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勤廉榜样事迹材料(优选4篇)

乡镇干部勤廉榜样事迹材料 篇一

乡镇干部张明,是一个备受群众尊敬和爱戴的榜样。他始终坚持勤廉清正的原则,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履行公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张明自幼就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一位退休的农民,一家人生活节俭,从小他就懂得珍惜每一分钱,不浪费公共资源。当他考上大学后,他坚持自力更生,不依赖家庭,通过兼职和助学贷款来支付学费。他不仅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个优秀的学历,还培养了自己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

毕业后,张明选择回到家乡乡镇工作,他觉得这是自己为家乡做贡献的最好机会。他被任命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每天早早就来到办公室,认真处理各种文件和公文,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他不仅在工作上勤奋努力,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张明的勤廉清正也体现在他对权力的正确使用上。他坚决抵制贪污腐败的行为,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他在处理工作中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只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还积极参与政府的反腐败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帮助上级部门发现和处理腐败问题。

张明的勤廉榜样事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他的工作作风深受群众的好评,他的廉洁形象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他的事迹被广泛宣传,成为乡镇干部的楷模。

在张明的带领下,乡镇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注重发展经济,努力吸引投资,为乡镇带来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他注重改善民生,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他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张明的事迹告诉我们,乡镇干部要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勤勉敬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乡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镇干部勤廉榜样事迹材料 篇二

乡镇干部李红,是一位以身作则、勤勉奉献的榜样。她不仅在工作上勤奋努力,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乡镇的面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李红在乡镇工作多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她常常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她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她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她还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和一所设施齐全的学校,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李红的勤勉奉献也体现在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上。她每天早早就来到办公室,认真处理各种事务,为乡镇的发展出谋划策。她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她注重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她还带领团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推动乡镇的发展。

李红的事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扬。她的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成为乡镇的榜样。她的事迹被广泛宣传,激励着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她的廉洁形象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在李红的带领下,乡镇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注重发展经济,积极引导企业投资,为乡镇带来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她注重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保障和社区建设,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让乡镇的环境更加美丽。

李红的事迹告诉我们,乡镇干部要以身作则,勤勉奉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乡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镇干部勤廉榜样事迹材料 篇三

  一场场生动的教育,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伴随着巡回报告在全省各地的开展,一个优秀基层干部的名字在浙江大地广为传颂……

  她就是王益群,仙居县官路镇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一名扎根基层26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党的事业,献给山村群众的乡镇纪检干部。

  情牵百姓、执政为民,她将满腔热情倾注于群众工作

  又是一年秋风起,斜阳下,望着刚刚建成的新房,仙居县官路镇后里吴村71岁的村民吴冬香情不自禁地从上衣口袋掏出手机,按下她一直想拨打的号码。

  屏幕上显示:“王益群”,但电话那头,再也听不到她熟悉的声音。

  7月,一个令仙居县官路镇干部群众刻骨铭心的月份。

  2010年7月22日,年仅45岁的官路镇原纪委书记王益群因患胃癌晚期,医治无效,离开了她深爱的家人,离开了深爱的乡亲,离开了她深爱的山山水水……

  “哎,我现在都还不敢相信我们的王书记就这么走了,我还想等盖了新房,请她来坐坐,现在再也没机会了……”说着,吴冬香的眼中已噙满泪水。

  王益群,人如其名,以做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为一生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如莲花,爱如莲花,你是一缕金色的阳光,灿烂了父老乡亲的心房。你是一段动人的故事,生如莲花舒展悠悠的清香……”一曲追忆,一幕幕画面再次清晰起来……

  “群众的事没办好,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

  后里吴村是官路镇工业集聚区,因为在多年前征地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村民对镇党委、政府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久而久之,村里工作无法开展,发展基本停滞,成了镇里的落后村、钉子村。

  2009年11月的一天,镇党委书记曹植森找到王益群。

  “益群,镇里决定在后里吴村开展后进村转化工作,由你担任工作组组长。我知道这块骨头很难啃,希望你能试试。”这个烫手的山芋曾经被不少人推脱,曹植森早已做好王益群拒绝领命的心理准备。

  “好!”王益群没有多说什么。其实,她心里明白,村民多年的积怨并不容易消除,这个组长不好当。

  第一次到村里,王益群便叫上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破旧的村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一见镇里派了位女组长,村民们便议论开了。“来个女同志,可能只是挂个名头,应付应付我们。”“这个女干部,能给我们办实事不?”……面对村民的质疑,王益群微笑着说:“大家可以把我当自家人,有什么难处、有什么要求,随时都可以找我。”

  一天,王益群在村里走访,一名老妇疾步匆匆地走到她面前。

  “你就是镇里派到我们村的王书记?我们家的老屋破破完(仙居方言,非常破旧的意思),就快塌了,还有手臂粗的蛇爬进来,你管不管?”问话的便是村民吴冬香。

  “管婆,你带我到你家去看看。”

  说着,王益群随吴冬香来到位于山脚的一间老房。屋子后门是一座大山,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光线,老人生活在这间已有50多岁的屋子里,墙壁爬满了裂缝,屋顶还不时有石灰飘落。

  看着这景象,王益群心里一紧,握着老人的手,说:“婆啊,这房子太危险,我一定帮你移到下面平地去。”

  在村里走访时,王益群发现,大部分村民的房子都有五六十年的房龄,而且是危房,村民最强烈、最迫切的愿望是旧村改造。

  但是,村里土地调整是摆在她面前最棘手的事。该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土地涉及151户村民,几乎每户都有自己的想法。

  王益群就一组一组、一户一户地去做工作。因为农户白天干活,一般都不在家,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找村民谈土地置换的事情。

  每当太阳下山,夜幕渐渐降临时,一辆香槟色的QQ车穿行在山路上,那是王益群为方便下村专门购置的私家车。车里放着她随身带的保温杯,里面装着治疗胃病的中药。半年时间里,她几乎每天处理好镇里的工作,就往村里跑。

  “其实,那时候王书记已经得了胃癌,她每天脸色也是铁青色的,但她一直说是普通的胃病,因为工作忙也没时间到医院细查。”后里吴村驻村干部徐为民记得,那几个月,每次和村民“谈判”几乎都到凌晨,即使群众情绪激动地呵斥,王益群也总是面带微笑地听着,和村民沟通想法,做思想工作。“有时候,忙得忘记吃饭,饿了,她就嚼几口方便面。好几次,我见她捂着肚子,可能是胃太疼了。她就悄悄走出会议室,到自己车里喝几口中药后,又回到会议室。我们劝她先回去休息,但她总是说村民的事还没办好,我回去哪能睡得着。”

  “王书记连每个周六、周日都来我们村。平时,我们遇到什么难事,一个电话,她就赶过来。”后里吴村村委会主任吴旭明感叹,“这样的干部,我们百姓能不信、能不服吗?”

  其实,王益群在解决后里吴村遗留问题时,受了不少气,甚至遭到过谩骂。

  也有人劝王益群:你全心全意想帮村里办好事,但村民不理解就算了,没必要自己讨骂。

  “如果是我,肯定要发脾气。可她还能心平气和地一趟趟往村民家跑,一次次地找他们谈。作为一名女同志真的不容易。”徐为民说,正是王益群对老百姓深厚的感情和工作的韧劲感染了工作组的每一个人。

  王益群常常对他们说:“村民骂我,说明我的工作还没做到家,我更要上门找他们沟通。群众的事没办好,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只要我们用心办实事,他们迟早会理解的。”就这样,她忍着胃痛,没日没夜地泡在村里,有些村民家,她先后去了十几次。

  在她的努力下,后里吴村的土地调整终于如期完成。村民们看到新房开工兴建,说不出的高兴。

  村庄整治也开始了,后里吴村110多口露天粪缸是个大难题。为了建公共厕所,需要把这些粪缸拆除。每口粪缸重50多公斤,就算男人都嫌太脏太累,不愿意干。

  王益群见状,挽起衣袖,第一个动手。“来,我们一起拉。”村民们见王书记都带头干,也都上前帮忙。

  “用力拉!一二三,用力拉!”她一边喊着,一边和村民们一起用手抓起粪缸往外拔。

  此时,雨下个不停,但王益群和村民们一起,在雨中整整干了一天,直到天黑,将110多口露天粪缸全部拆除。如今,公共厕所已经建起,夏天村里再也不会有恶臭了。

  这就是王益群,只要是有益于群众的事,就算再苦再难,她都不轻言放弃。

  上张乡米坑村,高山村上红茄地里,一只只红茄在阳光下发出亮光。

  村支书张贤林站在田边感慨万千:小坑村从出了名的穷村到全乡发展高山蔬菜第一村,王益群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

  2004年,任乡党委委员的王益群驻村米坑村。第一次来到村里,村民们就把她团团围住。

  “我们也想致富,可是找不到好门路啊。”“我们村穷,王委员你看看有啥路子。”……村民七嘴八舌地和王益群说开了。

  “乡亲们,别急,我们一起想办法。”王益群神色凝重,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村民们改变现状。回到镇里,她便忙开了,找县农业局专家请教、找县蔬菜办干部商量,还带着专家到米坑村实地考察。

  根据村里的情况,专家们建议推广种植高山蔬菜。高山蔬菜这个名词,当时村民还很陌生,一怕没有技术、二怕没有资金,大家都有些畏难情绪,谁都不想先试。

  王益群就挨家挨户做工作,三天两头在村里、乡里、县里跑,为村民争取到3万元启动资金。驻村两年,她每周坐公交车到米坑村,请来农技专家到村里手把手地指导村民。为了帮助村民寻找销路,她四处打听,找到隔壁乡的农产品贩销大户上门收购。

  王益群一一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第一年有80多户村民开始试种红茄。

  农忙时,烈日下,头戴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的王益群在地里和村民一起采摘茄子。村民忙农活没时间做饭,她就帮忙生火做饭给大家吃。

  “她没有架子,我们有什么困难,都喜欢找她聊。”村民张胡德听说记者来采访王益群的事迹,专程从广东坐飞机赶回来。“那时候,我们家穷,根本没有资金种红茄,是她帮我们争取补助。后来我们家脱了贫。女儿到广东打工,我也跟着去了。虽然我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向她说声谢谢,但心里永远记得她对我们百姓的好。”说着,老张眼中泛起了泪光。

  如今,全村家家户户种植红茄,高山蔬菜基地已经发展到200多亩,每亩年收入5000多元,60多户村民盖起了新房。周边11个村也跟着发展了高山蔬菜,高山蔬菜成了上张乡的“致富菜”。

  一身正气、秉公执纪,她对腐败现象绝不姑息

  干过纪检工作的人都知道,查办案件难,乡镇纪委书记查办案件更是难上加难。人手缺乏不说,乡镇地方小,人际关系复杂,容易得罪人,既要驳回一个个说情者,又要顶住许多压力。

  面对说情,甚至是恐吓,王益群没有退却过。

  2006年9月,接任官路镇纪委书记伊始,一封群众举报信转到了王益群的案头:大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某在村里想让哪个村民入党,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村里三分之二的党员和他沾亲带故。

  王益群隐隐觉得这其中有问题,立即组织调查。

  大湾村的6名党员同时接到协查通知,同一天被请到王益群的办公室谈话。接着,王益群又带着调查组走村入户,一户户地听村民的意见。通过调查,查明王某没有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就将已经嫁到他乡的女儿和另外一名村民发展为预备党员。

  看到王益群动真格,王某再也坐不住了,心慌的他到处找关系为自己说情。

  “大湾村那事,你就意思意思,过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事。”“益群,你刚来官路,没必要把一个村支书搞得那么难堪。”“你手下留情,就睁只眼、闭只眼,人家不会忘记你的。”……说情人有的给王益群打来电话,有的当面给她暗示。

  “党纪决不能留情,让我这个纪委书记留情,你觉得合适吗?如果我睁只眼、闭只眼,是对党、对百姓不负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一番话说得说情人不好意思。

  随后,王益群报经镇党委同意,取消了两人的预备党员资格,并依纪撤销王某的党内职务。

  4年来,在王益群的带领下,官路镇纪委共查处了30起党员违法违纪事件,9人被开除党籍,两人受到免职处分,百余起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到2010年上半年,全镇信访量比3年前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其实,王益群也不是铁石心肠,每次发现干部有问题,她自己也很心痛,但她明白身为纪委书记不能损坏党纪的'尊严。

  62岁的村支书胡旦寅打心眼里感激王益群。“是王书记还了我清白,有了这样公正的纪委书记,我们工作起来也放心了。”胡旦寅流着泪说,如果自己工作做不好,他第一个对不起的就是王书记。

  前两年,村里征地拆迁,村集体一下子有了近百万元资金。有几名村民跑到王益群办公室举报村里7名村干部贪污征地款30多万元。

  王益群接案后,第一件事就是查账。连续一个多星期,她和调查人员一起一笔一笔地核对村里过去10年的账。每查一笔账,王益群都要求将结果上墙公示。全部账本复印后,亲自上门送到村民手中,并把账目一条条解释给村民听。

  经过核查后,村民才知道,之前5年因为村里没有集体资金,村干部的补贴年年打白条,直至集体有钱了,这才补足,人均不到1万元,胡旦寅带头只领八成补贴。除此之外,村干部并没有拿村里的钱。

  “村干部有问题,我们会一查到底,决不包庇,如果真没问题,我们也不能冤枉人。”在村民大会上,王益群语重心长的话,让村民们消除了误会和顾虑。

  担任纪委书记以来,王益群对违纪行为绝不姑息,但也不冤枉一个人。

  无怨无悔、扎根基层,她把对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

  王益群是个重情爱家的人,只不过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只能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王益群的儿子王杨凯凌现在在读大学。从记事起,他就知道妈妈一直在乡下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她来去匆匆的身影。

  儿子上高三时,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一只脚骨折了。在医院上石膏时,医生说,几个月不能下地走路,还需要人好好照料。王杨凯凌一听暗暗高兴:“这下妈妈总要在家里多呆几天陪我吧。”

  可是,没等上好石膏,王益群接了个电话后,面露难色地对他说:“儿子,对不起,妈妈要下村处理问题,没法陪你了。”说着就匆匆走了。

  王益群对家人有着太深太深的感情,但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她对亲人有太多太多的愧疚。

  乡镇工作26年,王益群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她只能把对亲人的爱和歉疚深深地埋在心底:

  母亲瘫痪在床8年,因为长年在乡下工作,她很少在床前尽孝,只在母亲去世那一天陪着母亲走完最后一程。

  为了弥补对丈夫、儿子的愧疚,每天不管下班多晚,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累,她都会先把家人的衣服洗好再休息。第二天早上6时前,她会第一个起床,烧好早饭后出门上班。

  “哎,太累了,走都走不动了。”见妻子经常拖着疲惫身躯回家,王益群的丈夫杨善哉非常心疼,也经常动员她调到城里工作。

  “农村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调工作的事情等等看吧。”王益群淡淡地说。

  26年,王益群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调动要求。

  去年5月28日,王益群被抽调到县纪委参与办案。

  当时,她的胃部已经出现剧痛,而且疼痛已经蔓延到其他部位,但对组织的安排,她从没想过推托,而是悄悄带上了中药和熬药罐。

  出发去办案点的清晨,带队办案的县纪委领导郑金鉴觉得王益群脸色不好,询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什么,老胃病。”王益群轻描淡写地说。

  在椒江办案期间,王益群是监控组组长,与4名纪检干部24小时轮流监督办案点。

  办案头一天,坐在监控器前,王益群脸色苍白,挂满了汗珠。

  “王姐,你怎么了?”同组办案的王秀燕问。

  “我没事,你要管好监控器啊,我去喝点药。”10多分钟后,王益群又平静地回到座位上。

  夜里,王益群蜷曲着身体,趴在床头,用嘴咬着枕头,一声不吭。

  “怎么了,没事吧?”王秀燕分明看到,王益群的床单已被汗水湿透。

  “痛得有点厉害,打扰你休息了。”王益群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也就是从那晚开始,王益群动用组长的“权力”:“以后都由我来值夜班吧,反正我睡不着。”其实,她是怕自己胃疼,打扰同屋人休息。

  就这样,王益群忍着剧痛,一直坚持到办案结束。

  6月6日,办完案子回到家里的王益群在丈夫催促下,再次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胃癌晚期。

  转院到杭州治疗的那段时间,是她20多年来和爱人朝夕相处最多的时候。

  在陪伴妻子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杨善哉心底一直有个心愿:带妻子到西湖看一看。两人结婚前一起去过西湖,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故地重游。

  但是日渐虚弱的王益群,一直未能成行。

  2010年7月22日中午11时15分,王益群永远闭上双眼,这个心愿成了永远的遗憾。

  8月2日,王益群出殡的日子,仙居地表温度超过40℃,但是,上千名群众冒着酷暑自发赶来。送行的人群中,有步行20多公里赶来的村民,有年过八旬、拄着拐杖赶来的白发老人,有抱着孩子赶来的妇女,有特地从外地赶回来的务工村民……他们都是为了见益群书记最后一面,送她最后一程。至今,人们说起千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犹在眼前。

  在王益群离世一年后,再次追寻她26年来在基层奔波的身影,依然能感觉到她并没有走远:她的铁骨柔情留在了山乡,她对百姓那浓郁深厚的爱留在了山乡……

乡镇干部勤廉榜样事迹材料 篇四

  黄文武,男,汉族,出生于1969年3月5日,跳马镇曙光垸村人,中共党员。1987年至1997年在团然乡机械厂工作,任五年铸造车间主任;1997年至2001年任曙光村雷田组组长;2002年至2007年任曙光村村委会主任;2007年至2010年任曙光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至今,任曙光垸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至2012年就读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长沙分校农村行政管理专业,获大专文凭。

  黄文武同志自2007年担任曙光垸村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团结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牢记“一岗双责”的使命,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当好一个班长,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开创了曙光垸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近年来,曙光垸村先后荣获县级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市级生态村、全国妇联先进单位、市级十佳村、县级人民满意村、县级二星级农家书屋。黄文武同志也曾获县级文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一、练内功,强素质,做一名学习创新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黄文武同志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着眼于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力求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动脑筋、下功夫。

  二、谋发展,惠民生,做一名服务发展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发展是第一要务。黄文武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美丽曙光垸村,打造人民幸福家园”为工作目标,探索发展路子,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在发展村域经济方面,我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健全本村基础设施,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曙光垸村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极力改善村域经济,村域经济逐年显著提升,年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4900元,较去年增长26.3%,增长率位居全镇领先水平。目前本村已有永盛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芷兰园林有限公司(合作)、长沙县丽利诚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长沙县君仁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长沙县跳马林海苗木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专门从事花卉苗木行业的经济组织。

  2、我村建有功能相对齐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给村民办事提供了便利。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有农家书屋、文体综合活动室、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室、综治服务站、人口与计生办公室、妇女之家、人口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协会、未成年人活动室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主要功能为议事办事、学习培训、便民服务和文化传播,有效助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实践活动。

  3、我村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将各项农村补贴落实到户:积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做到应保尽保,尽最大努力让家庭情况真正困难的村民享受低保,特困户、五保户、三无人员救助率达100%;城乡居民新型医疗保险收缴工作达到99.4%,新农保参合率达到97.1%;计划生育工作保证了低生育水平,查环孕检率位居全镇前列,各项奖励资金、农业三补资金以及各种救助资金造表到户到帐。大力宣传家电下乡和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还向全村村民发放了惠农补贴“一卡通”明白卡以及在蔬菜生产上禁用农药品种;殡葬无一户要做工作,火化率确保了100%;加强耕地保护,建房严格按照程序审批;加强林地保护,无滥砍滥伐现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齐全,账务规范,村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三支笔审核”,严格按照县、镇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村级工程建设严格按程序进行,坚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及“四议两公开”步骤进行。曙光垸村连续10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村民集体上访或联名上访事件,村风正、民心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种大好局面凝结着黄文武同志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4、全力抓民生保障。在工作期间,黄文武同志被党员群众赞誉为“三种人”。即:困难面前的“带头人”。在群众危难之际,总能看到他亲临一线指导参加抢险救灾的身影。群众信任的“热心人”。在平常工作闲暇时,走村串户,与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上访户交心谈心,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民生建设的“领头人”。为抢抓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他想方设法找部门,跑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公路建设方面:100%的村和65%的组通上水泥路,村级主干道实现了100%亮化,既为村民晚间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水利建设方面:我村重点启动了斑竹塘水库治理、曙光垸防洪堤维护、杨家桥老港清污工程及中三字祥组、坪田组灌溉渠修缮工程。斑竹塘水库治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该工程总投资190余万元,其余工程均已完工,为村民生产、生活大大地提供了便利。

  (3)、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方面:全村400个“四池净化”工程正在进行中。近年来,我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列为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村支两委和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村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一改过去“脏、乱、差”的状况,连续名列跳马镇前茅,成为我镇环境治理典范。

  三、抓勤廉,树形象,做一名勤政廉洁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黄文武同志始终坚持用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以廉洁自律的实际行动树立形象作出榜样。

  1、不断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工作中注意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脚踏实地,不摆花架子,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指导精神和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做到遇事不回避、不推诿,敢于担当,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团结。作为支村两委班子的“班长”,黄文武同志自觉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研究,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同时,注意抓班子、带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村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带头廉洁自律,当好表率。工作中,黄文武同志坚持党性修养不放松,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在权力、名利、金钱各种关系面前,以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抵御渗透和侵蚀。坚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和村级各项制度,做到“五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头,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家人,不该做的不做。凡事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努力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黄文武同志对曙光垸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决心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实践中破解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立新功,谱写曙光垸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光辉篇章。

相关文章

这样的夏夜真好作文(通用6篇)

这样的夏夜真好作文 第一篇一场阵雨过后,夏天的空气前所未有的清新,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了热闹的江边。顺着台阶走近江边,迎面扑来的是阵阵凉风和一种江边特有清香,让人感到格外舒服。来到江边,一阵喧闹打断...
话题作文2014-04-02
这样的夏夜真好作文(通用6篇)

愉快之行 爸爸去哪儿作文(经典3篇)

爸爸去哪儿 谢谢你关顾我的小怪物 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 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风雨无阻 一首旋律质朴的歌曲 带着爸爸对儿女的寄托 可能现在的我们 大了,把自我封锁起来 可是我们...
话题作文2012-02-01
愉快之行 爸爸去哪儿作文(经典3篇)

生活的准则作文(优秀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的准则作文,仅供...
话题作文2017-06-04
生活的准则作文(优秀6篇)

我发现了哥哥的秘密三百字作文【最新3篇】

哥哥比我大3岁,我们经常在一起玩。他平时说话算话,像个小大人一样。我要是做错了一些事,他老是有说我的理由。在我的眼里,他是个什么都不怕的人。 昨天晚上,爸爸跟我说,明天带我去哥哥家抓龙虾。我听了高兴得...
话题作文2015-02-03
我发现了哥哥的秘密三百字作文【最新3篇】

奖学金申请书的申请理由

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设立的,那么在申请奖学金的时候,怎么写奖学金申请理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话题作文2018-08-08
奖学金申请书的申请理由

第一次学做饭作文(优选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学做饭作文,...
话题作文2011-05-04
第一次学做饭作文(优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