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ǔ lòu dìng é]
[補漏訂訛]
[ㄅㄨˇ ㄌㄡˋ ㄉㄧㄥˋ ㄜˊ]
[近代成语]
[补残拾遗]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一般成语]
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修正
上一个: 花花柳柳
下一个: 知今博古
比喻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指事情关系着根本或全局
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理:事理。形容做事条理分明,丝毫不乱
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