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古代成语]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
上一个: 知而不言
下一个: 知耻近乎勇
形容惊恐之极。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同“乌白马角”。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比才艺,争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