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永远的远方【最新3篇】
韩寒:永远的远方 篇一
韩寒,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和导演,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作品赢得了众多读者和观众的喜爱。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反思,带给人们深刻的触动和思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韩寒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种追寻远方的精神,他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无论是《三重门》中的主人公小李,还是《后会无期》中的马建,他们都在追寻着自己内心深处的远方。这种追寻远方的精神,是韩寒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韩寒的作品中,对于远方的想象和向往常常通过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比如,在《后会无期》中,韩寒通过描写主人公马建与女友小米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展现了追寻远方的渴望。而在《三重门》中,小李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于未知的渴望,则通过他对于“三重门”的探索来表达。这种象征性的手法,让韩寒的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除了作品中对于远方的追寻,韩寒本人也是一个充满追求的人。他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导演和投资人。他的作品不断创新,他的投资项目不断拓展,他的追求不断升华。他永远不会满足于眼前的成就,总是在寻找新的挑战和机会。这种追求的精神,也让他成为了一个不断进取的人。
总的来说,韩寒的作品和他本人都充满了对于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于未来的向往,而他本人则通过不断创新和追求新的挑战来实现自己的远方。他的作品和他本人都是永远的远方,永远让人们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韩寒:永远的远方 篇二
韩寒,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作品和个人魅力让人们无法抗拒。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带给人们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在韩寒的作品中,对于远方的向往常常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呈现。比如,在《后会无期》中,主人公马建和女友小米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幻想着未来的远方。他们渴望着旅行,渴望着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种对于远方的向往,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浪漫和激情的力量。
除了对于远方的向往,韩寒的作品中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和情节的发展,展现了人生的曲折和无常。他告诉人们,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坎坷和挫折。但正是在这些坎坷和挫折中,人们才能够成长和进步。这种对人生的思考,让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共鸣和启发。
韩寒的作品中的远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种心灵的追求。他告诉人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远方,就会有无限的可能。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自由和梦想的追求,这种追求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或者电影,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总的来说,韩寒的作品中蕴含着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浪漫和激情的力量,启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永远的远方,永远让人们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韩寒:永远的远方 篇三
韩寒:永远的远方
毕淑敏:你是晴空的流云
关于非洲,你了解得可多?恕我问你几个小问题。
你可知道非洲的全名?
当我如此发问时,听到的朋友先是一愣,然后漫不经心地回答——非洲不是就叫非洲吗?难道还有其他名字?
我说,亚洲的全名叫亚细亚,欧洲的全名叫欧罗巴。南美洲叫南亚美利加洲,北美洲叫北亚美利加洲。以此类推,非洲也应该有全名的。
朋友怔了一下,缓过神后说,那不一定。凡事皆有例外。比如南极洲,肯定没有另外的名称。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说吧。
看我固执决绝的样子,该人假装认真思忖后说,非洲的全名,莫不是“非常之洲”?
非洲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之洲,但它的名字不是来自这个说法。我纠正道。那就真是不晓得了。请告诉我吧。朋友妥协。
在非洲度过了几十天,实在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过我的若干误解,渐渐地被澄清。愿把这些心得,与更多的人分享。好吧,地理概况暂且说到这儿,以后我找机会再卷土重来。现在坦诚交代我为什么要去非洲。
所有的旅行都是有前因后果的。那种所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都是对旅行的敷衍了事和不求甚解。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旅行。越是无缘无故说走就走,原因越是隐藏很深难得破解。 2008年我乘船环球旅行,走的是北半球航线,主打人烟稠密的亚洲、欧洲、美洲。对于非洲,只是轻轻掠过了北部,通过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本老媪决定在有生之年,去一次非洲,趁眼已花耳未聋这当儿,瞻仰这块神秘大陆。
一个想法就像一枚橘子的种子。可惜没有魔术师,不能让橘子籽立刻长出绿叶,挂满金灿灿的橘子。咱普通人对于心底念想,能做的事儿只有积攒盘缠和等候时机。
等待这事儿,不能太着急,也不能太懈怠。太着急就容易仓皇,太懈怠了就容易碎弃。我于是开始呼风唤雨,每日兴起法术——呼风就是天天早上都想想要去非洲这件事,期望吸引力法则,让我心想事成;唤雨就是高度留心和非洲有关的一切信息,集腋成裘。
自我大兴法术之后不久,收到一家旅游杂志的电话,说他们看到我在新浪上写的一篇博文,内容是在加拿大寻找北极光的事。他们说很想采用这篇博文在杂志上刊出,征询我的同意。此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我自然忙不迭地表示赞同。临放下电话的时候,对方说,毕老师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事儿?我很没出息地说,除了寄样刊,记得付稿费啊。我正在攒去非洲的盘缠呢。
对方很周到地说,稿费虽微薄,一定会速付,请放心。同期杂志上也有关于非洲旅行的信息,您可以留意。
于是,盼着那期杂志。不是为了自己的文章,而是为了非洲的资讯。杂志终于到了。相关的文章是介绍一列叫作“非洲之傲”的火车,顶级奢华,终年驰骋在非洲大陆上,有多条线路可供挑选。最精彩的是它有一趟一鼓作气穿越非洲的旅程,两年发一趟车。我一边看,心跳一边加速,好像那火车喷出的白烟,已经弥漫眼前。文章结尾处,留有一个用于联系“非洲之傲”中国总部的电话号码。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话筒,拨通后准备一诉衷肠,不料对方是电话留言。
我踌躇了一下,主要是思忖好的话,都是对人说的,不知道面对机器说什么好。最后便结结巴巴地留言,说我对“非洲之傲”的旅程很有兴趣,把电话号码吐露给了那部机器。
放下电话,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一本杂志的发行量多大啊,一定有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一定会有很多电话打过去。这个机构肯定忙得头昏脑涨。
晚上,我突然收到一个电话,来自新加坡。一个很悦耳的男声,说他是“非洲之傲”在中国的总负责人,名叫金晓旭。他听到了我的电话留言,因为正在国外公务,现利用在新加坡转机的短暂时间,与我联系。
我一时语塞,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完全没想到这家机构的负责人会如此敬业,对一个普通的咨询电话如此尽责。我原来准备好的一连串问题,一想到人家在国外的机场,花着高额的电话费,就问不出来了。我只是强调说,我对“非洲之傲”很有兴趣,很想多了解一点儿这个项目的情况。金先生正好要登机了,他告诉了我“非洲之傲”的网址,让我先看看。如果有兴趣,等他回京后再与我联系。
我放下电话,立刻打开电脑,进入了“非洲之傲”的网页。点开首页上的五星红旗标志,进入了中文界面。我一边看,一边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喘气力大了,吹走了好不容易得来了的消息。看到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从南非开普敦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行程,原文中一句——“这是一次史诗般的旅行”。
让我顿觉喉咙口喷涌一股腥甜气息。多年以来,每当我心潮澎湃之时,就会有这种心脏位置上提动脉热血迸射的感觉。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我渐渐老迈,甚至以为自己再也不会为了什么事情而高度激奋,没想到这一个非洲之行的页面就让我血脉偾张。我记得很清楚,就在那一瞬,我下定了非洲行的决心。无论要花费多少金钱,不管要经历多少繁杂手续,不怕山重水复瘴气横行,我都要去非洲!
之后的准备工作,果然层峦叠嶂非同小可。实在说,比环球旅行还复杂。环球旅行我走的是北线,主要是在第一世界发达国家转圈,各方面的沟通和安排,都比较成熟顺畅。非洲则是第三世界的节奏,急不得恼不得。规则常常莫名其妙地作废,意想不到的变故乃是家常便饭。除了节哀顺变,预留出更充足的时间和将耐心磨打得更柔韧之外,别无他法。史诗并不是那么容易吟诵的。到非洲很远。比到北美和欧洲都远。万里迢迢,就是坐北京到南非的直航,也要飞行15个小时以上。我为了节省盘缠,买的是中途转机的票,加上在机场等候的时间,差不多要近30个小时。非洲诸项接待条件差,但旅行开销并不便宜,几乎和我全球游的费用旗鼓相当,要几十万。再一点是非洲相对危险,除了战乱和治安方面的问题,还有闻所未闻的传染病。我有一个朋友的弟弟公干非洲,在当地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脑炎,人事不清地运回国,虽经大力救治,还是在昏迷了一年之后与世长辞。 非常感谢金晓旭先生,他渊博的知识和勤勉的工作态度,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如果没有他,我的这趟“史诗般的旅行”,刚起笔第一行就得夭折。特别是当我疲于奔命实在应对不了规划旅途的无数繁琐细节,准备放弃某些重要项目的时候,他的苦口婆心和谆谆告诫,类乎指路明灯。他温暖的提点,让我重新燃起希望。他周密的安排,让我对这趟未知的旅程增强了信心。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金晓旭先生,就没有我的非洲之行,也不会有这本书的问世。对此我深深感谢并铭记心间。
终于,一切准备停当。我注射了预防黄热病的疫苗,口服了预防霍乱的丸剂,怀揣着治疗恶性疟疾的青蒿素,带着各种驱蚊剂和药品,加上简单几件行装,一咬牙一跺脚,出发啦。目的地——阿非利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