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成语

成语故事:司空见惯

成语故事: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下面,小编为您提供成语故事司空见惯,欢迎阅读!

  司空见惯的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 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 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 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

  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 “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

  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 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 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但有很多人仍会把它错用,因为寻常的事情,如果是发生的很 自然,便不可以引用这句成语。如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出来,到黄昏的时候,太阳便在 西方没落,这样便不能说“司空见惯”。

  有些事情发生的很偶然,而又常常会听到的,此方 在大都市街道上夹往的车辆,平常都是很安全地来往看,但很多时候,常会发生意外,不是 辗伤了人,便是碰伤了车,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多了,则用“司空见惯”四字便恰当了。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典故

  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李绅,曾任司空一职)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 ‘鬌(woduo)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待酒,禹锡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注意:后不能接宾语。

相关文章

“不间不界”的意思

“不间不界”的意思成语拼音:[bù jiān bù jiè]成语意思:见“不尴不尬”。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成语例句: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间不界难为人。★宋·...
成语2018-06-09
“不间不界”的意思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成语拼音:[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成语意思: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成语出处:晋...
成语2018-03-05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

“吞言咽理”的意思

“吞言咽理”的意思成语拼音:[tūn yán yān lǐ]成语意思:指不敢声张和申辩。成语出处:《南史·王藻传》:“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迩,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成语例句:是否常用:感情...
成语2012-05-07
“吞言咽理”的意思

带有蚁穴的成语及解释

带有蚁穴的成语及解释 [蚁穴溃堤] yǐ xué kuì dī 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蜂窠蚁穴] fēng kē yǐ xué 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
成语2017-02-04
带有蚁穴的成语及解释

“叽哩咕噜”的意思

“叽哩咕噜”的意思成语拼音:[jī lǐ gū lū]成语意思: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三还在那里叽哩咕噜说:‘是个好些儿的,就去中进士做官给我看,不要...
成语2016-07-07
“叽哩咕噜”的意思

“放言高论”的意思

“放言高论”的意思成语拼音:[fàng yán gāo lùn]成语意思: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成语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成语例句...
成语2018-03-06
“放言高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