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精选6篇)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迎接新春的钟声已经敲响,整个家族的人都聚集在一起,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年味。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年味是其中一部分。在中国,过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插上红红的春联,贴上喜庆的窗花。家家户户都会煮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每道菜都代表着吉祥和富贵。大家会一起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愿望。晚上,人们会放鞭炮,以驱散邪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了家庭聚会,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压岁钱,寓意着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健康。年味弥漫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的氛围中。
年味还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表演中。舞龙舞狮、杂技、京剧等传统表演在年节期间非常受欢迎。这些表演以生动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人们在观看这些表演时,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年味似乎有些淡化了。人们忙碌的生活和快节奏的工作让人们很难有时间去体验传统的年味。电子红包和网络拜年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方式。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传统的价值和文化。
为了保持年味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我们可以多参加传统的年节活动,了解和体验传统的风俗习惯。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表演,让年味在我们心中永久存在。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篇二
随着年味的渐渐淡漠,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年味的魅力呢?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学校应该加入更多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家庭也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传统文化,如一起包饺子、制作窗花等。只有让年味深植于孩子们的心中,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其次,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力度。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文化的遗产和文物。社会可以组织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庙会、舞狮表演等,让人们有机会去感受和体验传统的年味。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和表演,参加传统的年节活动,让年味在我们身边弥漫。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宣传和传播传统文化,如写作、绘画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年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让年味重新焕发出魅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保持年味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也能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的民族传统。让年味在我们心中永远存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篇三
屋内喧闹嘈杂,高声的谈笑和孩子的尖叫,将屋外人影萧条的街道隔开。仰望漆黑的夜空,与往年不同,耳畔独独少了那年年都不绝于耳的爆竹声。古代有位诗人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因为环境污染所迫,从古至今流传的习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十分畅销,包装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们在除夕的必备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还抱怨着爆竹声太过喧嚣,今时今日,少了这几乎震耳欲聋的声音,心中总莫名有些惆怅。
回头看看,围成一桌的家人们,有的饮酒,有的不停地说着,说着今年一整年的经历,说着或辛酸或快乐的往事。有人说:“过年人虽到了,可屋子里总是少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声掩饰了冷清。”现在发现,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们围桌谈笑着,那股年味总是围绕着所有人,也弥漫着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往年我对除夕,无非是在谈话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对这个既代表“团圆”也是“所有中国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并没有太多的体会,或许是爆竹声掩盖了它,现在夜空宁静了,便可细细聆听散发着“年味”的声音。
当爆竹声占据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话语就听得并非那么真切了。当“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词,“团圆”就显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卷被端上桌,杯中斟满了饮料,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虽然窗外少了一些,但这个除夕之夜却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这股与“年味”相融合的“亲情”,在这个夜晚,一定会镌刻着我们所有人的记忆里……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农历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家家户户做好年糕、晒好腊肉,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农历二十七开始,鞭炮声从零星的一声声到密集的一阵阵,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眼已是除夕,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
还是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望着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窗花,挂春联,爸爸踩着凳子,手里拿着刷了糨糊的春联小心翼翼地对着墙壁比划,下面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喊着“歪了歪了”“往左些”“再过去点”“对!就是这儿!”边上早有妈妈将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还挂上了灯笼,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商人小贩们早早地摆出了摊子,贩卖各种年货,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人们踩着一地的鞭炮屑,来赶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早有贪吃贪玩的孩子来到琳琅满目的摊前,央求着要买。这天早上,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队也会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家店门口,说一些吉祥话,讨个好彩头。真是热闹极了。
家里,爷爷领着儿孙在祭祖,希望能够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厨房里,能干的妇女们各显神通,要将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乐不可支,那清脆的笑声荡漾在空中,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浓浓的、甜蜜的年味。
这忙碌的一天,这忙碌的一年都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等待我们的将是崭新的明天!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莫过于过年了。而现在,感觉到过年越来越趋于形式化,不似以前的那般热闹。
小时候,还没有搬进楼房,住在平房里,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在一条巷子里住,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挂在门楣上,一到年三十的那个晚上,灯就亮了起来,每户门前都被照得亮亮堂堂的,一条巷子被照亮了,几十条巷子被照亮了,几百条巷子被照亮了……这时,城市就变成了一个不夜之城,在红彤彤的灯光照应之下,和姐姐们一起玩耍、游戏……
而现在,几乎都搬进了楼房,似乎没有人在门楣上挂上大红的灯笼了,也没有了那种红光的映照,同时那个不夜城也随之消失了,也不知如今是否还有那火红的灯笼。
小时候,大年初一早上,总是期盼着能穿上新衣裳,早早的起来,去给老人拜年,那时候,我祈求的并不是一张张的百元大钞,而是一粒粒的干果和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只是这些,就觉得很欢喜了。
而现在,平常的衣裳也不差,衣服也不少,就对新年的衣裳不在那么期待了,也不磕头拜年了,就能拿到装着百元大钞的红包了,不再充满期待,更多只是无聊而已。
小时候,没有五颜六色的烟花,只有一个个简单的雷子,但是,那一个个的响声,寄托着我们对未来最为美好的期待。
而现在,礼花的样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漂亮,但是,总是找不回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那种寄托,那种对未来的期盼。
现在,交通便利了,人们的感情却疏远了;通讯便利了,问候却少了;时代更新了,年味却淡了,楼下那一朵朵绽放的烟花,这靓丽的颜色怎么能感染到人们的心呢……
以年味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除夕前后的那几天是我做喜欢的过的,先是除夕,然后是初一、元宵,这是我们家最隆重的三天。腊月初八是过新年的开始,这一天我都会吃糖瓜或芝麻条,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熬腊八粥,大的小的、红的绿的什么都有。
今年1月23日,我期盼的已久的除夕夜来了。大扫除是我们家除夕白天要干的第一件事,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在清扫的行列里。把家里打扫干净了,就是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时候了,爸爸、妈妈和我把所有的旧窗花、对联、福字都换成了新的,现在的家真是一尘不染、年味十足啊!买年货,是我们家一件重要的事情,吃年货,是我一件重要的事情!
到了晚上天刚刚黑下来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把自家弄得灯火辉煌,红色的灯笼、彩色的灯带高高的挂在屋梁上,这让漆黑的夜晚变得格外璀璨。在爷爷奶奶家吃年夜饭是我们家一贯的习俗,说是“年夜饭”不如说是“年夜饺子”,这是因为我们家都只是吃用精心调制的馅包成的香喷喷、热乎乎的大饺子了,别说还真是好吃!吃完了年夜饭,就是一家人一起收看“春节新年晚会”时间了,在笑声中等待新春的钟声敲响。与此同时,我们家也会以放鞭炮的形式来庆贺过去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每年除夕夜放完鞭炮我们一家三口人就回到自己家中,到那时的鞭炮声一响,那表示我们家的新得一年也开始了!
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我长大了一岁的时候,看着新年热热闹闹的到来,随之便静静地悄然的从我身边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