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niǎo bù qún]
[鷙鳥不羣]
[古代成语]
[鸷鸟不双]
[同流合污]
[中性成语]
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作宾语、定语;指不合群
《吕氏春秋 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谗:说别人坏话;慝:邪恶。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鹏抟,本《庄子·逍遥游》;鹢退,出《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