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生物课教案【经典3篇】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课教案 篇一

主题: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一边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一边是一块石头,让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并引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目标:

1. 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方法;

3. 通过实例探讨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特征的事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 非生物是指没有生命特征的事物,例如石头、玻璃、金属等。

2.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

-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等生命特征;

- 非生物没有生命特征,不能自我繁殖、生长。

3. 实例探讨:

- 生物:动物可以自主活动、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非生物:石头没有生命特征,不会主动移动,也不能进行代谢。

总结:生物与非生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事物,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好地认识世界的奥秘。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课教案 篇二

主题:探讨生物与非生物的联系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画,一边是一片绿树,一边是一个电子芯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目标:

1. 理解生物与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2. 探讨生物与非生物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3.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互补性。

教学过程:

1. 生物与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联系:

- 生物依赖非生物提供的环境资源,如水、土壤、空气等;

- 非生物则受到生物的影响,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 生物与非生物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 生物在医药、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

- 非生物在信息、通信、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电子产品、太阳能等。

3. 生物与非生物的互补性:

- 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 科技发展需要生物与非生物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总结:生物与非生物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关系。通过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课教案 篇三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课教案3篇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篇一:2016秋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

  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

  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难点

  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基础知识梳理】

  一、观察蜗牛

  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

  (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

  (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

  (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

  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

  (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

  (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二、生物与非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有七点。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注意:新陈代谢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生物都有生长的现象——只要是生物,都能生长,比如你们中学生的身高体重都在增加,这就是生长;又比如小树苗长大了,蝌蚪长成了青蛙等等,这些都是生物的生长现象。

  4、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做出反应,例如将蜗牛放在阳光底下,蜗牛会向阴暗的角落运动;强光照射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会闭上;轻轻触碰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等等,这些都是应激性

  5、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都能生出自己的后代,从而保证种族的延续。如果生物体不能生殖产生后代,这个物种会灭绝。

  6、生物体都有遗传变异的现象——生物的子代和亲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识,这就是遗传。譬如别人都说你像你父亲,这就是遗传的原因。同时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异,这就是变异。比如说你和你父亲不可能一模一样,你和你兄弟姐妹也不可能一模一样,这就是变异。

  7、生物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且也能改变环境。例如:变色龙通过变色来适应环境,而植树造林可以改变当地的气候。

  三、动物和植物

  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1、获得营养的方式。

  植物: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动物: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营养,自己不会制造营养物质。注意:获得营养方式的不同,是最主要的区别方式

  2、运动的快慢

  植物:不能快速运动。动物:能自由快速运动

  3、应激性

  植物:不能对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动物:可以对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

  4、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中存在细胞壁(关于细胞的具体结构后面会讲到)动物: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

  四、【典型例题剖析】

  1、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的感觉是()

  A.触觉B.视觉C.味觉D.嗅觉

  解析:白醋具有非常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当蜗牛受到白醋刺激后,马上远离,说明蜗牛具有嗅觉的功能。

  答案:D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鲫鱼的肋骨B.鲫鱼标本C.“喝水”的鲫鱼D.鲫鱼“喝”的水解析:鲫鱼肋骨,鲫鱼标本和水没有生命的特征,因此它们都不属于生物。

  答案:C

  3、下列生物属于动物的是()

  A.含羞草B.猪笼草C.捕蝇草D.海葵

  答案:D

  4、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自行车厂生产大量相同的自行车B.冰雪随着气温升高而融化

  C.柳枝在风中摆动D.绿豆萌发豆芽

  解析:自行车厂生产自行车,冰雪融化、柳枝风中摆动不符合生命现象的特征,绿豆萌发成豆芽,是生物的生长现象。

  答案:D

  5、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中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D.松树自己制造养料,狗通过摄食获得营养解析:植物能够自己制造养料,属于自养;动物只能从外界获得营养。

  答案:D

  6、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细胞?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

  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

  下面去了。

  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

  处爬去。

  (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没有_________,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有_________,实验三说明

  蚯蚓头部有_________。

  (2)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

  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

  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一中分别用不同的物体在蚯蚓前面晃动,蚯蚓没有反应,说明蚯蚓没有视觉。实验二中用不同气味的物体进行实验,蚯蚓能够做出反应,说明蚯蚓有嗅觉,因此可以得出蚯蚓的头部有嗅觉器官。实验三中蚯蚓很快向阴暗处爬去,说明它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变化。

  (2)根据不同环境中蚯蚓的数目可以判断出蚯蚓适应生活的环境。

  答案:(1)视觉嗅觉器官视觉器官

  (2)蚯蚓适合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本课小结

  1、自然界的物体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界。

  2、生物区别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新陈代谢、生长现象,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变异现象,有严整的结构,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等。其中新陈代谢是主要区别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何种刺激不产生反应()

  A.触摸B.强光C.酸醋D.拍手声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

  A.运动B.生长

  C.繁殖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动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A.能否运动B.营养方式

  C.是否绿色D.能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5.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A.触觉B.嗅觉C.视觉D.鳍

  6.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

  A.只有人类B.只有人类和其它动物

  C.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

  7.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A.母鸡下蛋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D.人的手被针刺后缩回来

  8.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

  A.植物种子发芽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

  C.蝌蚪长出后肢D.小刀生锈

  9.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生长,而非生物不能

  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而非生物不能D.生物要呼吸,而非生物不呼吸

  10.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

  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是动物

  11.小虎在寻找蜗牛时,记录了不同环境下发现蜗牛的数量(如图所示)。据此,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二、填空题

  12.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13.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__;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

  大的成体,这时因为生物能_______。

  14.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的不同,

  植物可以进行____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5.通过观察蜗牛,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_有保护作用,它的摄食器官是_________,运动的器官是_________,蜗牛爬行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生的蜗牛是农业的_________(填“害虫”或者“益虫”)。

  (3)通过实验,我知道蜗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_________。

  四、简答题

  16.某同学为了探究昆虫的触觉功能,设计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捉几只蝗虫在纱罩下,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小堆糖和一小堆木屑,蝗虫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碰糖,又碰碰木屑,最后它会爬过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如果将它们的触角剪去,请你继续观察它们能否区别出糖和木屑,并回答: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篇二:自然教案-第一册1、1生物与非生物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初中自然科学的起始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引导性,而且知识的条理性较强,容易被学生接受。这节课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这门课,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很好载体。教材通过具体生物和非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对比以及某些生物的特殊点的展示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寻找知识教学和方法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采用实物或录像等直观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根据本节教材特点,采用比较、讨论和列举实例分析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循着两条主线即知识目标线和技能目标线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分类,介绍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涵义。

  ㈡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㈢情感目标

  通过渲染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主要特征。

  ⒉教学难点: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等与教材相关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水母、鸵鸟、猪笼草图片,仙人球以及几株绿色植物实物。

  三、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在同一季节,为什么有些地方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却冰天雪地?

  ②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为什么会生锈?

  ④成熟的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而氢气球却能往上升呢?

  学生代表发言后,说明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些问题,但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使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用录像或幻灯片展示大自然的风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山青水秀的风光;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晶莹透明的冰川;有直插云霄的高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说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㈠生物体与非生物体

  投影几组图片,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学生展开讨论,并填入表格。

  在学生讨论并填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区别在于生物体具有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能生长等特点,而非生物体则不具有这些特点。

  提问:那么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生物与非生物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没有生物,那景象该是怎样的?

  ㈡动物界与植物界

  教师指出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形形色色,并提问:

  ⑴是否所有的生物只包括植物和动物?

  ⑵会动的生物就是动物吗?

  ⑶植物和动物的获取营养方式相同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动物和植物,在自然界的生物除了动物、植物外,还有一类叫微生物,会动的生物也并不一定是动物。

  区别动物与植物主要在于获取营养方式的不同。植物大多是绿色的,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动物只能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并且动物所需养料最终也来自于植物。

  展示几种绿色植物(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讲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要求学生快而准确地区分投影片上的动物和植物,并让学生讨论这些生物的特殊之处,教师可以下列问题加以引导:

  1.沙漠中生活的仙人球,叶子退化成刺状,是为了适应怎样的环境?

  2.非洲鸵鸟不会飞,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一步可跑几米?

  3.水母在水中漂浮生活没有足,依靠附肢捕食,在深海中还能发光,水母中的水占体积的百分之几?

  4.猪笼草叶子上有长圆形的笼,有什么作用?

  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有生活在水里的,有生活在空中的,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教师列举一些生物,区别动物还是植物。

  小结: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在于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繁殖、应激性、生长,它的一切运动变化具有自主性。生物多种多样,常见的是动物和植物,植物靠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动物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养料。动物和植物分别组成了动物界和植物界。

  五、板书设计

  生物:能繁殖、生长、新陈代谢、生长

  1.人类的自然环境

  非生物

  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植物界

  通过摄取食物获得有机物动物动物界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看一段录像,回忆录像中看到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其中物体有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火车、木材、锯子、斑马、水杉、仙人球、昆虫、蛇、鹰、青蛙、草、苹果树)。

  ⑵在题(1)的生物中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

  ⑶下列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A)砍伐了的树木(B)制成标本的青蛙

  (C)黄豆发成豆芽(D)陈列的恐龙化石

  ⑷下列各组中,前者属动物,后者属植物的是()

  (A)仙人掌水母(B)蚯蚓草履虫

  (C)猪笼草含羞草(D)鸵鸟红枫

  ⑸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能运动(B)是否需要捕食

  (C)自身是否能制造养料(D)是否具有运动器官

  ⒉课后作业

  ⑹填写你所熟悉的六中植物、、、、、和六种动物、、、、、。

  ⑺绿色植物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⒊参考答案

  (1)生物:熊猫、白鳍豚、扬子鳄、斑马、水杉、仙人球、昆虫、蛇、鹰、青蛙、草、苹果树;非生物:火车、木材、锯子(2)植物:水杉、仙人球、草、苹果树;动物:熊猫、白暨豚、扬子鳄、斑马、昆虫、蛇、鹰、青蛙(3)(C)(4)

  (D)(5)(C)(6)略(7)绿色植物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营养,放出氧气,能自身合成养料,动物主要通过摄取食物以获得养料。

  七、参考资料

  动物的感官

  所有动物都能意识到它们所处的环境。动物和人类都用触、嗅、味、视和听五种感觉来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些动物的一些感觉器官比人类的更复杂:狗的鼻子对各种气味特别敏感,它除了用眼,也用鼻子来“看”世界。又如鱼,借用接受四周生物放出的微量生物电,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方位。鱼还用身体两侧一排叫侧线的感觉器官测水的振动。

  动物的感觉器官和它的体形一样,都是演化的结果,是适应动物的需要的。眼睛对某些动物,如长期在黑暗中生活的穴鱼可能没有什么作用,这些动物依赖嗅觉和触角等其它感觉器官,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是十分特殊的,如雄帝蛾可以用它那长长的,有毛的触角“嗅”到5公里以外的雌蛾气味。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篇三:2.1生物与非生物学生学案

  一、课前预习与疑惑

  1.观察蜗牛的工具是________。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与评价

  1.蜗牛没有的感觉是()

  A.触觉B.视觉

  C.听觉D.嗅觉

  2.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的原因是()

  A.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

  B.神经系统受到损害

  C.循环系统受到损伤

  D.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化石B.会笑的洋娃娃

  C.爬山虎D.钟乳石

  4.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

  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

  四、课后作业与测控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

  A.大熊猫B.机器人

  C.电脑D.月亮

  2.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B.河水

  C.蘑菇D.鱼

  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

  C.发光水母D.水稻

  4.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由于什么器官能分泌黏液()

  A.壳B.眼

  C.触角D.足

  5.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

  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

  6.蜗牛四处爬行的主要目的是()

  A.寻找食物B.逃避天敌

  C.繁殖后代D.锻炼身体

  7.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现象()

  A.植物的种子萌发

  B.甘薯长出新叶子

  C.糖水蒸发后产生糖的晶体

  D.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加到2.5千克

  8.公鸡早晨会啼叫,这种现象属于()

  A.生物的繁殖

  B.生物的生长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些选项不能作为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坏境的变化作出梧应的反应

  10.使用下列仪器观察蜗牛的外形,你觉得适当的是()

  A.放大镜B.望远镜

  C.显微镜D.玻璃板

  11.根据你对蜗牛的认识,觉得蜗牛生活的环境是()

  A.干燥温暖B.潮湿温暖

  C.潮湿寒冷D.干燥寒冷

  12.放大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被观察物体的()

  A.放大正立的像B.缩小正立的像

  C.放大倒立的像D.缩小倒立的像

  (二)、填空题

  13.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________和没有生命的________。________对刺激有反应,________对刺激没有反应。

  14.蜗牛身体中,体外有________,头部有两对________,两只________,一个________,腹部是________,是蜗牛的________器官,其内有________,能分泌________。

  15.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

  (三)、实验、简答题

  17.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填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情况下会缩进壳里

  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

  对外界刺激会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

  18.假设蜗牛有视觉,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假设。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后记与心得

  2.1生物与非生物

  答案

  【课堂学习要点】

  1.放大正2.壳眼、口和两对触角黏液腹足运动3.视触嗅味听

  4.是否有应激性、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繁殖、能否呼吸、是否进行物质交换等。

  三、课堂练习与评价

  1.C解析:蜗牛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触觉比较灵敏,尤其是触角最灵敏;在较长一段触角的顶端生有眼,有感光功能,该触角还有嗅觉功能。蜗牛没有听觉。

  2.D解析:蚯蚓呼吸是利用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的氧气,若环境干燥,体表干燥,蚯蚓就无法进行气体交换,就会窒息死亡。这也是蚯蚓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原因。

  3.C解析:恐龙骨骼曾经是生物体的一部分,但是形成化石后已经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不是生物;洋娃娃会笑是因为笑声装置发出的笑声,没有生物其他的共同特征;钟乳石尽管也能不断地“生长”,但是没有生物其他的共同特征,也不是生物;只有爬山虎这种植物具有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4.D解析:机器人、生物化石、网络病毒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不能生长,不需要营养,不能呼吸等等,他们是没有生命的,是非生物,而HIV病毒是微生物,是有生命的。

  四、课后作业与测控

  1.A2.B3.A4.D5.A6.A7.C8.C9.C10.All.Bl2.A

  l3.生物非生物生物非生物14.壳触角眼口足运动足腺黏液

  15.是否有生命16.繁殖后代生长发育17.(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填:壳眼触角口足(2)受到外界各种刺激保护产生反应(3)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教案大全2015-07-01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优秀6篇)

消防安全知识教案(经典4篇)

上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课的时候,需要准备怎样的教案呢?下面unjs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消防安全知识教案,以供参考!消防安全知识教案一一、活动目的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
教案大全2011-06-07
消防安全知识教案(经典4篇)

《都江堰》教案(实用3篇)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案大全2018-08-07
《都江堰》教案(实用3篇)

初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优选3篇】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回家问妈妈几个问题: ①我是从哪儿来的? ②妈妈怀孕时的感受。 ③妈妈怀孕多少个月才生下我? 2、从父母那里了解生育、养育自己的情况。 3、收集有关酒精、烟草和某些药物对胎儿...
教案大全2019-04-07
初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优选3篇】

《认识钟表》优秀教案设计【实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钟表》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教案大全2018-05-06
《认识钟表》优秀教案设计【实用5篇】

四季歌 教案(优质3篇)

现在要静下来把这次教学评比上的课好好地写下来,学区选拔是上3年级美术《四季歌》 教案 TITLE=四季歌 原教材里是用绘画的形式,进行了改变,用撕贴画来表现,一来效果也比较容易出来, 二来...
教案大全2014-06-07
四季歌 教案(优质3篇)