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优秀教案(通用5篇)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篇一

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师伯牙和好友琴徒子期的故事,被传颂千古。这个故事不仅有着优美的音乐元素,还蕴含着深刻的友情和情感内涵,适合用来进行教学和教育。下面将介绍一个优秀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伯牙绝弦》这个美妙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和音乐追求。

3.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友情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教学内容:

1.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引导学生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通过分析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探讨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通过欣赏琴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简短的音乐片段或故事片段,引出《伯牙绝弦》的主题。

2.讲解: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

4.音乐欣赏:播放《伯牙绝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5.讨论交流:让学生就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和友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对友情和音乐的理解有所提升。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还可以深入思考友情和音乐在人生中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拓展,又能培养他们对音乐和友情的欣赏和感悟能力,是一节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篇二

伯牙绝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代琴曲传说,讲述了琴师伯牙和琴徒子期之间的友情故事。这个故事融合了音乐、情感和友情元素,深受人们喜爱。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来进行音乐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友情的珍贵和音乐的美妙。

以下是一个优秀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伯牙绝弦》这个动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和音乐追求。

3.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友情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教学内容:

1.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引导学生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通过分析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讨论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通过欣赏琴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伯牙绝弦》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讲解: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琴师伯牙和琴徒子期之间的友情。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

4.音乐欣赏:播放《伯牙绝弦》的琴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5.表演:让有音乐才华的学生表演《伯牙绝弦》的琴曲,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对友情和音乐的理解有所提升。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感悟友情的珍贵和情感的力量。这种结合音乐、情感和友情的教学方式,既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促进学生对音乐和友情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愿每个学生都能像伯牙和子期一样,用音乐和友情温暖他人的心灵,创造美好的生活。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

  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

  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

  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篇四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二)整体读文

  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三)初解绝弦

  1.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四)再解绝弦

  1.何为知音

  将文章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2.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3.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6.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7.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五)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

  2.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

  5.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

  6.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六)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七)深悟绝弦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课文。

  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八)回味绝弦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为何绝弦?

  1、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①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②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③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2、感悟“知音离世之悲”。

  (1)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2)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3)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相关文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通用3篇】

郎家小学张阳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本第34页例题、“试一试”1、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案大全2012-09-0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通用3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鸡兔同笼问题教案【通用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体会“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
教案大全2013-09-0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鸡兔同笼问题教案【通用3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安全小卫士》【优质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安全小卫士》,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安...
教案大全2011-01-04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安全小卫士》【优质6篇】

电阻的串联教案示例之一(优秀4篇)

电阻的串联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并能推导出来; 2.会运用串联电路的特性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 3.初步领会等效替换法和分析综...
教案大全2015-08-05
电阻的串联教案示例之一(优秀4篇)

《边城》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边城》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边城》教案...
教案大全2015-09-03
《边城》教案【优选6篇】

《乡下人家》片段教案(推荐3篇)

《乡下人家》片段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重点词句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到过乡下的同学请举手,乡下给你留下...
教案大全2011-08-06
《乡下人家》片段教案(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