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韩非子》的成语
韩非子,荀子的学生,李斯同学。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口吃,加上不为韩王重视,退而著书,写成《孤愤》、《五蠡》、《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共计五十五篇十余万言,辑为《韩非子》。后来,这些著作传到秦国时,秦始皇嬴政为韩非深邃的思想拍案叫绝。内心钦佩无比的秦王不禁感叹到:不见韩非,死不瞑目。秦王为了得到韩非,便发兵攻韩索要,韩王安只得把韩非送到秦国。这让同在秦国为相的李斯甚是嫉妒,怕韩非得势会对自己宰相的地位构成威胁,便设计害死了韩非子,这样韩非子在秦国不到一年,还没有来得及践行自己的理论,就在践酷的政治斗争中不幸被害。真是防火防盗防同学啊!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的政治韬略成了后世历代君王的治国要略。其实《韩非子》不仅是治国要略,里面也包含大量的寓言故事和成语,其中大家所熟知的“矛盾”便是韩非子发明的,一起学习学习出自《韩非子》的其他成语吧!
日慎一日
读音: rì shèn yī rì
释义: 慎:谨慎。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出自: 《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用法: 八年于兹,业业兢兢,~。 ◎《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
蚕食鲸吞
读音: cán shí jīng tūn
释义: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出自: 《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
造句: 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一点一点被吞食
近义词: 鲸吞虎据
比物连类
读音: bǐ wù lián lèi
释义: 连:连缀。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对比。
出自: 《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进行排比归纳
近义词: 分门别类
法不阿贵
读音: fǎ bù ē guì
释义: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出自: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造句: 做到法不阿贵可能会遇到种种习惯势力的阻挠,因此,我们一定执法守法,坚决顶住歪风邪气的侵袭。
用法: 主谓式;作分句;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近义词: 铁面无私 法网无情
反义词: 徇私枉法 贪赃枉法
负薪救火
读音: fù xīn jiù huǒ
释义: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自: 《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造句: 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适得其反
以党举官
读音: yǐ dǎng jǔ guān
释义: 按照朋党关系来选拔官吏。
出自: 《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
去甚去泰
读音: qù shèn qù tài
释义: 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自: 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用法: 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居物之外。 ◎唐·姚元崇《口箴》
一栖两雄
读音: yī qī liǎng xióng
释义: 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出自: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唯唯诺诺
读音: wéi wéi nuò nuò
释义: 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自: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造句: 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唯唯诺诺,并不违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唯唯否否 唯唯连声
反义词: 强头倔脑
观貌察色
读音: guān mào chá sè
释义: 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出自: 《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先意承旨
读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释义: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出自: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赤地千里
读音: chì dì qiān lǐ
释义: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自: 《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造句: 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近义词: 寸草不留 不毛之地
反义词: 郁郁葱葱
靡靡之音
读音: mǐ mǐ zhī yīn
释义: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自: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造句: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亡国之音
反义词: 钧天广乐
危如累卵
读音: wēi rú lěi luǎn
释义: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出自: 《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造句: 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近义词: 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
反义词: 安如磐石 稳如泰山
靡靡之乐
读音: mǐ mǐ zhī yuè
释义: 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出自: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用法: 三代之衰,邪音间起,则有烂漫~兴焉。 ◎北齐·魏收《魏书·乐志》
亡国之声
读音: wáng guó zhī shēng
释义: 指淫X靡的音乐。
出自: 《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用法: 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 ◎《孔子家语·辨乐解》
势不两存
读音: shì bù liǎng cún
释义: 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
出自: 《韩非子·孤愤》:“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
用法: 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相与一口
释义: 串通一气,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色衰爱弛
读音: sè shuāi ài chí
释义: 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
出自: 《韩非子·说难》:“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事以密成
读音: shì yǐ mì chéng
释义: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出自: 《韩非子·说难》:“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旷日离久
读音: kuàng rì lí jiǔ
释义: 耗费时日,拖延很久。犹言旷日持久。
出自: 《韩非子·说难》:“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米盐博辩
读音: mǐ yán bó biàn
释义: 比喻议论广博细杂。
出自: 《韩非子·说难》:“米盐博辩 ,则以为多而交之。”
余桃啖君
读音: yú táo dàn jūn
释义: 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出自: 《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口:‘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 [下续示例]
用法: [上接出处] 忘其口味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向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清廉正直
读音: qīng lián zhèng zhí
释义: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出自: 《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用法: 亲自问杀人贼,全不论~,倒不如懵懵遇痴。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
优柔寡断
读音: yōu róu guǎ duàn
释义: 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出自: 《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造句: 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犹豫不决 举棋不定
反义词: 当机立断 斩钉截铁
生杀予夺
读音: shēng shā yǔ duó
释义: 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出自: 《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造句: 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夏衍《包身工》)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草菅人命
反义词: 壮烈牺牲
鬻宠擅权
读音: yù chǒng shàn quán
释义: 凭借宠幸以卖弄权势。
出自: 《韩非子·三守》:“鬻宠擅权,矫外以胜内,险言祸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恶。”
变古易常
读音: biàn gǔ yì cháng
释义: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出自: 《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尽智竭力
释义: 用尽心力。《管子·君臣下》:“羣臣盡智竭力以役其上。”《韩非子·饰邪》:“至夫臨難必死,盡智竭力,爲法爲之。”
万全之策
读音: wàn quán zhī cè
释义: 策:计策、办法。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出自: 《韩非子·饰邪》:“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造句: 必思一万全之策,方可无虞。(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最好的解决办法
近义词: 锦囊妙计 万全之计
凿龟数策
读音: záo guī shǔ cè
释义: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出自: 《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盖世无双
读音: gài shì wú shuāng
释义: 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自: 《韩非子·解老》:“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
造句: 这么大的钻石,真是盖世无双。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独一无二
近义词: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反义词: 无独有偶 屡见不鲜
根深柢固
读音: gēn shēn dǐ gù
释义: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自: 《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根深蒂固
读音: gēn shēn dì gù
释义: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自: 《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造句: 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鲁迅《两地书·十一》)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基础牢固
近义词: 坚不可摧 积重难返
反义词: 摇摇欲坠
和璧隋珠
读音: hé bì suí zhū
释义: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自: 《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
轻举妄动
读音: qīng jǔ wàng dòng
释义: 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出自: 《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造句: 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读音: shàng bù zháo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释义: 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出自: 《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
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若烹小鲜
读音: ruò pēng xiǎo xiān
释义: 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出自: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用法: 夫百姓,鱼兽之类也,上德治之,~,与天地同操也。◎汉·王充《论衡·自然》
万不失一
读音: wàn bù shī yī
释义: 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同“万无一失”。
出自: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用法: 舵工素以海习,虽卒遇飓母浮椒,亦~云。 ◎清·龚翔麟《珠江奉使记》
莫辨楮叶
读音: mò biàn chǔ yè
释义: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出自: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目不见睫
读音: mù bù jiàn jié
释义: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出自: 《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造句: 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宋·王安石《再寄蔡天启》诗)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读音: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释义: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出自:
《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象箸玉杯
读音: xiàng zhù yù bēi
释义: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出自: 《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史记·宋微子世家》:“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一飞冲天
读音: yī fēi chōng tiān
释义: 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出自: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
读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释义: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造句: 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病入骨髓
读音: bìng rù gǔ suǐ
释义: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自: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不耻最后
读音: bù chǐ zuì hòu
释义: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自: 《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造句: 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不耻最后’。(鲁迅《华盖集·补白》)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出自《韩非子》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