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 jí kē chá]
[亟疾苛詧]
[ㄐㄧˊ ㄐㄧˊ ㄎㄜ ㄔㄚˊ]
[古代成语]
[暂无内容]
[中性成语]
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作谓语;用于人
议过则亟疾苛察,莫之能免。★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下》
上一个: 豁口截舌
下一个: 戢鳞潜翼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见“高位厚禄”。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辨:明察。分不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好坏不分,是非混淆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