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wù bù zhī]
[ㄧ ㄨˋ ㄅㄨˋ ㄓㄧ]
[古代成语]
[一事不知]
[无所不知]
[中性成语]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作谓语、定语;指知识不完备
论起“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道理,这是正当办法。(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
# 一事不知 #
# 无所不知 #
上一个: 一日万机
下一个: 一仍旧贯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形容办事不认真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