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经典6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一
第一篇内容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受其深邃的智慧和哲学思考的启发。下面是我对《道德经》的一些读书笔记。
首先,《道德经》强调“道”和“德”的重要性。它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和原则。而“德”则指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通过追求“道”和培养“德”,人可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和谐共处。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其次,《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它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过度干预和操纵只会破坏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相反,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尊重事物的本性,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不必过度努力和干预,而是应该学会放松、顺势而为,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第三,《道德经》还强调了“无欲”的重要性。它认为欲望是人们痛苦和不满的根源,只有通过消除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宁静和满足。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欲望驱动和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我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修炼,而不是追逐无尽的欲望。
最后,《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它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平和和虚无。只有放下执着和欲望,我们才能在行动中达到最好的状态。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在追求目标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心灵的平静和宽容,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总之,读《道德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它教会我如何修身养性,追求真理和智慧,以及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会将这些智慧应用于我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二
第二篇内容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受其深邃的智慧和哲学思考的启发。下面是我对《道德经》的一些读书笔记。
首先,《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它认为过度干预和操纵只会破坏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相反,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尊重事物的本性,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松、顺势而为,而不是过度努力和干预。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其次,《道德经》提出了“无欲”的重要性。它认为欲望是人们痛苦和不满的根源,只有通过消除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宁静和满足。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欲望驱动和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我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修炼,而不是追逐无尽的欲望。
第三,《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它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平和和虚无。只有放下执着和欲望,我们才能在行动中达到最好的状态。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在追求目标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心灵的平静和宽容,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最后,《道德经》强调“道”和“德”的重要性。它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和原则。而“德”则指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通过追求“道”和培养“德”,人可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和谐共处。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之,《道德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它教会我如何顺应自然的规律、消除欲望、放下执着,并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我会将这些智慧应用于我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三
最近稍闲。在家里读书写字的时间似乎多了一些。
这周末读到了韩鹏杰老师解读的《道德经》。
《道德经》本来就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再能看到当代的一些解读本,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几页,就看到了对于“士”,“王”,“圣”三字的释义。很好玩。
其实《道德经》整本书五千言不是对老百姓讲的,而是对针对“士”,“王”,“圣”三类人写的。
在第十五章出现士这个概念,大家觉得分量还不够。大家看第六十八章开头的这一段,由四句话构成,尤其是第一句话和第四句话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话告诉大家“善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扬威!不要有了一点小小的位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你以为做妈妈耀武扬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喜欢发脾气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没大出息。“善胜敌者不与”,你要真的想战胜对方,说服对方,不要老跟他正面冲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样吗?一旦正面冲突,这事情就难解决了。委婉一点,迂回一点,善胜敌者不与,与就是正面冲突。老先生实在是心机太高了。最后一句话,“善用人者为之下”。大家注意那个士的写法,最后一横,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说这个士,大家再写一下“王”。你不要以为在士上边加一横,就以为念“王”。“王”一定要这样写:上面是个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这是这本书里最强调的,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讲的第一类。第二类人是什么呢?各位想我们怎么样选国家的主要领导者?怎么样选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当时也有很多的诸侯王,这类的职位比较高的人去向老子请教。《道德经》里边老子给讲话最多的一类人,就是第二个王。古代这个王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现在一个县的规模都相当于古代一个诸侯国的规模,而且还不小。所以我们这个王讲的第二类人就是一个主要的领导者,家庭的主要的领导者也算,现在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我们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吗?你看那也属于王的系列,单位企业最高的领导者,大家背后不是叫他大王吗?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现在三八妇女节都过成“女王节”了,现在你们发微信都是把自己称作女王,可见,王,带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对这类人讲的内容——王。大家先看三章,这三章王都在。为什么让大家看?大家千万不要把《道德经》当作一个太神秘的宗教的东西来读,你看这些话你进到书里一看,别人在给你讲的时候,你把这些提出来不是太明显的证据了吗?
第三类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写?在王上边再加个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就是《道德经》里边讲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人在《道德经》里边就叫做圣人,多简单。儒家讲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养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讲的圣就是通达事理的领导,通达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连做事情的这个道理都告诉大家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见。你越不争,大家越往高举你;你越不争,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为而不争。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四
开篇之前我以为应该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托,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办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涵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聪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以为此书有一种共同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榨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气。确实,《道德经》一书通知我们应该怎样豁然的看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悲观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待天下万物。
我读此书的第一觉得就是一个字——深!能够说,此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让我们用终身去诠释!《道德经》一书只要五千余字,而“道”字却呈现了八十屡次,那么终究什么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了解此书了,但是,他又在后几章屡次为道注解,即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含糊的,毕竟老子是在多方面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构成,为人处世,军事治国。老子的这些注解,反而让我对“道”的了解愈加不易了。也罢,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这样就失了老子著书之意。书中屡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义呢?就我个人而言,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报答,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象水一样的操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矛头难劈至柔之水。我们晓得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能够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但是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能用炮弹把水炸一个窟窿么?我们不能!这些强硬的物质只能在水中隐于无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由于道是“无”。我们晓得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的空间孕育了无数星球,而我们的地球只是这其中一点不起眼的颗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共同。我们并不能由于这一点儿自居,应为宇宙中可能会有无数个更高的生命体!他们的科技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谓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们永远都只是她的孩子。永远不能超越她!应该她本就没有形体,只是一种“柔”的表现方式,我们应该学习道和水的柔,只要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平整,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世故。
有些人常以为只要“有”才是能够被我们所应用的。但是实践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能够独立在“有”之上,只要经过一定的形体才干显现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由于“无”。上面曾提到我们宇宙中的星球都是从无中演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如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途是由于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假如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如说一个糖果盒,由于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糖果,也就完成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只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假如其别人过多的触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不过气,十分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由于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而假如人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会自在!(这里所提到的自在,是绝对的自在)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内心总通知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空间是有限空间,而宇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理想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地。只要这样,才可能到达相对自在,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窗习的对象,永远都不会中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能够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方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以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最好表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由于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分,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毁坏就会混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基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毁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次序,最后人类也会在这团混浊的气流的中漂浮。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毁坏生态均衡。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互相转换,不能由于一时的胜利而快乐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埋伏在明天,也不能由于一时的失败而泄气,可能侥幸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道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珍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身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五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过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留传给后人丰富的遗产,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当数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极其精炼,只有八十一章,总字数加起来不过五千。但老子用这极其精炼的五千言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尚不能一一参透。在这里只能凭自己理解写下感受最深的几点。
体会《道德经》,主要也就是体味老子的“道”,体味老子。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老子对“道”有种种构想,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之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因为虔诚的推崇,他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义,也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立身处世、安邦治国。 先说安邦治国。《道德经》中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国者的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站在前面带领人民群众去救灾,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经》还说:“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还有,只有“以正治国”,即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国家,为政清廉,处事大公无私,执政为民,执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这样,执政者的江山才稳固。君王顺着老子安邦治国的思想而行,则天下太平,国运昌隆。中国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学习其中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道德经》中可以提炼出来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载的修道之法,多为老子自身的体验,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从确立目标,到调心、调气,排除干扰,正确把握各种功境,最后完成与道,真理相合,无所不及。普通人顺着老子修身养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文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还有更高深的“道”是我们未能理解的。所以,不应该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不断地加以认识。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相通的。但是这种发展应该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的,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学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修身的准则,或者说榜样。“上善若水”——他说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污浊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过这个句子详细地指出了人应该效法水怎样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应效仿水的沉静没有物欲。人类应该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价的束缚。并不是说一点物欲都没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贪图,不强求。身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标准,审视自己的心灵。除此,还应效法水的仁爱之情,带着一颗不求回报的心真诚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还要效仿水的诚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于把握时机。
在第四十六章里,老子提出“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并不是绝对的。许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会变成坏事的开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样的智者说,祸和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发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这是由于人们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祸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乐,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也应居安思危,因为灾祸随时可能降临。同样,面对不愉快、灾难也不必绝望,因为灾祸背后常倚伏着幸福。但福祸谁都不能说得很准确,所以到最后还不如和谐地去面对一切,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地思考问题,这样自然就产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这种平常心会带给我们和谐以及待人的宽容心。
除开这几点,《道德经》中还蕴含了许多的生活哲理。尽管道家思想在几千年来不断丰富与发展,但老子的修身养性学说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动摇。《道德经》的内容不仅是人类修道的最好典范,而且是人类由平庸、卑微走向伟大、神圣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处世、安邦治国思想的源泉和基础。弘扬它,不仅对修身养性,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地审视宇宙、社会历史、自然万物的前提下重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理想,将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六
《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是《道经》,后44章是《德经》,如果《道德经》是一条山脉,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经》的山中,寻找道,寻找德,那些道,那些德,常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每每有所得,刚刚有所喜。可是扭回头来,又对所得有了困惑,纠结得头飞了雪,也只在几座山峰里转圈圈。此山雄美,总还是要从山里走出来的,哪怕走出来,再进去呢!
于是,决心写读书笔记,如游记一般,爬一座山写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于经过的树上,写下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不断前行,总可以走出此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短短59个字,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解释不统一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断句不统一,分歧如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不统一的另外原因主要“道”“名”“有”“无”“妙”“徼”“玄”等名词”的解释不统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客观真理,大道。
道可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说,表达。
“常”,是不变的,永恒的。
“常道”是不变的永恒的真理。
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说出来的,但所有化为文字和语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恒、最本质、最深远、无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个现象的、一时的、片面的样本。
为道是无限的,而语言相对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描述无限的道,只能得到“非常道”。
这句话与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有相同意思。
打一个比喻,无论是大圆,还是小圆,有一个量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圆周和直径之比,也就是圆周率π。
π可赋值,根据需要,π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数点后更多位的数,但是无论如何赋值,都不是真正的π,都是非“常π”。
所以,π可π,非常π。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告诉我们,老子讲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讲的也是一个“非常道”。要透过“非常道”,窥探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具体事物的定义,即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名称,特征等。
名可名,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定义概念。
“道”是客观真理,“名”是主观认识。
“常名”是指永恒不变的定义。
这句话可以写为:
可名之名,非常名,常名,不可名。
老子要阐述“道”这门学科,必须先明确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们学习一门新学科,也要先学习基本概念一样。
老子说,常名是没法定义的,可定义的名都有其局限性。
老子非常严谨,不像一些其他理论,在开始就说,一定要相信我,我就是对的。
老子告诉我们,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道德经》里的“道”都是可道之道,“名”都是可名之名,我们要透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体会,真正的道,真正的名。
老子的道学,可名了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无”和“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两种断句,我倾向于,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给出了“无”和“有”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无”定义为“天地之始”;“有”定义为万物之母。
天地,是抽象的词,不单单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有了系统。
万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统的产物。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系统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两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还有更大的天地,天地里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万物。万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
没有天地,就没有系统,没有系统就根本无所谓“无”和“有”。
天地之始,就是系统开始运行之始。
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两个部分,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生孩子这个特定功能。
一对男女相恋了,表示一个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统已经建立了,只是开始的状态,是没有孩子的,从确立关系到有孩子,是一个过程。
天地系统建立之始,是“无”。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没有男女做夫妻,谈论有孩子和无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没有天地,就没有“有”和“无”,没有天地之前,是虚无,是无极。
夫妻建立系统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没有孩子。
一旦夫妻系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
这时候,妻子才能称之为“母”。
系统“有”了,万物才被生产出来,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个断句,我倾向于,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中蕴含各种因素作用变化,孕育着“有”,谓之妙。
“有”就一定会转换为“无”,有无的边界在哪里?
“常无”用来观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无中生有”之妙。
“常有”用来观万物之徼。万物之徼,就是“从有到无”的边界。
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现。
地球更多时间是没有生命的。当地球诞生的时候,天地这个系统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产生生命的系统,但是天地之始这个时候是没有生命的。
经过了漫长的“常无”状态,天地不断相互作用,地球产生了空气,出现了水,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然后,生命从无到有。
生命起源,妙不可言,如今依旧是人类之迷。
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现在地球的生命是“常有”状态,但地球生命必然会灭亡,这就需要我们“观地球生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呢?”那时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延续生命。
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就是“无和有”两者,有和无同出于一个系统。无中蕴含有,有中蕴含无。所以,同出而异名。
“谓”和“名”是有区别的。“名”是客观的定义,是严格的;“谓”是主观的描述,可以是一种比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是无和有,同谓之玄。
“玄”就是黑里带微赤的颜色。简单来说,就是指“黑”色。
我们现在对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统称为“黑匣子”,就是给这个系统输入,也得到确定的输出,却不能把这个系统的原理说清楚。比如,一些带有自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就是黑匣子。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很难解释其原理的,所以“谓之玄”。
无中生有,谓之玄;有而化无,谓之玄。无无有有,有有无无,谓之玄之又玄。这些玄之又玄所蕴含的规律,是解释一切天地与万物生生灭灭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