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成语

“是非之心”的意思

“是非之心”的意思

成语拼音:
[shì fēi zhī xīn]
成语意思: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成语例句:
清·朱彝尊《跋王氏诗疑》:“世之儒者,以其渊源出于朱子,而不敢议,则亦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是非之心
英文翻译: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是非之心”成语接龙

“是非之心”单字意思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4.姓。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1.错误(跟“是”相对):是~。习~成是。痛改前~。2.不合于:~法。~礼。~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议。无可厚~。4.不是:答~所问。此情此景~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金属。~晶体。~司机。6.不:~同小可。~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去!9.不好;糟:景况日~。10.指非洲。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你~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是非之心”造句

利害之心生,而是非之心昏矣。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阳明

琼没有是非之心,她会从任何人身上偷走任何东西.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

倾听自己的是非之心,但是,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和带着内疚地感到负担。

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人性;荀子的“性恶论”。

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是非之心”相关成语

相关文章

躬耕乐道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躬耕乐道 【标准发音】:gōng gēng lè dào 【繁体写法】:躬耕樂道 【躬耕乐道是什么意思】: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躬耕乐道成...
成语2014-09-06
躬耕乐道成语解释

形容雪的词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雪的词语锦集,欢迎阅览。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成语2013-06-09
形容雪的词语

“革故鼎新”的意思

“革故鼎新”的意思成语拼音:[gé gù dǐng xīn]成语意思: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旧的。成语出处:《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成语例句:北...
成语2012-08-03
“革故鼎新”的意思

“何必当初”的意思

“何必当初”的意思成语拼音:[hé bì dāng chū]成语意思: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成语例句:他因一念之差误入...
成语2013-07-04
“何必当初”的意思

“如椽之笔”的意思

“如椽之笔”的意思成语拼音:[rú chuán zhī bǐ]成语意思: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
成语2018-05-09
“如椽之笔”的意思

“高蹈远引”的意思

“高蹈远引”的意思成语拼音:[gāo dǎo yuǎn yǐn]成语意思:蹈:踩上;引:避开。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况乎以一时之喜怒,以一人之爱憎,而欲视天下高蹈...
成语2015-05-09
“高蹈远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