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来贺先进事迹【通用3篇】
史来贺先进事迹 篇一
史来贺先进事迹
史来贺,一位普通的基层工人,却以他的勤劳、坚韧和乐观的精神,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楷模。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来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他从小就懂得了艰辛劳作的意义。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史来贺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当地的工厂工作,通过辛勤劳动赚取生活费用。
然而,史来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渴望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主动请缨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他学习刻苦认真,勤奋练习,很快就成为了工作中的佼佼者。
在工作中,史来贺总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他不仅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机械设备,还能迅速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他的同事们都对他的能力和职业精神赞叹不已。
史来贺的先进事迹不仅仅体现在他个人的工作上,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组织义务清扫街道、修缮公共设施等活动,为社区的环境整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史来贺的先进事迹也在他的家庭中得到了体现。他是一个慈爱的丈夫和父亲,他始终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道德。他的家庭和睦,子女们也都成为了优秀的社会人士。
史来贺的先进事迹激励着身边的人们,让他们明白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成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梦想,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
史来贺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先进事迹却在人们心中闪耀着光芒。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也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断追求进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史来贺先进事迹 篇二
史来贺先进事迹
史来贺,一个普通的基层工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担当。他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来贺在一家工厂工作,他的工作内容是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这项工作看似平凡,但却需要细心和耐心。史来贺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始终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
在他的岗位上,史来贺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他总是能够迅速识别出机械设备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他的工作效率高,质量好,受到了上级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除了在工作中的表现,史来贺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组织义务清扫街道、修缮公共设施等活动,为社区的环境整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史来贺的事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彰显了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成功。
史来贺的先进事迹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担当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也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断追求进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史来贺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先进事迹却在人们心中闪耀着光芒。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奉献和担当的重要性,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向史来贺学习,向他致敬,也向他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史来贺先进事迹 篇三
史来贺先进事迹汇集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随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兴办起畜牧场,由3头小奶牛起家的小畜牧场迅速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头牲畜的大畜牧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
为了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机械厂生产的小喇叭曾响遍全国各地;小型奶粉机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机械厂从仅有三个半人的铁木业组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台机床的大厂。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刘庄村办企业的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为集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肌苷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向机械化要速度。现在,刘庄拥有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汽车等大型机械近千台,还有农用飞机一架,新式喷雾器100多部。使耕地、播种、脱粒、运输、治虫、浇水、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史来贺曾多次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曾经9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共产党人的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使穷了几辈子的乡亲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有奔头!
带领乡亲吃饱饭挣到钱
刘庄村位于新乡市西南,肆虐改道的黄河在这块低洼的盐碱地刻下道道“伤疤”,解放前这里几乎家家都要过饭。
1948年,刘庄刚刚解放时,史来贺担任了八个村的民兵联防队队长。1952年,21岁的史来贺又被推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50年。当选支书这年适逢大涝,史来贺拦住准备逃荒要饭的乡亲,要大家相信“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史来贺带领群众排涝抗洪,想办法让大家填饱肚子。又带领群众削岗填沟拉沙盖碱,奋斗10多年硬是把全村750多块“盐碱洼”、“蛤蟆窝”改造成4大块高产稳产方块田。
“有饭吃、有衣穿,还得让群众有钱花”,上世纪60年代初,史来贺带上村里的90元积蓄,买回3头小奶牛,办起了奶牛场。盈利后扩大规模,仅畜牧业一项,当时年收入就达100多万元。随后,史来贺又先后在村里建起了机械厂、造纸厂、面粉厂、木器厂、缝纫厂。最多的时候,村里的大小企业有20多家。
富了乡亲穷了书记
刘庄村在史来贺领导的50年间,共经历了3次居民住房大改造。 上世纪70年代建设双层朝阳楼房,史来贺等所有村民乔迁后,最后一个搬的家。上世纪90年代建的是多层过渡性居民楼,2001年建设的是4层带地下室、车库的智能化别墅。每次分房,史来贺都坚持和大家住同样大的面积,而且是最后一个搬。 2001年首批高级别墅建成时,村民劝他第一个搬,史来贺说啥也不同意。直到去世,史来贺也没住上。
“2003年4月23日史来贺去世后,村民去他家整理遗物,家具只有一张床、一套简易沙发,一台18英寸彩电,卧室里甚至连衣柜都没有,只是扯了一根铁丝,挂着他和老伴的衣服”,说到这里时,59岁的刘俊荣再一次哭出了声。
心里有群众 自然有担当
“我们老书记常说,‘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正是因为史书记,我们村少走了许多弯路。”刘俊荣说,在历次运动和农村的变革中,刘庄从不“跟风”也不“刮风”,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
刘俊荣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当时是工分制,村里有个懒汉赖在家里不上工,理由是在家学习领袖著作武装头脑,但要求集体照样给他记工分。史来贺想了想,告诉他,算工分可以,但集体分红的时候不折成钱,可以多给他几本红宝书。“那人二话不说就下地干活去了,宝书毕竟不能当饭吃啊”。
“现在说起来轻松,当时不知道作了多大难啊。”刘俊荣说着再一次哽咽,“史书记被拉到县里挨批斗,是我们村民硬把他抢回来的。”
1985年,眼光超前的`史来贺决定向高科技领域要效益,投资兴建一座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生物制药厂。“当时不少村民抱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史书记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最好的守业办法,就是创业’”。
为了加快项目上马,史来贺与每户村民签订了不平等的“协议”:厂子办不成,由他一人承担全部损失;办成功了,利润全归集体。就这样,华星药厂于1986年正式建成投产,并很快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史书记心里,没有‘私’字”
刘庄新村的高级别墅群在规划时,要将老房全部拆除。而史来贺去世后,他生前住的刘庄第一代两层小楼,却被村民要求保留了下来。每到清明节和忌日,大家都会自发地到这里祭奠他。
“他生前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他走了,群众心里也永远装着他”,刘俊荣说,史来贺离世的日子恰值“非典”时期,原计划400人的遗体告别仪式,结果来了6000多人,20多米的路,灵车走了4个小时,“乡亲们舍不得这样的好书记”。
至今,许多村民家里都挂有史来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