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成语故事
金针度人成语故事
金针度人成语故事1
【注音】jīn zhēn dù rén
【出处】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金·元好问《论诗》诗
【解释】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人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郑采娘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她的针线活、刺绣做得十分精巧。她七夕之夜设香案向织女祈祷,祈求做针线的绝活。当夜的梦中她见到织女送给她一枚金针,三天后可以得到绝技,然而她急不可待把到手的金针给弄飞了
【成语举例】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金针度人成语故事2
我们经常听说一个词叫做“以己度人”,实际上,这两个词别说意思完全不一样,就连“度”字的读音都不一样,大家请注意。
“金针度人”出自金代元好问《论诗》中的第三首:“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说的是绣花的技术每一次都不同,绣好的'鸳鸯你想要给谁看都行,但是绣花的技术和诀窍就不能随便教给别人了。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传说故事。从前有个叫做采娘的少女,为了让自己更加心灵手巧,就烧高香求了织女七天七夜。织女终于受不了就下来问:“你水平都不错了,你还求个啥啊。”采娘表示,绣花这事情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于是织女就给了她一根一寸长的金针,让她把针放在衣裙里面随身携带,而且三天之内不能和人说话。三天之后,采娘的绣花技术突飞猛进,作品越做越好,附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姑娘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是“乞巧”成功的样板,所谓“乞巧”,其实是古代女子或者裁缝业界在七月初七会做的一件事情,祈求上天保佑自己的手艺越发精进。所以“七夕节”一开始和情人节其实真的没啥关系,只不过后来大家都喜欢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罢了。
元好问用了这个典故,说不要把金针随便交给别人,实际上想说的,就是不能把作诗的技艺、秘诀教给别人。而在我看来,这也许不是一种自私的行径,而是作诗论道这事情需要自己领悟,自己的经验也许并不适合别人。
“金针度人”,比喻把那些高明的技艺和方法传授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