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 shí zhōng shū]
[伴食中書]
[ㄅㄢˋ ㄕㄧˊ ㄓㄨㄙ ㄕㄨ]
[古代成语]
[伴食宰相]
[暂无内容]
[贬义成语]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宋史 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作主语、宾语;比喻碌碌无为的官员
人有投匿名诗云:“文章声价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又西;回首湘江春水绿,鹧鸪啼罢子规啼。”★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李西涯》
罔:蒙骗。欺骗人们的耳目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保住脑袋与性命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