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病教师手记之579作文(精选3篇)
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病教师手记之579作文 篇一
标题:关注他人需从自己做起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被学生们的表现所触动。其中有一位学生,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病的感受。
这位学生名叫小明,他是班级里的一名内向的学生。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爱与人交流。我注意到他总是帮助其他同学,为他们默默付出。一天,我在班里收到了一份匿名信,上面写着:“老师,小明经常帮助我们,他是个真心为他人着想的人。”这份信让我对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开始留意小明的行为。在课堂上,他总是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不计较得到的回报。他还常常在下课后帮助其他同学整理书包,清理教室。我发现,小明的助人行为并不是出于虚荣或追求回报,而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善良。
我决定与小明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在和他的对话中,我得知他小时候曾经受到过欺负,因此更加理解其他同学的困难和需要。他说:“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关心和帮助,我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思考为他人着想的真正含义。
从小明身上,我看到了为他人着想的力量。他的行为并非出于一种病态的心理,而是源自内心的关爱和善意。他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忽视的一些细节和他人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因此,我决定从自己做起,关注他人的需求,并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和榜样,能够激发更多学生的善意和关爱。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他人的需求,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病教师手记之579作文 篇二
标题:为他人着想的力量
在教育领域中,我们常常强调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然而,有时候我们也会忽视这种行为背后的力量和意义。
记得有一次,我在班级里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一位学生,叫做小红,经常因为为他人着想而被其他同学取笑。她总是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关心他们的需求。然而,这种行为却被有些同学认为是一种病态。
我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为他人着想会被认为是一种病态?我决定与小红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对话,了解她的真实感受。
在和小红的对话中,我得知她的父母离异,她在家庭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她说:“我希望能够帮助其他同学,因为我知道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难处。我不想让他们感到孤单和无助。”这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为他人着想的理解。
从小红身上,我看到了为他人着想的力量。她的行为并非出于一种病态的心理,而是源自内心的善良和同理心。她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忽视的一些细节和他人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因此,我决定从小红身上学习,关注他人的需求,并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和榜样,能够激发更多学生的善意和同理心。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他人的需求,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为他人着想的力量。
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病教师手记之579作文 篇三
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病(教师手记之579)作文
你不必惊讶,这种病确确实实很严重,要是生起来,真会病得不轻,不仅伤神,伤心,还伤身。这不是一般的病,药物都不一定有效,而且不是像雷锋似的那种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快乐的病,而实在是不愿意得而得之的病,或可称为“他人优先症”。这种病的表现症状为:凡事总要想到别人会怎么想或怎么说,人家会怎么看,如果人家不满意、不高兴会怎么样,要是自己这样做会不会伤害人家,或给他人带来什么麻烦等等。最最简单的比如自己在洗手时,总不愿让后面的人等久了,总想尽快地让给人家,而不去管自己是否洗干净了。有时自家的东西在用,如果有人要,也总会先用来满足人家的需要,宁可停下自己手中的活,或正在使用的东西让给人家。比如排队做某事,总觉是人家比自己要紧,恨不能让自己立即停下来让给人家。自家掘的井,装了压力泵,很多人要来用,有时看着别人来取水,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用,而是停下来让人家先取了,想想自己等会也可以用,而人家则是取了水要走的。
不仅如此,在公共场合,类似社交恐惧症的也是同类病。自己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却不敢为之,面子上怕抹不过去,也不跟人争,怕人有说自己,对自己有些什么不好的看法。因此,总是心有所想,而身不由己,说的做的跟自己想的是两码事,装还得装得冠冕堂皇,风度十足,宁可后来别人看轻,苦头吃足。害怕也是因为总想着别人,心里装着别人,便会考虑别人的想法,总觉得自己要对得起别人似的,宁可自己吃点亏,也要让别人觉着自己像那么一回事。或者有时干脆就是为别人着想而来,想着人家先搞好,自己才可以心安理得地、踏踏实实地做,先满足人家的要求、愿望,再为自己来谋取,这样,别人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当然自己心里也不必担心了。
这种病不易治,是因为屡发屡犯,心知肚明却又心中紧迫,仿佛别人一定要自己为他们做什么事的,即使没有一个人要他做什么,他也总觉得过意不去,似乎背后总有一双期待的眼神在希望他出手、出力。楼上住户半夜三更将电视声音开得很响,吵得自己无法入眠,心里却总为人家想着合理的'解释,或许人家有什么事,或许人家的生活习惯如此,或许人家偶尔一次,等等。直到凌晨两点,还睡不着,便有用扫把敲打天花板的念头,思虑再三,想到这样一来人家会作何感想,觉得自己太小气?这么一点小事都要大动干戈;觉得自己太无理?竟然敲起了天花板,有事应当好好说才对;还是觉得自己更无礼,竟比他们的动静还厉害?直到楼上哗哗的声音陪伴自己一夜未眠,以至天亮才睡着时,也不敢敲几下天花板,更不敢上楼去与他们理论。
而轮到自己晚上看电视时,总要想到自己的声音是否会影响到人家的休息和睡眠,总觉得那样可能会给楼上楼下的住户带来不便,或因自己引出麻烦,担心人家会敲响楼板或天花板,也担心人家会突然来敲门“投诉”。
此病之难治在乎根深蒂固,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人长期的性格、思维习惯使然,很难纠正或扭转过来。这样的病常令人痛
苦不堪,总处在吃亏的心境和心悸的状态中,羞怯、后悔、担惊构成了它的主旋律。而社会上与此相反的状态常能占尽天机,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便捷,更加重了此病的症状。究竟怎样才能医治呢?只能靠打磨心境和脸皮了。一次次碰壁、挫折、受屈,便会一次次增强耐受力,也才能一次次增强免疫力,更随着年纪的增长磨厚脸皮,以至能独挡一面,遇事不慌,临危不乱也。
(时200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