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yù shī yì]
[引喻失義]
[ㄧㄣˇ ㄧㄩˋ ㄕㄧ ㄧˋ]
[古代成语]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常用成语]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作谓语、宾语;指比喻失当
improper allusion
上一个: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下一个: 一言不发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见“骇人视听”。
见“食不二味”。
内心惊惧害怕
赫赫:显著貌。原指太阳的光明亮清晰。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