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 gèng mù gǎi]
[古代成语]
[朝令夕改] [朝更夕改]
[暂无内容]
[贬义成语]
[一般成语]
早晨刚改过,晚上又变了。形容主意不定,一会儿一个样。亦作“朝更夕改”。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战国来尚纵横朝更暮改,至楚汉诛暴秦大业归刘。”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的变更
这个规定朝更暮改已经有很多次了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①指精神病。②谓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失去常态。
望:向远看。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把“弄璋”写成“弄獐”的宰相。比喻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人
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