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成语

“生气勃勃”的意思

“生气勃勃”的意思

成语拼音:
[shēng qì bó bó]
成语意思: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成语例句:
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气勃勃、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带有极大想象的东西。(徐迟《特写选 序言》)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繁体字形:
生氣勃勃
英文翻译:
be full of vitalit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生气勃勃”成语接龙

“生气勃勃”单字意思

:1.生育;出生:胎~。卵~。~孩子。优~优育。~于北京。2.生长:~根。~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忘死。同~共死。4.生计:谋~。营~。5.生命:丧~。舍~取义。6.生平:一~一世。今~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物。~龙活虎。8.产生;发生:~病。~效。惹是~非。9.使柴、煤等燃烧:~火。~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柿子。这西瓜是~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饭。~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石膏。~铁。16.生疏:~人。~字。认~。刚到这里,工作很~。17.生硬;勉强:~凑(勉强凑成)。~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怕。~恐。~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忍~吞声。7.欺压:受~。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bó]1.突然,忽然:~然(a.突然,如“~~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作色”)。2.变色的样子:~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3.旺盛,兴起:~起。~发。~蓬。[bèi]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bó]1.突然,忽然:~然(a.突然,如“~~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作色”)。2.变色的样子:~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3.旺盛,兴起:~起。~发。~蓬。[bèi]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生气勃勃”的反义词

“生气勃勃”的近义词

“生气勃勃”造句

夏草是朝气的青少年,生气勃勃

夏像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夏天火热的阳光,洒下一片绿荫。夏天的阳光到达哪里。哪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

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

在学校的操场边,种了三四棵枇杷树。他们生气勃勃,枇杷树的叶子厚厚的。结了果子别提有多好吃了,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每当微风吹过,枇杷树的叶子在颤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向我们问好。

智力上的跃进,唯有创造力极强的人生气勃勃地独立思考,并在有关事实的正确知识指导下走上正轨,才能实现。普朗克

音乐是一种自由的、生气勃勃的艺术,一种充满新鲜空气的艺术。德彪西。

在那太阳下面展开着的草的叶片之上,在那生气勃勃的麦的新芽之上,露珠好像串在线上的玻璃小珠一样颤抖着。

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如果缺乏生气勃勃的感情生活,少先队组织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消极懒散。只有当一种思想表现为奋发的精神,表现在斗争中,表现在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激励少先队集体奋发向上的因素。

“生气勃勃”相关成语

相关文章

“债台高筑”的意思

“债台高筑”的意思成语拼音:[zhài tái gāo zhù]成语意思: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
成语2014-05-01
“债台高筑”的意思

“将遇良才”的意思

“将遇良才”的意思成语拼音:[jiàng yù liáng cái]成语意思: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的人。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
成语2014-08-02
“将遇良才”的意思

敏于事,慎于言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敏于事,慎于言 【标准发音】:mǐn yú shì,shèn yú yán 【繁体写法】:敏于事,慎於言 【敏于事慎于言是什么意思】: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敏于事,...
成语2019-04-03
敏于事,慎于言成语解释

“染神刻骨”的意思

“染神刻骨”的意思成语拼音:[rǎn shén kè gǔ]成语意思: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
成语2014-01-05
“染神刻骨”的意思

“暴露无遗”的意思

“暴露无遗”的意思成语拼音:[bào lù wú yí]成语意思: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成语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
成语2019-03-04
“暴露无遗”的意思

形容教育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1、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2、玉琢成器:琢:...
成语2015-05-01
形容教育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