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jiào bù biàn]
[明教不變]
[古代成语]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上一个: 率兽食人
下一个: 千里犹面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听凭别人操纵处置
见“贼臣乱子”。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