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习俗作文【实用3篇】
民族习俗作文 篇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习俗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汉族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地方。
传统的汉族婚礼习俗非常庄重而又热闹。在婚礼前,新娘要经历“出嫁仪式”,即跟随母亲一起拜祭祖先,表示离开父母家庭,成为新的家庭成员。婚礼当天,新郎要先到新娘家门口迎亲,然后再进入新娘家中进行交换嫁妆的仪式。之后,新娘和新郎一起行三拜六礼,向天地、祖先、双方父母行礼,表示对祖先和家人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最后,新娘和新郎举行敬茶仪式,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对父母的感谢和尊敬。整个婚礼过程庄重而又热闹,彰显出汉族人民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
除了婚礼习俗外,汉族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民族习俗。例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汉族人民会在这一天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还有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这些活动代表着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也是人们欢庆节日的方式之一。此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都是汉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些节日中进行祭祀、祈福和聚会。
汉族的传统习俗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和家庭的敬意,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些习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需要保持和传承的重要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习俗的传承和发扬。
民族习俗作文 篇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民族的习俗对我们的文化和生活的影响。
我是彝族,彝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彝族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彝族的传统婚礼习俗。
彝族的传统婚礼是一个十分庄重而又热闹的仪式。在婚礼前,新郎要先到新娘家进行迎亲仪式。迎亲仪式过程中,新娘的父母会准备一道门槛,新郎需要跨越这道门槛才能进入新娘家。这个仪式是为了考验新郎的勇气和决心,也象征着新郎要迎娶新娘需要经过一定的考验。
婚礼当天,新娘要穿上彝族传统的盖头,即一种由花布制成的头巾。在婚礼仪式上,新娘会向新郎敬酒,表示对新郎的尊敬和祝福。同时,新娘还要向新郎的父母敬酒,表示对父母的感谢和尊敬。整个婚礼过程热闹而庄重,彰显了彝族人民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
除了婚礼习俗外,彝族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传统习俗。例如,彝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月三”节。这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彝族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舞蹈、手工艺品等,这些都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的传统习俗是我们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身份认同和自豪感的来源。作为彝族的一员,我感到自豪和幸福,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努力学习和传承彝族的传统习俗,将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传递给下一代,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繁荣和发展。
民族习俗作文 篇三
民族习俗作文(一)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
历代皇室庆祝“春节”的场面往往反映出那个朝代的强盛、稳定与繁荣,国家越富强,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节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道教徒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节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义。
送礼
送礼是向亲戚朋友表示敬意与爱意的表现,根据华人尊老敬贤的传统,幼辈应送礼物给年长者。比如女婿在春节前一周送礼给岳父岳母,为了表示吉利,礼品都是双数的,在传统礼节上,受礼人都要回礼,以表示谢意。这种互赠礼物的习俗,正是华人“礼尚往来”的处事态度。
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迎春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在晚上11时正。不过,在新加坡,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
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
拜年
传统上,拜年的习俗是晚辈向长辈跪拜、祝福。不过对于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来说,跪拜是令人感到别扭的,他们都不再遵循这种习俗,今天普遍的做法是,双手捧着一对柑向长辈祝福。
送柑是中国南方人的过年习俗,由于广东话“柑”与“金”谐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运。而华人有“好事成双”的观念,因此当人们提着一袋袋柑向亲友拜年时,袋里装着的柑不是两粒就是四粒。
为了对长辈表示尊敬,送柑须用双手奉上。按照习俗,当客人告别时,主人也得以柑回礼,以示互祝好运。
红包(压岁钱)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