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成语

“行下春风望夏雨”的意思

“行下春风望夏雨”的意思

成语拼音:
[xíng xià chūn fēng wàng xià yǔ]
成语意思:
行:从事;望:希望。比喻因有所施而望有所报
成语出处:
元·白仁甫《墙头马上》第四折:“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行下春风望夏雨
英文翻译:
Spring wind and summer rai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行下春风望夏雨”成语接龙

“行下春风望夏雨”单字意思

:[háng]1.行列:双~。杨柳成~。2.排行:您~几?。我~三。3.行业:内~。同~。在~。懂~。改~。各~各业。干一~,爱一~。~~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人~道。日~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装。~程。~踪。西欧之~。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5.流通;推行:~销。发~。风~。6.做;办:举~。执~。试~。~医。~不通。简便易~。~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通知。即~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言~。罪~。兽~。9.可以:~,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10.姓。

: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游。~部。山~。往~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等。~级。~策。~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次。~半年。~不为例。4.向下面:~达。~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部~。在党的领导~。在这种情况~。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节~。年~。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都同意。往四~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山。~楼。顺流而~。10.(雨、雪等)降落:~雨。~雪。~霜。11.发布;投递:~命令。~通知。~战书。12.去;到(处所):~乡。~车间。~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14.放入:~种。~面条。~本钱。~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围棋。咱们~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把窗户~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批语。~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就这么几~,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躺~。传~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这个剧场能容~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基础。定~计策。准备~材料。

:1.春季:~景。温暖如~。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3.指男女情欲:怀~。~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5.姓。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1.看;向远处看:他~了一眼就走了。一~无际。2.拜访;问候:拜~。探~。3.盼望;希望:渴~。丰收在~。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一乡之~。5.怨:怨~。6.指望子:酒~。7.介词。向;朝:他~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朔是初一)。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2.指中国:华~。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雪(下雪)。~粟。

“行下春风望夏雨”相关成语

相关文章

名存实亡成语解析

成语:名存实亡 【成语】:名存实亡 【拼音】:míng cún shí wáng 【简拼】:mcsw 【解释】: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出处】: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
成语2014-02-09
名存实亡成语解析

“一木难支”的意思

“一木难支”的意思成语拼音:[yī mù nán zhī]成语意思: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成语出处: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
成语2018-08-04
“一木难支”的意思

“力尽神危”的意思

“力尽神危”的意思成语拼音:[lì jìn shén wēi]成语意思: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3回:“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替他捶着。”成...
成语2016-03-06
“力尽神危”的意思

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

高中生对成语的理解越多在语文答题中也许会更加得心应手,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2....
成语2014-02-09
高考常用成语及解释

“矜贫救厄”的意思

“矜贫救厄”的意思成语拼音:[jīn pín jiù è]成语意思: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成语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成语例句:是否常用:...
成语2016-07-06
“矜贫救厄”的意思

“变化不穷”的意思

“变化不穷”的意思成语拼音:[biàn huà bù qióng]成语意思: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成语出处:清 赵起杲《青本刻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伙,层见迭出,变化不穷。”成语例句:是否常用:...
成语2013-01-08
“变化不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