论、分享感悟,这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我的生活因此变得忙碌而充实,劳累而幸福。可惜的是,因为服务器变更,许多数据丢失,“中国教育博客”成了我心里最美的回忆……
我的“处女秀”
盼盼编辑是我在QQ上认识的第一个编辑,当她读了我的日记《走进龙湾的日子》,就约我写篇文章,在网上就此话题组织了讨论,并于2011年1月26日在“教育家周刊”全版刊出。我,一个偏远农村小学的“麻雀校长”,能在国家级的报刊上独占一版,何其幸哉?虽然我的“处女秀”不是那么阳光灿烂,关于我的话题也太过沉重,但我坚信自己的思考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偏远山区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们。不知道,我们市的“教学点改造工程”和这个话题有没有关系,如果有,那就是中国教师报给我市的农村小学带来的福音。
我的“处女行”
2011年5月份,中国教师报组织了一次网友的线下活动——新教师走进杜郎口中学。我和报社的6位编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网友,一起开始了探寻杜郎口中学的教育密码之旅。两天多的时间里,我们不知疲倦地穿行寻觅,我们激情澎湃地讨论交流,我们凝神屏息地细心聆听,深夜的“卧谈会”往往要开到凌晨时分。这是我参加工作十几年来,第一次走进全国知名的学校参观学习——而且,是主动地、真心实意地想学一点东西。这次“处女行”,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对我的触动极深。回来后,我积极地向周围的人宣传杜郎口中学,并且努力地改变自我,改变我们的学校。虽然,我无法像崔其升校长做得那样好,但我相信,每一个点滴的改变都是给学校、给老师、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我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有多长,会有多宽,但我知道有中国教师报的引领,我会走得更坚定,更执著,也会给自己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